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的柔宇告訴你:千萬別高估摺疊螢幕手機

2022-04-13     科技真探社

原標題:悲情的柔宇告訴你:千萬別高估摺疊螢幕手機

說起全球第一款上市的摺疊螢幕手機,有些人可能會說是華為,但真正的答案是柔宇。

2018年10月31日,柔宇科技發布了全球首個上市銷售的摺疊螢幕手機FlexPai,它採用柔宇自研的7.8英寸蟬翼柔性屏,可以支持20萬次彎折,它的問世比華為首款摺疊屏手機mate X,提前了近四個月。

然而,先發優勢並沒有為柔宇帶來市場成功,FlexPai以及後續機型的市場銷量並不好。

尤其是近期,當年雄心勃勃要做「柔性+」的柔宇,卻在陷入了長時間欠薪,全體員工長時間放假等種種負面消息中,據網上爆料,一位柔宇員工的累計欠薪已經接近10萬元左右,在如今的疫情之下,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打擊。

然而,當我們把柔宇看作是「黑心「企業的時候,你會發現柔宇的困境跟很多國內企業不一樣。

他沒有肆意擴張產品線導致的資金拖累,也沒有公司投資失敗的意外,更沒有公司領導整天不務正業、花天酒地的揮霍,而是大筆大筆的研發投入、生產投入,拖垮了這家公司。

因為技術研發、生產製造,把自己逼進死胡同的,柔宇絕對是國內少見的類型。

柔宇創始人劉自鴻曾在採訪中說:「業界做全柔性屏基本上只有兩個,一個是我們的ULT-NSSP技術,這套技術完全是柔宇從0開始開發出來的全新技術路線,另一個是多晶矽的技術,業界叫LTPS的技術路線。」

這位出身清華、後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深造的學霸級創業者,一直堅持走一條自研技術的創業道路,而他的ULT-NSSP技術,也確實走出了有別於三星LTPS的發展路徑。

套用一些媒體的話講:柔宇讓中國企業第一次在重要領域,突破了韓國三星等顯示巨頭的技術桎梏。

根據數據,2017年-2020年上半年,柔宇的營業額分別是6472.67萬元、1.09億元、2.27億元、1.16億,而同一時期的研發投入分別達到了1.6億元、4.9億元、5.9億元、5.8億元,你有沒有發現,這相當於柔宇不僅把所有營業收入都拿去搞技術研發,自己還要額外再砸錢搞。

正是這樣一大筆一大筆,遠超公司經濟狀況的研發投入,讓柔宇目前的困局充滿了悲情色彩,所以在柔宇陷入困境之後,國內著名學者劉姝威就在朋友圈發文呼籲:「拯救柔宇,保持我國在柔性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水平「。

可話說回來,技術領先卻不掙錢,這真是一件咄咄怪事。

而且從2020年開始,摺疊屏手機市場就呈現發展熱潮,繼華為、三星、摩托羅拉之後,小米、榮耀、OPPO、vivo也都接連切入摺疊屏手機市場,為什麼「首發摺疊屏」的柔宇,卻沒能趁勢快速崛起呢?

首先,放眼整個手機市場,智慧型手機的創新點仍要圍繞「智能」二字展開,而不是摺疊屏、充電功率、拍照等其他次要因素,換而言之,僅把摺疊屏當作賣點的柔宇科技,根本不可能在巨頭遍地的手機市場中,撬動大量消費者購買旗下產品。

其次,不得不說,劉自鴻對摺疊螢幕手機、柔性螢幕手機,存在著某種對市場情緒的高估,縱觀全球市場,平板電腦銷量也僅有智慧型手機銷量的十分之一左右,這本身就意味著所謂的,摺疊屏手機滿足「平板體驗需求「的市場規模,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筆者認為:高估摺疊屏手機市場,可能會對中國手機行業帶去負面影響。

而至於柔宇科技,力挺柔宇的劉姝威認為,柔宇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對於如何開拓市場,創造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保障公司的持續運營,缺乏經驗;希望引入戰略投資者,在引入資金的同時,帶給他們經驗;她還說,柔宇科技正在與汽車製造商、機器人製造商合作研發,未來會帶來可觀的訂單。

總而言之一句話:千萬別讓中國企業死在技術研發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拉一把。

最後,柔宇科技大機率會迎來自己的「白衣騎士」,度過這次危機,此外,柔宇應該會吸取教訓,智慧型手機絕不是一個靠摺疊屏就能撐起來的市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56db660119e909b5ff27d3b0008b7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