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電動化進入到了膠著狀態,伴隨著新能源市場占有率逼近50%的大格局出現,如何在新時代的電動化板塊中做出成績,非常關鍵。
國內的電動化發展其實可以理解為兩個核心階段。
一個是從0到1讓更多人認識的基本階段,另一個是從1到∞的產品強化階段,2023年之前,其實更多企業在做的是第一階段的事情:讓更多人了解新能源汽車。
今年4月份,乘聯會數據顯示,新能源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44%,其中,PHEV車輛的市場占有率增長迅速。成為了過去一年推動新能源市場發展的核心技術路線,這充分說明了一件事兒,更多人選擇新能源車,其實是在選擇PHEV這種充滿多樣性、保留基本用車屬性的全新產品。
DM-i混動系統是推動中國電動化發展的重要技術之一,2021年登場至今已有三年時間,打出了節能、平順的口號,但伴隨著產業鏈的持續優化,市場中湧現出來了豐富多彩的混合動力系統,DM-i混動系統也急需優化。
第五代DM-i混動系統其實在去年已經陸續放出了一部分消息,其特點就是油耗進一步得到了降低,有信息顯示,第五代DM-i混動系統擁有一箱油跑出2000km的強勢能力。
當然,目前來看這都屬於猜測。
北京車展發布了全新的秦L、海豹06,這是比亞迪全新的產品序列,目前可以看到的是科技感增強、設計細節更加出色,大機率這兩台車會使用全新的DM-i混動系統。
市場中的推測是:
1、全新的秦L、海豹06將會定位10萬-15萬級產品。
2、和此前的秦PLUS不同,秦L序列更加專注於品質、精緻。
3、使用全新的DM-i 5.0,油耗將會繼續下探。
4、底盤將會進一步優化,操控感會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如果將這種產品以10多萬價格的策略投放在工薪階層非常關注的細分市場中,必然會帶來兩個現象。
一個是,傳統合資車的生存空間將會被進一步壓縮,比如說思域、卡羅拉的細分市場將會繼續減少,這些仍然在兜售品牌價值的產品無法吸引年輕消費群體。
另一個是,傳統的燃油車市場將會進一步被壓縮,油車體驗感單一、油耗高、綜合成本不低的問題將會在DM-i 5.0架構面前更加明顯。
事實上,10萬-15萬級家用車市場非常需要優化,傳統意義上以合資車為核心發展軸線的燃油車發展路線,無法更好的服務當下的年輕消費需求。
想要在未來的新市場中搶占銷量和口碑,必須要具備以下幾個競爭力。
1、價格合理,動力結構先進,DM-i這種通過內燃機+電池+電機結合的方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電池、電機的特性,撬動內燃機100年的技術積累。
更省油、更平順,能夠打動很多工薪階層。
2、科技感足夠,年輕消費者目前已經和網際網路文化捆綁,智能化積累、體驗感不夠出色的傳統車型,很難打動年輕消費者,尤其是95後、00後消費者,這些才是未來的主力軍。
3、掌控強大的產業鏈優勢,保證質量、搶奪利潤空間,豐富、完善、強大的產業鏈能夠帶來更好的穩定性優勢,同時可以一步步的壓縮製造成本,保證一定意義上的利潤空間,在未來產品同質化的基礎上,還可以釋放利潤壓低價格。
今年以來,PHEV、EV路線的競爭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價格戰、技術戰、產品戰非常明顯,2023年之前的電動化產品、電動化技術如果不革新,將很難繼續吸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