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多讀書對孩子的成長法與大有裨益。記憶力是讀書必不可缺的一項能力。
孩子的記憶能力是根據年齡不停的變化的,該如何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記憶能力為孩子制定閱讀計劃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每個人來說閱讀都很重要,對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幼年階段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後面長大了才能更好的發展。
幼年是孩子形成性格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候讀書可以給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也可以從書中學習到該做一個怎樣的人,所以閱讀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第一點,反覆做一些行為,加強寶寶對這個行為的印象。一周歲以下的小孩大腦還沒發育完全,所以記憶能力當然沒有成年人強。
這時候就算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也需要家長反覆教,只要家長足夠耐心堅持,寶寶就能學會的。
比如寶寶不會自己拿勺子吃飯,家長就需要在寶寶面前自己多用勺子。
讓寶寶看見、記住動作,這樣他自然而然就會學會吃飯啦。
第二點:讓孩子走出房間,多看看世界。只有看的足夠多,孩子才能更全面的感知這個世界,從整個自然界中學習。
直接的與世界接觸也更能讓孩子留下記憶。
第三點:讓孩子從小就接觸閱讀。雖然孩子年齡尚小,無法理解書中的內容。
但是根據研究表明,孩子雖然無法理解書里的內容,卻可以記住句子,在學會表達的時候就可以把記住的東西表達出來。
寶寶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聽聽,所以孩子家長應該多跟小孩溝通。
這樣孩子就會記住家長的聲音,多讀書給孩子聽,耳濡目染孩子會很容易對讀書產生興趣。
一歲到三歲這個年齡段小孩該怎麼增加記憶能力呢?
第一點,讓孩子在玩耍中輕鬆記憶。比如看到「日」想起太陽,看到「山」根據形狀想起山川等。
根據一個字符聯想到一個事物,或者根據一個事物聯想到另一個事物,這就「象形」。
小孩在記憶初期都是採用這種「形象記憶」來對事物進行記憶和理解,所以家長要多激發小孩的想像力。
接下來是第二點:民以食為天,一個好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閱讀是一項需要大量腦力消耗的運動。
所以家長在提高孩子記憶能力的同時,還要注意給寶寶營養補充,這對提高孩子記憶力也大有裨益。
家長給孩子的食物要注意膳食均衡,多給寶寶吃豆類優質肉類,和富含優質蛋白的事物。
除此之外,孩子在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會有明顯加強,所以家長也要注意孩子心理健康,保證孩子始終心情愉快的進行閱讀與學習。
為了讓孩子心情愉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擁有足夠的睡眠。這樣孩子就會有更充沛的精力進行學習。
另外,家長要把握住孩子培養優良閱讀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家長要重視這個年齡階段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
講完了前面幾個年齡階段,接下來講一講該怎麼對四到六歲的孩子進行記憶能力的培養吧。
首先,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在鼓勵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更幸福。
孩子畢竟還是小孩,很多時候沒法準確的記憶家長教的動作。
這時候家長動輒打罵,批評,「你是不是笨呀」「我怎麼會生一個你這樣的笨小孩」之類,只會打你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從此討厭學習。
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該做的應該是一步一步耐心教育,給予適當的鼓勵,給孩子建立自信心。
孩子有自信,覺得自己能記住,能做到,自然就會更容易做到。
其次,要記住一個事物,必然要先理解那個事物,那樣才能記得牢。
這樣就算過了很久也不會忘記,家長在這個時候就應該有意識的對孩子的理解能力進行培養了。
就像教孩子一篇課文的時候,可以給孩子描繪出課文中的情景,讓孩子身臨其境的體驗。
這樣孩子就很容易記住這篇課文說描寫的內容,記的也會更久。
四歲到五歲這個年齡階段,是寶寶想像力發展最快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對文字內容的記憶也很容易。
這個時期,家長就應該多帶著孩子閱讀,多去讀書圖書館之類的場合,讓孩子感受文化的薰陶,多帶孩子和同齡人交際,讓孩子和朋友互相學習。
【今日話題】世界讀書日和孩子一起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