有位朋友同我講了這樣一件事:
他買第一台電腦時,女兒大約七歲,當時他不讓女兒玩電腦遊戲。過了幾天,他發現女兒每天晚上主動早早睡覺,可白天起床卻精神狀態反而變得更差了。
他感到很奇怪。
直到有一天,他半夜醒來,發現書房有一閃一閃的光亮。他好奇地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女兒半夜偷偷起床玩電腦! 他這才明白為什麼女兒每天那麼早睡覺卻精神疲憊。
大冬天的,孩子為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夠拼的了!
那麼,面對自己不喜歡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孩子會怎樣呢?
一種常見的方式是拖延,比如很多孩子會把作業拖到最後來做。
另一種方式,就是轉移注意力。這是許多孩子在無法逃避和拖延的情況下採取的一種主要策略。
比如,在不喜歡上的課堂中走神、在寫作業時心不在焉。
我們常常會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專注力不夠,所以才"開小差"。事實上,很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喜歡。
孩子面對不喜歡的事,總是會極力轉移注意力。一些孩子表現的"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因為他們不想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事情上。
同時,他們的心理阻力變大,感覺時間被拉長,恨不能早點結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父母批評責罵孩子沒有效果,因為孩子根本沒有在聽。
這還可能造成孩子會為了提早結束不喜歡的事而馬虎應付,草草了事。這樣的孩子,學習效果當然是不好的。這也是許多智力相差不多的孩子,學習差距卻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除了孩子對時間的感覺不准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在不同情緒狀態下,對時間長短的感受有著很大的差別。
比如,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時,能夠全情投入,愉悅專注,常常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而做不喜歡的事情時,會感覺到時間特別漫長。
許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明明花了很長的時間打遊戲,卻覺得"我沒有玩多久";明明只做了半個小時的作業,卻覺得"我已經學習了很久"。
這個時間體驗是主觀的,也叫心理時間。
這樣的心理時間,還會讓孩子進入一種誤區——不自覺地延長遊戲的時間,縮短學習的時間。
心理時間是可以調整和改變的。
心理時間的特點是跟著感覺走,隨著心境和情緒的變化而變化。
如果在一個過程中身心和諧、感覺愉悅,沒有心理衝突,沒有心理阻力,就會感覺時間飛逝。"心流"就是處於這樣的一種狀態中。
反之,一個過程令我們感覺痛苦難受,或枯燥乏味,我們就會因為身心衝突而產生較大的心理阻力,時間被拉長。
比如,孩子玩遊戲、看動畫片、做自己喜歡的事,幾小時都不嫌多;但如果讓他做不喜歡的作業,枯燥地練琴等,半小時他都能感覺到度日如年。
此時,開小差、走神等就成為了他心理調解的一種方式。
因此,處在高心理阻力狀態下的孩子,做事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
而那些能夠進入心流狀態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享受生命,恨不得一天有48個小時,恨不得不用睡覺。他們在學習與工作中,充滿熱情,高效而富有創造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強調要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讓孩子快樂地學習,給孩子正向的鼓勵。它其實是在改變孩子的心理時間,在提升孩子做事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孩子時間和生命的質量。
你或許沒有體會過孩子真正想做一件事時的強大動力,但你一定見過一個孩子可以因為打遊戲而忘記了吃喝和睡覺。當一個孩子強烈地想做一件事時,即便外界的阻力再大,他的內心卻是沒有阻力的。就像前面的那個女孩一樣,可以在冬天的每個半夜起床玩。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你越禁止一件事,可能反而會激起孩子對這件事的強烈興趣和嚮往,從而產生強大的動力。反之,適當地允許和滿足,孩子的動力反而沒有那麼強烈。
把時間作為孩子的獎品。
你有沒有注意到,生活中,很多父母嘗試用賞罰來激勵孩子,卻總是效果不好。
例如,我們希望孩子表現好,承諾給他買玩具、買好吃的,但似乎只能短期有效,時間長了就不管用了。我們發現孩子犯了錯、或表現不好時,打罵或用其它的方式懲罰他,結果是,沒過多久一切照舊,孩子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實質性改善。
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這些激勵只能帶來暫時的快樂滿足,無法給孩子長期的滿足。
如果父母在孩子高效完成作業後,雖然給了孩子物質獎勵,卻又給他增加別的練習,那麼這種獎勵的效應也只是帶給孩子暫時的快樂,卻無法抵消他內心對練習過程中心理時間延長帶來的痛苦感覺。
凡是外界帶來的,沒有觸動到內心的快樂,都是短暫的。
長期的快樂滿足是什麼?是一種來自於內心的感覺:比如掌控感、成就感、被信任等等,那是一種自身能力和價值的體現。
把時間作為孩子的獎品,就是當孩子高效優質地完成任務後,剩下的時間就是他的。他可以自由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樣:孩子高效完成作業後,他可以自主支配時間,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看動畫片、看書、畫畫、打遊戲。這時候他的快樂內心的自我掌控感,還有"我通過努力贏得更多自由時間"的成就感,還有被允許、被尊重和信任的感覺,這些感覺都來自於內心,隨著心理阻力的變小,學習過程也變得快樂起來。
這會形成一種正向的良性激勵,讓他越來越知道如何把控時間,並漸漸提升高效學習和工作的技能。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素質教育觀察]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點擊連結閱讀更多精選好文:
感謝素粉的喜愛,素質教育觀察也為你貼心準備了這份閱讀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