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蘋果交給庫克,喬布斯絕不會後悔

2022-09-12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把蘋果交給庫克,喬布斯絕不會後悔

連當年諾基亞都想招致麾下的蒂姆·庫克,早已成就自己世界頂尖經理人的名頭,連中國手機業「隱藏大佬」段永平都認為:庫克是比喬布斯更好的CEO。

但就算是這樣,也不能阻礙網友和媒體對庫克的口誅筆伐,日前,就有媒體批評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收割喬布斯紅利的傢伙,說庫克做的「任何一位平庸的營銷人員都能做到」。

在這篇文章里,庫克的昏庸無以復加,愚蠢得像個傻瓜,把他描繪成偶然間繼承了巨大財富的地主家傻兒子。

按照網絡傳言,在十一年前喬布斯去世的時候,他在彌留之際給庫克留下了足以延續多年的產品路線圖,庫克只要按照遺詔辦事就行。

這一幕,太靈異了。

如果這個傳言是真的,那麼將意味著這十一年來,我們國產高端智慧型手機一直被一個死人規劃的iPhone吊打,國產手機的各個產品經理們仍然比不過一個已經死了十一年的死人。

這事,你們信嗎?

蘋果真的不創新了嗎?

有媒體指責蘋果,無論是全面屏,還是攝像頭、USC-C接口都要比同行競品慢半年以上,以此作為蘋果不創新的證據。

他的觀點就好像盲人摸象一樣。

蘋果A系列晶片一直領先安卓陣營很長的身位,尤其是在驍龍888、驍龍8 Gen1遭遇發熱問題之後,蘋果A系列晶片的領先地位,更變得無法撼動,在行業內堪稱「大魔王」級別的存在。

顯然,這跟蘋果在晶片領域的持續創新離不開,據說蘋果負責硬體的高級副總裁Johny Srouji,他的薪酬遠蘋果CEO庫克要多很多。

時至今日,算上剛發布的A16、H2晶片,蘋果已經發布了四十多款自研晶片,而其中絕大部分都誕生於庫克執掌蘋果時期。

而且,正是在庫克時代,蘋果在晶片上的領先優勢正變得越來越難以追趕,蘋果旗下的iPhone、iPad、Mac電腦、手錶、TWS耳機,以及未來的VR/AR頭顯設備,都將採用蘋果自研晶片,實現全產品線的覆蓋。

如果蘋果這些在晶片層面的創新都不叫創新,那還有什麼叫創新呢?

難道創新是指早發布會上花費冗長時間去吹噓別人家的晶片嗎?

忽視蘋果在晶片、半導體領域的創新,要麼是自欺欺人,要麼是掩耳盜鈴、要麼就是無知。

沒有多少人能做到一年一換iPhone

喬布斯女兒調侃iPhone14跟去年iPhone13一模一樣,這件事就好像觸及不少媒體敏感點一樣,紛紛發文借題發揮,指責蘋果擠牙膏、割韭菜。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繼承父親留下的幾十億美元,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數碼博主們一樣,一年換一台新iPhone,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廠商送免費測評機的地位,對那些仍然手持iPhone7、iPhone8的老用戶來說,iPhone14仍然具備足夠吸引力。

分析蘋果,你們不能用增量市場的邏輯,去分析存量市場的競爭。

目前,蘋果iPhone的全球用戶大約在12億以上,其中有絕大部分使用的是老款iPhone,當年的iPhone7、iPhone8、iPhoneXR,依然有相當規模的用戶群體,數量遠超當季的新款iPhone。

必須客觀地講,正是巨大的老用戶規模成為了蘋果不得不考慮,影響產品創新節奏的因素。

如果iOS系統大規模的更新、如果iPhone硬體大幅度的改動,老用戶勢必很快失去軟體服務、安全服務上的有效支持,甚至產生失落感。

對比那些已經習慣「拋棄老用戶」的部分手機廠商,蘋果為老用戶做的已經相當厚道了,2022年最新的iOS16,仍然支持五年前的iPhone8,這種軟體的支持力度,在安卓手機當中極為少見。

老用戶畢竟是人,不是市值的酵母粉,蘋果延緩創新節奏,本身也是在延長老機型壽命,這裡面有很多的取捨。

安卓手機正在變得不划算

有媒體說,許多走出蘋果店的人應該也買不起什麼了,他們身上已經沒錢了。

然而,這句話套在今年的安卓手機市場中仍然適用,在去年,安卓手機平均價格就上漲了10%,到了今年,疊加通脹和供應鏈因素,安卓手機,尤其是高端旗艦安卓手機的平均價格更是大幅增長。

今年的小米12,對比當年售價1999的小米1,漲價85%。

今年的iPhone14,對比當年售價4988的iPhone4s,漲價20%。

這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有行業分析師給出觀點,這兩年安卓旗艦手機的漲價,給了iPhone14史無前例的增長機會,因為無論是軟體、硬體,還是產品使用壽命、保值率,iPhone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安卓手機更為出色。

不得不說,因為安卓手機的漲價,使得今年基本沒有漲價的iPhone14系列,有了一些性價比上的優勢。

為什麼iPhone14系列沒有大幅漲價?

這或許得益於庫克對蘋果供應鏈的細緻管理,在一定程度減少了晶片短缺、通貨膨脹對蘋果供應鏈的負面影響。

由於安卓手機廠商對供應鏈沒有像蘋果那麼大的話語權,也沒有像蘋果一樣被供應鏈優先照顧的市場地位,所以安卓廠商們只能被動接受供應鏈漲價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最終將其轉嫁給消費者。

低估庫克的人,終究付出了代價

2013年,因為當年蘋果業績不理想,有華爾街傳言,蘋果大股東們想要替換庫克,美國《福布斯》甚至給出了庫克將被迫離職的消息。

當時,有一些大的投行機構,直接選擇賣出所持有的蘋果公司股票,擔心庫克並不能很好地接管蘋果。

然而,十年過去了,蘋果股價已經成長了數倍,用戶數從3億擴張到了12多億。

庫克憑自己的本事,讓當年低估自己的人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時至今日,我們仍在呼喚中國可以誕生一個像蘋果一樣的頂尖科技企業,國內幾乎每一個手機廠商,都把打敗蘋果iPhone作為主要目標。

然而,能夠正確理解世界第一科技公司和他的領導者,而不是一味貶低和嘲諷,這一點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要的不是掩耳盜鈴的吹捧,而是實打實的針砭時弊,搞清楚自己到底差在哪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ee2c536965cb3db46c269ac6306e8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