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3,所有在生活中掙扎的人都該看看這部劇

2019-05-31     豌豆花書影人生

去年底,盛產大尺度美劇、五星美劇的HBO推出了一部新劇。

這部劇除了延續HBO一貫的高製作水準外,在內涵深度上也讓人眼前一亮,劇名「我的天才女友」,改編自義大利作家埃蘭娜·費蘭特的同名小說,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

「那不勒斯四部曲」講述了埃萊娜和好友莉拉之間,從童年開始長達幾十年的友情故事。其中,《我的天才女友》的故事發生在她們的童年到青少年階段。


逃離那些從她們出生時就被決定的事情

故事的時間背景是二戰後,埃萊娜和莉拉出生在義大利小城那不勒斯的城郊。

百度一下「那不勒斯」,你會發現它是義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而小說里的那不勒斯城郊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那裡的人喜歡生孩子,家家戶戶都有3-4個孩子,一家五六口人擠在只有2間臥室的房子裡。

房子很簡陋,剝落的牆壁,陰森的樓道,夜裡蟑螂會從門縫鑽進屋子。

人們到肉食店買東西經常要賒帳。不少人靠借錢度日,有人靠放貸發家致富。

大多數人對孩子上學的認知是「費錢」;家長巴不得孩子小學畢業早早工作,幫家裡減輕負擔。

男人們崇尚暴力,在外面,他們為討債、爭地盤、維護名譽而打鬥;在家裡,他們有一點不滿意,就習以為常的對妻子、女兒、妹妹拳打腳踢。

女人們也不太客氣,動起手來比男人還凶,她們會拽頭髮,互相撕咬、抓撓。

愚昧、貧窮,崇尚暴力,卻又屈服於暴力。這就是小說主人公埃萊娜的街坊們的群像。

埃萊娜和莉拉是學校里成績最好的天才少女。她們無意中找到了擺脫階層和命運桎梏的最佳途徑——以知識改變命運。但她們改變命運的努力阻力重重——她們身後是巨大的深淵,稍不小心,她們就會掉下去。

萊娜的父親是市政府門房,莉拉的父親是修鞋的鞋匠,她們的原生家庭都充滿危機。物質拮据不僅讓他們吃了生活的苦,也磨光了他們的耐心、意志和希望。

她們的父母經歷過苦難打磨後變得粗魯、短視、暴力,男人們將賺不到錢生出的悶氣撒在家人身上,女人們抱怨日子過不下去,孩子們成天提心弔膽,犯個小錯就會被罵、挨拳頭。

貧窮和憤怒仿佛寄生在他們家裡,既擅長在他們絕望時往傷口上撒鹽,也擅長在他們看到希望時又把他們拉入更深的谷底。

兩位女主人公都巴望著逃離這樣的原生家庭。學校是她們的避難所,知識是她們的救命稻草。

然而,貧窮是教育的天敵。她們小學一畢業,就面臨著繼續上學或失學的選擇。

埃萊娜的父親稍微開明點,願意繼續供她讀書,前提是埃萊娜必須成為成績最好的學生。

而莉拉很不幸,她的父親堅決反對她繼續上學——他們全家近十口人都靠修鞋鋪的微薄收入度日,再也沒有閒錢供莉拉讀書了。

當埃萊娜成為一名初一學生時,莉拉失學在家給修鞋匠父親幫忙。這是她們命運的第一個分野。

我看到莉拉的人生仿佛不可挽回的滑入了黑暗;而埃萊娜,她雖然上了初中,但青春期的困擾讓她的成績很不穩定,求學路上未知的挑戰一直縈繞著她,她的未來迷失於一片迷霧中。

旁觀她們人生的時候,我的心一直是提著的:她們就像從塵埃里長出的花朵,美麗嬌弱,努力向上,想要掙脫骯髒的地面,卻不知有多少危險埋伏在前方。我特別擔心她們會掉下去。

這種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感,是作者刻意製造的。它加劇了主人公的個人努力和巨大的社會陰影之間的悖反和張力。

它讓每一個閱讀、觀賞它的人發現,這兩個可憐蟲,費盡全力想要逃離那些從她們出生時就被決定的事情——她們的家庭、階級、地位、角色、環境,然而,無論她們怎麼努力,她們總是走得很掙扎、很趔趄。

它也在不斷提醒我們,無論她們的掙扎取得了什麼階段性成功,未來都是不確定的,不到蓋棺定論的時候,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她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成長就是從混亂和廢墟中建立信念

