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3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我想,不管我們面對什麼處境,不管我們的內心多麼矛盾,我們總有選擇。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01
這森林是火焰與海洋交匯的產物,是被天空拋棄的一部分。——當火焰與海洋交匯,排山倒海,激烈壯闊,相互毀滅。天空便輕悠悠地冉冉升起,以音樂的神情靜止在我們抬頭終日尋找的地方。
02
也許一旦真正投入到無限的自由之中時,得到的反而不會是什麼「無限的自由」,而是縮手縮腳和無所適從吧。
03
痛苦這東西天生應該用來藏在心底,悲傷天生是要被努力節制的,受到的傷害和欺騙總得去原諒。……最安靜與最孤獨的成長,也是能使人踏實、自信、強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頭而已……
04
我整天坐在深暗的櫃檯後面,等著有人來店裡買東西。等著他們掀開厚重的棉門帘,逆光走進來。
05
我不是沒有故鄉的人——那一處我從未去過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親的講述中反覆觸動我的本能和命運,而永遠地留住了我。那裡每一粒深埋在地底的紫色漿果,每一隻夏日午後準時振翅的鳴蟬,比我親眼見過的還要令我感到熟悉。
06
此間萬物都在被壓抑,都在掙扎,在爆發,在有光線的地方紛紛伸出手臂,在最暗處一一倒下。腳下厚厚的苔蘚濃裹的汁水,是這空間中所有透明粘稠的事物一層一層液化而成的沉澱。我踩上去一腳,瞬間陷入深淵。
07
又記得在夏牧場上,下午的陽光濃稠沉重。兩隻沒尾巴的小耗子在草叢裡試探著拱一株草莖,世界那麼大。外婆拄杖站在旁邊,笑眯眯地看著。她那暫時的歡樂,因為這「暫時」而顯得那樣悲傷。
08
在大地上打出一個深深的洞,然後遇見水,這真是神奇的事情。一個人在井底用短鍬掘土,另一個人在地面上把土一桶一桶吊上來。漫長的勞動使阿克哈拉的土地漸漸睜開了眼睛。它看到了我們,認清我們的模樣,從此才真正接受了我們。
09
這深山裡的稀薄社會的確沒有過被明確監督著的秩序。一切全靠心靈的自我約束。那種人與人相互間、人和自然之間的本能的相互需求所進行的制約是有限的,卻也是足夠的。
10
我所了解的這片土地,是一片絕大部分才剛剛開始承載人的活動的廣袤大地。在這裡,泥土還不熟悉糧食,水不熟悉井,火不熟悉煤。在這裡,我們報不出上溯三代以上祖先的名字,我們的孩子比遠離故土更加遠離我們。
11
自由一旦漫開,就無邊無際,收不回來了。常常是想到了最後,已經分不清快樂和悲傷。只是自由,只是自由。
12
不要總在過去的回憶里纏綿,不要總是想讓昨天的陰雨淋濕今天的行裝。昨天的太陽,曬不幹今天的衣裳。
13
我仍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活,干必需的活,賺必需的錢。生活平靜繁忙。但是我知道這平靜和這繁忙之中深深忍抑著什麼。
14
生命自己會尋找出路。因為只有在無際的彎路中,才會有更多的機會不停地靠近世界的種種真實之處,才會有強大生活的強大根基。
15
刮大風的天氣是幸福的啊。大地和天空之間被大風反覆滌盪,乾乾淨淨。空氣似乎都刻滿了清晰的劃痕,這劃痕閃閃發光。風兜著我的裙子,帶著我順風往前走。眼前的世界也在往前走。
16
花能散發香氣,多麼像一個人能夠自信地說出愛情呀!
17
世界就在手邊,躺倒就是睡眠,嘴裡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這裡,我不知道還能有什麼遺憾。
18
這荒野真是不講道理。但慢慢地,這荒野又會讓你覺得自己曾努力去明白的那些道理也許才是真正沒道理的。
19
我想,不管我們面對什麼處境,不管我們的內心多麼矛盾,我們總有選擇。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20
每當抬頭看到這太陽,都好像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一樣——心裡微微一動,驚奇感轉瞬即逝,但記起現實後的那種猛然而至的空洞感卻難以癒合。
—THE END —
本文文字選自北島物語Story、網絡,圖片來自網絡。
MORE
灼見熱文
野生的李娟,天生的作家 | 從輟學少女到魯迅文學獎
「94年的?看著像49年的!」29歲顯老女村支書爆火走紅,本人最新回應來了!
鳳凰傳奇觀眾澄清:我們沒假唱
誰在抹黑清華?
如何防止被人套話?看完後嘴巴開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