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 | 磨牙餅乾導致寶寶噎住!怎麼選才安全?

2019-12-11     神奇麻麻在哪裡

瓜媽說:


關注寶寶安全一直是我很看重的,我發現幾乎每年都會出現類似磨牙棒斷裂後寶寶被噎住的新聞,而這種質地堅硬的磨牙餅乾其實很多寶寶都在吃,這裡我得提醒媽媽一句,吃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寶寶是否有噎嗆的情況哦!



我也在瓜瓜出牙的那陣子(大約5-6個月),買過這種磨牙餅乾,導購自信滿滿地告訴我,磨牙餅乾特別好,既能讓寶寶啃咬,緩解出牙時的不適,又能收斂口水,還不容易咬斷。



後來我還買過好幾款(這次測評里就有我自購過的),有的特別長,手指餅乾的形狀,但是很脆,娃吃一會兒就斷了;有的特別硬,我也得使出吃奶的力才能掰下一段,但娃啃了一頓之後(餅乾沒啃下來多少)下一頓還能不能啃,看著很浪費。


所以,我一直有個疑問,磨牙餅乾到底是啥?這是百度上的解釋,暫時也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



身處義大利的Cindy告訴我,其實義大利沒有什麼磨牙餅乾這一說,只有一種4個月寶寶就能吃的餅乾,因為入口即化,所以對還沒有咀嚼能力的無齒寶寶特別友好,也不容易卡喉發生風險。


但是國內市場上很多磨牙餅乾都是以「硬」著稱的,到底應該怎麼選才安全呢?而酥脆的餅乾,又是不是真的入口即化?


我在媽媽群里徵集了我們寶寶吃的最多的一些品牌,這次一共9個品牌的磨牙餅乾,包括硬的和酥脆的,會一起參與測評。



總結市面上的磨牙餅乾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特別硬,咬不開——安全

2.特別硬,能咬開,含嘴裡化不開——不安全

3.酥脆,能咬開,含嘴裡能化開——安全


除了安全性,我還將從配料表和營養、尺寸、口味等維度對這9款磨牙餅乾做評價。



測評之前,照例還是先來考考大家。


1

為什麼需要磨牙?


寶寶大約在4-6個月開始萌出人生中的第一顆牙,隨後會相繼萌出第二顆、第三顆……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出牙的關係,牙齦會有腫脹感,寶寶就會感覺特別不舒服,再加上長牙的時期跟寶寶的口欲期重疊,因此寶寶會表現出愛啃咬的現象。


啃咬可以很大程度地緩解寶寶的出牙不適感,因此特意給寶寶一些可以啃咬的東西,比如牙膠、磨牙棒,可以大大減少寶寶亂啃咬的風險,讓寶寶集中火力啃咬。



磨牙餅乾中的「磨牙」的功能就在這裡了,我最早遇到的磨牙餅乾是一款英國的,特別特別硬,根本掰不動,更別說吃了。瓜瓜啃了20分鐘,也沒啃下來玩意兒,不過倒是應了磨牙的功能,餅乾的功能幾乎沒有了。



2

磨牙餅乾到底是買硬的還是買脆的?


正如開頭我提到的寶寶被噎住的新聞,寶寶吃的都是那種特別堅硬的磨牙餅乾,由於含在嘴裡化不開,所以才造成了卡喉窒息的結果。


怪不得Cindy說義大利沒有磨牙餅乾呢,給還沒有牙的寶寶吃這種硬餅乾,確實不夠安全。


所以我們一直開團的都是Cindy在義大利給土根吃的派樂萌寶寶餅乾,入口即化,讓沒牙的寶寶鍛鍊咀嚼和吞咽(也是一種磨牙)非常合適,也沒有被噎住的風險。



還是那句話,3歲以下的寶寶吃東西的時候,需要有家長在旁邊看護,以便隨時發現是否有噎嗆的情況發生。特別是這種特別硬的磨牙餅乾。


從安全性上看,我建議買了硬餅乾的媽媽,先自己試試,如果是那種特別硬,咬下來含嘴裡還化不開的,就別給寶寶吃了哈。


接下來就開始測評這次的9款磨牙餅乾。


(如想具體了解磨牙餅乾品名,可在後台對話框回復「磨牙餅乾」,即可收到)


01

成分


跟其他的嬰幼兒食品一樣,我們拿到後首先需要關注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1.配料表


磨牙餅乾比較特殊,一般是出牙寶寶(6個月左右)在吃,所以可能是寶寶接觸的第一個零嘴兒,需要選擇配料相對簡單,無添加劑


我看了這次的9款餅乾配料表,其實都相對比較簡單,媽媽別被一大串配料嚇到哈,仔細看其實都是對寶寶很有幫助的營養素啦,雖然添加量不高,但是也都是有益的。



做過餅乾的媽媽都知道,油鹽糖是餅乾中必不可少。如果寶寶吃的話,就需要注意,我們的標準是——健康的植物油,無鹽,少糖。


起酥油、人造黃油、人造奶油、精鍊植物油、精鍊植物起酥油是不夠健康的,存在反式脂肪酸,因此不建議選。


添加劑方面:

1.由於餅乾本身非常乾燥,因此一般不需要額外添加防腐劑。

2.有的商家為了增香,會加入一些香料香精,大人吃吃沒問題,1歲以下的寶寶還是口味清淡的為好。

3.膨鬆劑,餅乾中的疏鬆多孔的結構就是由碳酸氫鈉(小蘇打)等成分帶來的,對人體沒有危害。


結論:

