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血管病,指的是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因為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心臟持續性地供血、供氧不足。
冠心病可不是小病,如果放任不管,一旦發作,很可能在短短几分鐘內就能奪走患者的性命。今天,「問上醫」就跟大家講講那些人最容易患上冠心病以及該如何預防冠心病。
冠心病最愛找上這4種人
(1)40歲以上的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
冠心病常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
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冠心病的發病率也會開始上升。
不過,近年來,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油高脂肪的飲食習慣的影響,冠心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經常看到有人二三十歲就血管就堵住了。
(2)經常抽煙酗酒的人
我們都知道吸煙對肺不好,容易導致肺癌。但事實上,香煙對血管的損害也非常嚴重。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破壞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而飲酒不利於血脂控制。要知道,攝入的酒精會優先被肝臟代謝掉,大量的膽固醇得不到肝臟的「青睞」,只好沉積在血管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
(3)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
雖然冠心病不是一種遺傳病,但是冠心病有家族聚集現象。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是沒有相關家族史人群的2~3.9倍。
(4)A型性格的人
冠心病跟性格有很大關係,A型性格者冠心病發病率至少是B型性格的2倍。那A型型格的人都有哪些明顯的特徵呢?
通常,A型性格的人動作匆忙,辦事節奏快,有時間緊迫感,爭強好勝,遇到困難不罷休,對任何事情都有一種不滿足感。
這類人雄心勃勃,脾氣暴躁,幹練利索,性格外向,但也經常一件事情沒有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情,四處奔忙。
冠心病的「天敵」找到了,就4個字
冠心病的天敵其實是自省和自律。
1.自省
什麼是自省?其實簡單,自省就是有病要儘早治,如果查出血管狹窄程度大於75%就要放支架,別抱有僥倖心理,等心肌梗死了再去治療,也別諱疾忌醫,覺得冠心病治不好就徹底放棄治療。
2.自律
自律是什麼呢?自律簡單來說就是:科學飲食、戒煙戒酒、規律的生活、適當運動。
(1)科學飲食
比例要合理:
冠心病的發生,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應靈活掌握每天膳食的次數與分量,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飽。
食物要多樣:
吃低鹽、低動物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食物;
粗糧和果蔬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等,能補充營養,降低血脂,要多吃,尤其是香菇、豆角、黃豆、扇貝、花生仁、木耳、紫菜和海帶等。
油脂要健康:
動物油脂,像豬油,牛油,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占比高,吃了只會加重冠心病,所以平時要少吃。
而各種植物油,像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欖油里不飽和脂肪酸占比高,烹飪時優先選擇。
(2)適當運動
很多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做了支架的,因為害怕,所以不運動,但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堅持運動的冠心病患者復發的可能性更低,預期壽命更長。那冠心病患者該如何運動呢?
運動頻率:有氧運動每周3~5次,無氧運動每周2~3次,每次間隔至少1天;
運動強度:低中等強度的運動最好,最好保證運動時心率在:170-年齡;
運動方式: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游泳和騎自行車等;無氧運動主要是一些力量訓練;
運動時間:心臟病患者每次運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最好。剛發生過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最好10分鐘開始, 逐漸增加運動時間。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