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孩子到18歲之後,就能完全不花父母的錢?新型「啃老」更打臉

2021-05-07   木蓮媽媽

原標題:國外孩子到18歲之後,就能完全不花父母的錢?新型「啃老」更打臉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父母對於孩子的養育之恩是很重的,從孩子最開始的出生,到慢慢地撫養長大,期間的辛苦和精力是需要付出很多的。

尤其是國內的父母,對於孩子在養育上的花費更是多,基本上都是從孩子出生一直養到孩子大學畢業,甚至很多父母在孩子工作、結婚後,仍舊提供著子女日常的花銷,著實是「從小養到大」。

但和國內撫養孩子不同的是,國外的父母則是等到孩子滿18周歲的時候,便要求出門自力更生,不再給予經濟上的幫助,這樣的做法著實讓國內的家長們羨慕。

那麼到底國外的孩子到了18歲之後,能完全獨立嗎?

1)澳大利亞的父母會給孩子生活補貼

雖然國外對於18歲後成年的孩子比較嚴格,甚至真的會讓孩子離開家外出闖蕩,但並非就是父母「甩手不管」,父母仍舊會換一種方式來撫養孩子。

像澳大利亞的父母,在孩子離家之後,有超過50%以上的家庭會給孩子們生活補貼,甚至有些父母仍舊讓成年的孩子繼續呆在家裡。

而等到孩子們到了結婚的年紀,所需要的買房子和結婚的費用仍舊是父母承擔,總體來說,和國內的情況都是大同小異的。

2)英國孩子離家的少之又少

英國人的生活習慣就是喜歡一大家人在一起,所以壓根就不會在乎孩子過了18歲還繼續在家的情況。

而且有數據表明:英國男孩離家獨立生活的年齡在26歲左右,而女孩子則在22歲左右,在這一點上,國內的孩子做得就比較好,畢竟很多孩子在大學畢業之後,便開始自食其力了。

3)日本「啃老」現象嚴重

「啃老」在日本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不僅僅體現在年輕人的身上,就連很多的中老年人也在啃老,而且數據顯示:有超過400萬的成年人正在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可見啃老現象也是十分嚴重的。

孩子是否能獨立生活,不僅僅要看年齡

18歲的年紀是一個分水嶺,預示著孩子由未成年人進入到成年人的標誌。但即使孩子的年齡已經達到成年人的水平,但心理年紀可能還尚未成熟。

讓孩子獨立生活本是鍛鍊自理的能力,但對於如今大部分的孩子來說,18歲仍舊是需要父母照顧的年紀,所以想要孩子更早地獨立生活,應該在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和吃苦耐勞的品質。

倘若父母不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品性,那麼即使是到了28歲,孩子仍舊是「啃老一族」。

面對子女的「啃老」,父母應該怎麼辦?

1. 「幫忙」和「啃老」劃清底線

父母幫助子女,這是無可厚非的,但父母也要分清楚,什麼是「幫忙」,什麼是「啃老」。

老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應該是彼此獨立的,而不是因為是一家人,便什麼都分不清楚。

2. 自己留些存款

過去人都講究「養兒防老」,但在如今的社會,沒有什麼比金錢更能夠養老的了。

老人的錢財,最後很大可能性都會留給子女,但一定要注意給自己留些「養老錢」,用來應急,否則如果健康出現問題,到時候還要看子女的臉色,實在是太不痛快了。

將心比心,想想身為父母的不容易,子女也要獨立面對自己的人生,應該學會長大,不要總是修築父母,也不要總是打著父母的主意,子女要讓父母開心,而不是過度的「壓榨」。

今日話題:你覺得孩子到了18歲之後,能完全獨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