第一梯隊:3號

第二梯隊:1號、2號、6號

第三梯隊:4號、9號

第四梯隊:5號、7號、8號


2.營養成分表


配料表一般只能知道添加了什麼,但量的多少還需要結合營養成分表來看。



根據國標GB10769《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的相關標準規定,嬰幼兒穀類輔食中的營養成分有以下的規定和限值。我們需要額外關注的是脂肪、鈉的含量。


註:這裡對蛋白質和其他微量元素,我們不做要求,因為攝入量有限,磨牙餅乾不作為這些營養素的主要來源。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表中的單位是每100kj能量所含的脂肪和鈉,因此我做了換算:



可以發現,這些商家都基本遵守了國標的規定,只有7號嘉*的脂肪含量處在了臨界值,9號鈉含量也偏高了(雖然沒有超過國標)。


02

尺寸


磨牙餅乾除了可以磨牙和鍛鍊寶寶的咀嚼吞咽能力,其實還能鍛鍊抓握和手指精細。



這次的9款磨牙餅乾,除了1號是圓形,其它8款都是手指形。



長條形:2號、4號、5號、9號

扁平形:2號、5號、6號、7號、8號


這8款都相對好抓握,1號是圓形的,寶寶抓握比較難,再加上餅乾比較脆,很容易破碎,這是打開後,已經發現很多破碎的。



03

硬度


前面提到的安全問題就跟磨牙餅乾的硬度有直接關係了,由於硬度大,相對難溶化開,因此萬一斷裂掉下一小塊,就很容易噎住寶寶。


1.用嘴咬


我特意親口先來嘗了這9款餅乾,其中4款(3號、4號、8號、9號)特別硬的餅乾,3號我真咬不動,4號、8號、9號費勁咬下來了,但是含著也化不開,所以這3款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


而1號、2號、5號、6號、7號比較脆,很容易咬下來,都很容易在嘴裡化開。


2.用手掰


再來用手掰一掰,感受一下餅乾的硬度。可能我手勁夠大,特別硬的4款也都被我掰斷了!


5號很容易掰開


9號很硬,很難掰開


9款都能掰斷,但有明顯差別:

3號、4號、8號、9號很硬,相對難掰開

1號、2號、5號、6號、7號很脆,容易掰開



3.用熱水泡


為了進一步測試這些餅乾的質地,特別是特別硬的4款到底有多硬,我們將每一款餅乾都放進了80℃的開水中浸泡30秒,再通過按壓來檢查餅乾的溶化情況。具體的操作如下圖:



全都浸泡30秒後,按壓可以看出差別很明顯哦



所以,3號、4號、8號、9號泡完還是按不動,溶得特別少,萬一萬一發生小塊斷裂,還是有可能噎住寶寶的,媽媽最好在寶寶吃的時候關注一下。(但是3號因為特別硬,我自己都咬不下來,所以相對安全些)


1號、2號、5號、6號、7號很容易泡開,寶寶用口水就能溶開,即使咬下一塊,寶寶含著一會兒就化了。


結論:

3號連大人都很難咬開咬斷,所以寶寶幾乎不可能咬開,相對安全;

4號、8號、9號有被咬開的可能,而且在嘴裡還化不開,存在安全風險。


04

口味


最後來吃一吃,我邀請了小助手們,一開始都躍躍欲試(吃貨的修養),吃完卻生無可戀(冒著崩掉牙的風險)。



雖然配料表中有幾款加了糖和鹽,但是吃起來其實不太一樣。


3號由於什麼都沒加,一點點鹹味,別的味道都沒有。


另外8款吃起來都沒有鹹味,1號、4號甜味也沒有。


我自己比較喜歡帶一點天然奶香、麥香的餅乾,越嚼越香。1號香味比較重,4號是很自然的發酵香,帶點酸味,8號、9號則是烤麵包的那種焦香味(小助手很喜歡8號,特別脆香)。


總結:

2號、5號、6號、7號、8號香香甜甜很好吃;

3號、9號沒什麼味道;

1號偏香、4號偏酸,看個人口味,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05

價格和包裝


磨牙餅乾的價格差別很大,進口的普遍貴一些,國產的就接地氣很多。我換算成每一克的價格來比較了一下。



1號和3號最貴,特別是3號,差不多要4元+一個,但是好在安全。


5號、9號最便宜,剩下的5款(2號、4號、6號、7號、8號)則價格處於中間檔。


再來看外包裝,我比較喜歡小包裝,我發現一個規律,基本上硬的餅乾(3號、4號、8號、9號),都是單個的獨立包裝,而不硬的則都是8個一袋的包裝(1號、2號、5號),而6號、7號直接就是一大袋,大概有20個左右的小餅乾。





瓜媽推薦


堅硬型——3號(非常硬,咬不開,無味)



酥脆型——2號、6號(酥脆、有甜味)



媽媽如果想具體了解磨牙餅乾品名,可在後台對話框回復「磨牙餅乾」,即可收到哦。


備註:2號派樂萌我們之前開團過(點擊可見Cindy的介紹),目前掛在日銷里,有需要的媽媽可以去我們店鋪購買哦。


瓜媽小貼士


  1. 開袋即食,沒吃完的需要密封好避光保存。
  2. 單個獨立包裝的磨牙餅乾,即使沒吃完也不能留到下一次再吃。
  3. 對於酥脆易溶開的餅乾,如果寶寶一開始不接受,媽媽可以加入到奶或輔食中給寶寶吃,也能鍛鍊咀嚼和吞咽能力。
  4. 對於質地堅硬的磨牙餅乾,寶寶在吃的時候,媽媽需要在一旁關注,切不可走開,以免寶寶發生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oN2AG8BMH2_cNUgYP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