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改變,嬰兒喂養觀也在改變

2019-12-06   EBH母嬰時代


時代在改變,嬰兒喂養觀也在改變

隨著時代的轉變,歲月的變遷,人們的種種觀念也隨跟隨時代的步伐發生改變,更多的85後,90後甚至95後都成為了媽媽,輔食喂養觀順氣自然的也發生了改變。

01

輔食喂養觀念正在轉變

據了解,早在2017年的時候,育兒網聯合國內頭部嬰童食品品牌英氏針對42183名媽媽進行的嬰幼兒輔食調研顯示,92.8%的受訪者不清楚國家嬰幼兒輔食標準,其中還有大部分人並不知曉嬰幼兒輔食也有國標。

甚至,在以前,消費者不重視對嬰幼兒輔食的喂養,或是對嬰幼兒喂養認識不全面,以為自己熬的白粥,米湯甚至餅乾就可以滿足嬰幼兒發育時期的營養補充,使得嬰幼兒普遍存在能量、各種礦物質不足,鹽攝入過量等問題。

但是,伴隨著現在時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重視寶寶的輔食喂養,85後、90後父母對嬰幼兒輔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重視寶寶喂養,嬰幼兒輔食市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根據百度數據指數顯示,從2017年11月到2019年11月這兩年間,輔食喂養的搜索指數逐步攀升,每天由2017年的10-15萬次上升至20-30萬次。

此外,《EBH母嬰時代》記者還發現,搜索用戶中有62.88%是20-29歲,有5.94%小於20歲,有26.88%處於30-39歲之間。90後家長占據比例70%,也就是說,90後大多數通過線上渠道了解輔食,而且更加關注輔食科學喂養知識。

據美國兒科學會出版的《育兒百科》中指出,嬰幼兒在6-36月齡是人生成長一段特殊時期,此時剛結束了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然而也無法直接進行成人飲食,因此這段時期必將是一個從母乳到成人飲食的關鍵過渡期,嬰幼兒輔食在此階段對於寶寶的成長至關重要。

02

科學喂養觀正在影響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嬰幼兒輔食的選擇,科學喂養觀日漸崛起,已經成為一大主流趨勢。

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鑑》顯示,2012年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3.2‰,其中13%與營養不良相關。令根據《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就指出:「生命早期1000天,是決定孩子一生營養與健康狀況的最關鍵時期。」嬰幼兒時期的喂養狀況,和寶寶的認知能力、甚至成年後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

由上述可見,寶寶在嬰幼兒時期科學輔食喂養是多麼的重要,甚至影響長大後的發育和認知發展。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與君樂寶乳業集團聯發布的《中國嬰幼兒喂養狀況白皮書》(簡稱《白皮書》)顯示,嬰幼兒很多營養問題是由喂養不當導致的,母乳喂養率偏低、輔食添加不科學等問題依然突出。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0-6歲兒童在生長遲緩率、低體重等指標控制上已經走在發展中國家前列,但營養不足、超重肥胖、微量元素缺乏問題在城市和農村兒童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大原因在於嬰幼兒喂養方面存在短板。

此外,針對 6月齡以內的嬰兒喂養,《白皮書》建議,母親產後應儘早開奶,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喂養,順應喂養,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認識到配方奶粉是不能純母乳喂養時的無奈選擇;針對7-24月齡兒童的喂養,《白皮書》建議應繼續母乳喂養;滿6月齡起添加富鐵泥糊狀食物,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鼓勵但不強迫進食,不加調味品,儘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根據媽媽網聯合中童傳媒共同發布的《2018嬰幼兒輔食喂養報告》中,在近兩萬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輔食類市場正在逆襲。

據調查,在眾多受訪者中,寶媽們每月要花費2000-5000元為寶寶購買各類輔食,如此消費力已打開了一個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市場。

值得留意的是,「寶寶半歲至一歲半」是輔食添加的黃金期也正在改變。目前寶媽添加輔食有一個前置的趨勢,寶寶在第4-5個月時就吃到第一口輔食的比例正在上升,同時還延長了輔食喂養時間,有3成寶媽選擇將輔食喂養截止時間從1歲半延長至3歲。

此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在顯示出來,在挑選輔食時,媽媽們都非常謹慎細緻,尤其看中輔食的功能性和營養性,還會首先遵循寶寶自己的選擇,還會偏向天然的動植物類輔食產品。

最後,媽媽們在購買時消費要經過多方面的考慮和決策,挑選也變得也更加理性。《EBH母嬰時代》記者注意到,一些企業都跟隨時代變化,抓住市場紅利,順應輔食科學的喂養觀念。

例如方廣公司米粉向有機方向改變,米粉採用新升級的「濕法工藝」,可以避免因為加工過程溫度過高,而造成大米營養流失,在配方方面,方廣有機米粉不添加蔗糖,不添加奶(最大程度上減少寶寶因奶源引起的不適現象的發生),並額外添加鈣鐵鋅及多種維生素。

除此之外,伊威有機米粉原材料甄選天然稻田,都是定產量種植,空氣、溫度、土壤、水源均達到有機標準,除外,伊威有機米粉還富含多種營養元素,易於消化。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媽媽們的喂養觀正在進行一場變革,科學喂養漸漸變成一種趨勢,消費者的認知在改變,消費觀念也在改變,對寶寶的科學喂養的一些食品是否真的能達到營養健康的效果是消費者鋪墊關注的問題,這對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要切合實際,結合現在市場的實際情況和消費者的心裡,製造出良心好產品才是企業發展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