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常常「功虧一簣」?原因或是這些,家長要助娃一臂之力

2021-06-07   木蓮媽媽

原標題:孩子做事常常「功虧一簣」?原因或是這些,家長要助娃一臂之力

我經常會和朋友聊起家裡的孩子,聊來聊去其實都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的孩子太膽小了。

前些天我的女兒去舞蹈班排練了很久的舞蹈,跳的也特別好,但是在第2天上場前卻臨陣脫逃,變得很害怕不敢前行。

這時候老師很無奈,她只好臨時調整了舞蹈隊形。

還有一次我帶女兒去培訓班試聽課程的時候,孩子因為剛到新的環境,只要有一些響聲,她就害怕不敢踏進去一步。

有的時候明明女兒課前預習已經做得十分完備了,但是每一次老師點名讓她回答問題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什麼都說不出來。

相信會有家長和我有著相同的困擾,這時候我們都會猶豫到底是就這樣放棄還是狠狠的推一把孩子呢?

我覺得都不是,我們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突破極限,家長只需要輕輕推一下。

不要讓孩子自我設限,要多鼓勵孩子!

  • 「為什麼你這麼膽小又不夠聰明,每件事情都做不好!」
  • 「這道題我教過你很多遍了,現在還不會,為什麼你這麼笨?」
  • 「這件事我已經教了你很多遍,你怎麼現在還會忘記你怎麼什麼都學不會,什麼都記不住!」

其實這種對話是很頻繁的出現在大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有一些父母總會喜歡給孩子貼上自己的標籤,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隨口說出的話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這個問題會給孩子未來造成多大的困擾。所以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會給自己設限,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自我放棄,覺得自己做不好。

所以這時候父母需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大膽去做自己的事情。

不要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按照實際情況制定計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全天下父母親的心愿,如果當孩子拿著99分的試卷給母親看的時候,媽媽卻訓斥她沒有考到100分,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沮喪。

孩子的成就感和興奮感被第一時間消滅了,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讓孩子變得容易自我放縱。

因為他們怎麼樣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因為有了這個設定,孩子就會不願意前進,只想著原地踏步。

而且生活中還有一些孩子,看上去十分用功,但是成績不管怎樣也提不上去,一直保持在同一水平,這樣的孩子他們會經常感覺到焦慮。

其實這樣的孩子,他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有明確的目標和突破的決心。

但是會因為父母的責備常常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只能這樣做,他們就會因為這樣給自己設限,什麼事情都想依賴著別人。

父母要學會放下對孩子的過高要求,按照孩子已有的水平,和孩子一起制定生活和學習上的計劃,共同成長。

什麼是自我設限?父母要怎麼應對?

我們其實很容易看到這樣的一些孩子:他們受到大家的歡迎,每個人都喜歡稱讚他是潛力股.

但是在做事情的時候,每到最後一步他們因為懷疑自己造成前功盡棄,本來能處理好的事情,因為一到他人的面前就容易自我否定。

可是如果將這一類的孩子放到壓力很大的環境下,他們就能爆發出自己的小宇宙,獲得成功。

為什麼很多孩子明明有能力成功,但是卻因為自我懷疑和否定把自己關了起來,將自己留在舒適區里做一些信手拈來的事情,卻不願意踏進別的領域,只會逃避呢?

這樣的行為其實就是孩子自己給自己設置了限制,自我設限其實就是孩子在心裡自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層次,也叫心理高度。

這種心理高度經常會暗示著孩子這麼多困難我們是沒有辦法做到的,我們是沒辦法成功的,我們想成功的幾率很有可能為零,所以就不要去做了。

輕推孩子一把,別讓孩子止步不前!

當孩子一旦出現緊張焦慮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的注意到孩子情緒的起伏,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緩解孩子緊張焦慮的心情。

很多家長其實,會在孩子自我設限這個問題上發生爭執,有的家長會認為不應該逼迫孩子.

孩子有緊張的情緒是很正常的,家長應該學會如何接納孩子的情緒,順著孩子的情緒走,不要激怒孩子。

有的家長會認為,如果孩子面對困難,畏畏縮縮,那麼他以後就會給自己留一條退路,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停留在原地,要「狠狠」的推他一把。

但是,一味的幫助孩子,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遇到問題就退縮的心理。

所以父母應該幫助孩子緩解壓力,將孩子的壓力調到壓力臨界點附近,幫助孩子跨出第一步。

【今日話題】如何讓孩子突破自我極限?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