埃萊娜和莉拉性格迥異。埃萊娜溫順、淑女,有金色的卷髮和白皙的皮膚,是所有人眼中的天使;而莉拉頑皮、大膽、愛闖禍,皮膚黝黑,瘦骨嶙峋,是大家眼中的壞孩子。

埃萊娜被莉拉的獨立、堅定、有主見所吸引,而莉拉視埃萊娜為同齡人中唯一有共同語言的女孩。

她們互相吸引、互相欣賞,又暗暗較著勁。

影片讓我印象最深的場景,是當街坊混混馬爾切洛想要搭訕、調戲埃萊娜時,莉拉挺身而出用割牛皮的美工刀頂住馬爾切洛脖子的瞬間。

莉拉以身犯險的勇敢,詮釋了她們之間的友誼:她們可以為了保護對方而犧牲自己的安危。

但同時,她們的友誼中也摻雜著嫉妒、攀比的微妙心理。

當莉拉得知埃萊娜可以繼續上學時,她嫉妒,甚至耍了小計謀讓埃萊娜被父母責罵,以為這樣可以讓埃萊娜失去上學的機會。(不過莉拉中途就後悔了,她打斷了計劃。)

當埃萊娜發現莉拉寫出的小說、信件是那麼優美得體,相比之下,自己的文字顯得矯揉造作時,她驚嘆、羞愧,心中湧出了對莉拉的嫉妒之情,並暗下決心,要和莉拉寫的一樣好。

埃萊娜剛上初中時,莉拉出於嫉妒心對她刻意疏遠。後來埃萊娜開始學習拉丁文、希臘語,莉拉也自學這兩門語言,和埃萊娜暗中較勁。再後來,莉拉訂婚,無心學業,總在埃萊娜談起學業時對她冷嘲熱諷。

而埃萊娜在聽說莉拉將要結婚的消息後,出於攀比的心理和不想落後的恐懼,也找了一個自己不愛的男生做男朋友。

這兩個少女的友誼,以欣賞、關心、理解、同情和愛為底色,交織著嫉妒、攀比與不甘的情緒,折射出大多數女性友誼的真實狀態。

她們大多數時候都能坦誠相見,但她們內心深處最隱秘和細微的小心思卻不會與彼此分享。

她們的心裡都懷著隱隱的期待:我希望她過的好,但不要比我好太多。

她們從這份友誼中,各自獲得了成長。

埃萊娜從莉拉身上學會了堅強、獨立和勇敢。當她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她會想像莉拉處於她的境地時會怎麼做,並從這種想法中獲得力量和勇氣。

莉拉從埃萊娜那裡得到的是陪伴、理解和惺惺相惜的感覺。後來,當她不能繼續學業時,她從埃萊娜身上尋找希望。

莉拉和埃萊娜之間有一段非常動人的對話,這段對話發生在莉拉結婚的前夕:

莉拉: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都要繼續學習。埃萊娜:還有兩年,拿到高中畢業證我就學完了。莉拉:不,永遠都學不完,我給你錢,你要一直學下去。埃萊娜:謝謝。到了一定程度,就沒學可上了。莉拉:但你不一樣,你是我的天才朋友,你應該比任何人都要厲害,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


莉拉向現實妥協,嫁給了並不真正愛著的、有錢男人斯特凡諾,求助婚姻帶她逃離原生家庭,用金錢加固她的生命。她將對知識的理想寄托在埃萊娜身上。

而埃萊娜在旁觀莉拉的經歷後,堅定了一種決心——她要走出她所在世界的生活方式,她要逃離「庶民的生活」——

我們就是庶民,庶民就是爭搶食物和酒,就是為了上菜的先後次序、服務好壞而爭吵,就是那面骯髒的地板——服務員正在上面走來走去,就是那些越來越粗俗的祝酒詞。庶民就是我的母親,她喝了酒,現在整個背都靠著我父親的肩膀上。我父親一本正經,我母親張著大嘴在笑,因為佛羅倫斯的古董商人講了一個淫穢的段子。


埃萊娜和莉拉,她們作為各自的參照系,引導著對方成長。

她們不斷逃離,不斷被向下的力量所撕扯,不斷經歷生活的廢墟,並從混亂中鍛造出越來越堅定的人生信念。

故事寫於「我」六十多歲的時候,是「我」對於過去生活的回憶,因此劇集中時常會穿插年老的「我」的旁白。

回憶的口吻拉長了故事的時間背景,也營造了一種宿命感——

當我們在時間的長軸上,從末端向開端回首時,我們才會讚嘆命運的詭譎與神奇:我們曾經做過的選擇,當時看來只道是尋常,卻在冥冥中左右著我們日後的人生軌跡。

剛開始看這部劇的時候,你也許會覺得劇情平淡,節奏緩慢,沒有重大的衝突和強烈的愛恨情仇。但看到後面,你會被兩個主人公的命運際遇所吸引,因她們生活中的苦難而揪心,因她們敏感的少女心思而會心一笑,為她們總也逃不脫的命運而唏噓不已。

「那不勒斯四部曲」講了什麼?撇開關於女性成長、女性友誼、獨立人格的話題不談,我覺得它講述了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在生活中的掙扎。

而《我的天才女友》是一個能夠觸摸到你的青少年、你的細膩敏感的內心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uUjDGwBmyVoG_1Zqqts.html





硬幣與錢幣

2019-10-14









蟬!蟬!蟬

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