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永遠只有1個主題——陰謀論?老子:呵呵噠

2019-07-01     喜馬拉雅

來源|喜馬拉雅APP《曾仕強講中華文化·大合集》

編輯|羽澤

歷史上有很多人覺得老子是陰謀家,主要是因為《道德經》裡面第三十六章有這幾句話: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舉之;將欲奪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他們認為「將欲奪之,必故與之」,就是要奪取他人東西的時候,就先給他一些,所以大部分人就將之認為是陰謀論。但是,老子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道德經》道德是不變的主題

老子的書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道德經》,道德是不變的一個主張,一個人主張道德,他又怎麼會耍陰謀呢?

所以老子這幾句話,不是叫我們耍心機、愚弄別人或者虛張聲勢、故弄虛玄。他只是很平實地告訴我們,以柔克剛是不變的規則。

宇宙是動的,不是靜止的,所以強弱也是相互轉化的。所謂風水輪流轉,萬事都不是固定不變的。

所以才有了富不過三代、英雄不怕出身低、好漢不提當年勇,這些典故。事過境遷,遷,就是環境一變,整個姿態就完全不一樣了。在老子的道理中,這只是自然而然的一種變化,如果你把它看作陰謀詭計,那也是你的選擇。

你的動機決定了你的行為,所以老子的話中並沒有陰謀,關鍵在於看到的人是否把它理解為陰謀。

陰謀與否,全在自己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正如黃河之水,一會兒往這邊走,一會兒往那邊走,無法阻擋,因為大勢所趨,莫之能擋。所以老子說「歙張」、「弱強」、「廢舉」、「奪予」的變化來提醒大家四個字:見微知著。

看到很微細的徵兆,能馬上知道它必然的結果是什麼,你就能夠順勢而為,這就是所謂的自然。現在這門學問被發展出來,成為所謂的未來學、趨勢學或預測學,其實都是根據這幾句話延伸出來的。

當然這幾句話,也可能被人家拿去,耍陰謀、搞奸詐,這自然也是沒有辦法杜絕的,因為道是自然存在的,它不干涉任何人的行為。

你要拿去搞陰謀,最後結果你自己承受,這也就是所謂的自作自受。而你要把它當作自然趨勢順勢而為,那所有的結果也是你自己承受或享用。


道只負責讓你去走你自己的路,所以我們不要因為有人把這幾句話拿去搞陰謀,就把帳算在老子的身上,這是不公平的。道給你相當的自由,所謂相當,就是有局限性不是百分之百的。

而至於你用得通用不通,那就是你自己的為問題了。但是這裡面有一個不變的準則,那便是合乎道的,多半是行得通的;而違背道的,最後往往都沒有什麼好的結果。

「自作孽不可活」,你看問題的眼光決定了你的心態,而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結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做人慈悲一些也必然會有福報。

關於主播:

《曾仕強講中華文化·大合集》主播曾仕強,國學大家,英國牛津大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曾在《百家講壇》講授《易經》等國學經典。

本專輯能夠從西方哲學的思辨與對照中,從自身的親身經歷出發,對中國傳統國學經典以新的角度做出新的闡釋。為您正本清源,顛覆解釋被誤解的經典,洞悉先賢智慧。帶您探尋宇宙與萬物的根本道理,摸清紛繁世界背後的事態發展規律,重建思維格局。

關於喜馬拉雅:

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台,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9aWG0BJleJMoPMf5qt.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