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陳子昂《登幽州台歌》詩雖短,情卻重
《康震品讀古詩詞》在喜馬拉雅溫情上線,今天跟隨「詩詞男神」康震走進初唐四傑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之中。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人,唐代文學家、詩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詩非常短,但是衝擊力非常強,作者給我們展現了一幅非常孤獨而又面朝天空、大地大聲喊出自己內心不平的這樣一個場景。這首詩雖然很短,但是它背後所背負的內涵和情感卻是非常沉重的。
三十多歲的陳子昂臨危受命,怎奈遇上草包將軍
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武則天的武周王朝萬歲通天二年,也就是公元697年,陳子昂差不多三十七八歲。在前一年,武周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當時北部的契丹攻陷了潁州。
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武則天派遣自己的侄子武攸宜擔任大將軍,率軍征討契丹。陳子昂在武攸宜的幕府中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攸宜怎麼會打仗呢?他只是因為借著他的姑姑的權勢,才能有這樣的機會率軍出征。
陳子昂為什麼登上了幽州台,還唱下了一首歌
可他這個人根本沒有將才帥才,史書記載武攸宜這個人為人輕率,而且根本沒有什麼謀略,所以第二年他出兵作戰,就打了敗仗。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子昂作為他的高級參謀,向他進諫言,但是武攸宜認為陳子昂只是一介文人,所以對他的意見置之不聽。
陳子昂反覆和他進言,武攸宜非常生氣讓他離開自己的崗位。陳子昂知道自己的意見終究不能被採納,所以只好不再說話。雖然不能再說話,但是不意味著陳子昂的內心就歸於平靜。
他請求自己能夠帶一萬人到前線去作戰,但武攸宜不答應。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好登上了幽州台,唱出心中的鬱憤。
關於主播和課程:
康震,《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點評嘉賓,《百家講壇》講師,師從當代詩詞大家霍松林,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他是精通書法、酷愛繪畫的「康師傅「,喜歡遊歷山水。他的聲音有滿滿的元氣。他讀過很多書,但沒有學究氣。康震教授傾盡二十多年詩學心得,在喜馬拉雅上線《康震品讀古詩詞》課程,獻給忙了一年的你,還有我們的家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PKpO28BMH2_cNUgci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