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金田一、柯南,《少年包青天》為何還能獲得8.6的高分?

2023-04-04     閒人電影

原標題:抄襲金田一、柯南,《少年包青天》為何還能獲得8.6的高分?

《少年包青天》是一部糅合了懸疑、武俠、搞笑、言情的古裝劇。

從上線之初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期間被人發現七個單元中的多處情節和案件設計抄襲《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名偵探柯南》。

按照現在對抄襲零容忍的輿論環境來看,即使《少年包青天》有童年濾鏡,也不會有什麼好評價,但其為何會獲得8.6的高分呢?

《少年包青天》雖是碎片化敘事,但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愛情線與廟堂線。

這兩條主線環環相扣,邏輯分明,這也是《少年包青天》比《唐朝詭事錄》高明的地方。

後者也是不錯的國產劇,但評價不如前者,就是因為《唐朝詭事錄》是分散的章節式,並沒有一條主線。

而《少年包青天》則有一條首尾一貫的主線,整體上就不會有割裂感,也能讓觀眾有回味無窮的觀感,體驗到從前邊的劇情找線索,最後在大結局恍然大悟的樂趣。

第一章名揚天下。

因高麗太子和皇子接連被殺的案件,引出八賢王與龐太師、宋仁宗線。

並展現包拯的能力,藉此帶出凌楚楚,是《少包》總分總結構中的起始總篇,也是接下來六個章節的故事發展的引子。

第二章血祭壇。

包拯所在的天鴻書院命案一件件發生,同窗好友展俊,有知遇之恩的院士,亦師亦友的老師皆遭毒手,公孫策則被認定為兇手。

從相國寺趕來的展昭準備殺死公孫策,替兄展俊報仇,最後包拯查明真相,他們才化干戈為玉帛,這個案件促使破案組人員第一次小集結。

之後他們分走兩路前往京城趕考,在那裡,他們的友情將變得更為牢固,兩對CP的愛情線也漸漸明朗,歡喜冤家的模式增加了不少搞笑的橋段。

第三章隱逸村之謎。

這一章表面上是講隱逸村乾屍殺人,實際上是為崇慶七鷹狸貓換太子的秘聞埋下伏筆,待到結尾時與之呼應。

順便講述凌楚楚的身世,解釋了為什麼她在第一章里突然出現在廬州,並帶出龐飛燕,她的亂入讓楚楚和包拯的愛情線變得趣味十足。

第四章殿前揚威。

主要闡述龐太師為什麼能在京城隻手遮天,無人能撼動其地位。

八賢王和宋仁宗面對龐太師的權勢滔天顯得有些無助,只能依賴於包拯,突顯包拯的重要性,為第七章翻龍劫中,包拯力挽狂瀾奠定基礎。

同時,也說清了龐飛燕的身家背景,對照第三章龐飛燕的出現,這是破案五人組第一次真正聚齊,一吻之盟與小仙女的愛情線就此展開。

第五章五鼠鬧相國。

前面講明了楚楚和飛燕的身世,這一章便是戒色大師展昭的故事,也乘勢加固兩對CP的感情。

如包拯中了百花軟筋散,楚楚一直不辭辛勞地照顧,公孫策和龐飛燕進入知返林,互穿對方的衣服,由鬥嘴變成贊同。

之前的劇情都是在講包拯如何厲害,公孫策就像個花瓶,徒有其表。

在五鼠鬧相國里,公孫策算是小露了一手,為了讓公孫策的形象更立體,導演讓包拯拒絕在相國寺當主持。

展昭下山去尋,公孫策和龐飛燕為讓包拯順利逃走,帶著展昭走另一條道,來到來燕鎮,展現公孫策的能力。

第六章魔法幻影。

由五鼠鬧相國引出的支線,表明公孫策也是有真才實學。

在查案的過程中,公孫策和龐飛燕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至此,愛情線可以算是走完,廟堂線正式登堂入室。

第七章翻龍劫。

翻龍劫將前面六章的所有草蛇灰線全部匯總起來,讓以暗線存在的主線成為明線。

包拯和公孫策有了歷練,八賢王和龐太師公開鬥爭,狸貓換太子的真相大白於天下,社稷安康需要棟樑之才的主題隨之升華。

在片頭、片尾曲上,《少包》也直指廟堂和愛情這兩條主線,《無愧於心》是廟堂,《只要有你》是愛情。

除了故事之外,《少包》在其他方面也比較亮眼,如對台詞的精準改編。

在《殿前揚威》的中,包拯將崔明沖緝拿歸案,堂審之上,崔明沖自殺,妻子惜燕也隨愛人而去。

一下子失去了女兒和女婿,龐太師悲痛欲絕,癱在地上,緩緩站起時,包拯前去攙扶,並叫了一聲「老人家」。

可別小看「老人家」這三字,稱謂的變化足見編劇的功底。

龐太師和包拯都有兩面性,龐太師既是位高權重的權臣,也是希望兒女在伴的普通人。

崔明沖和龐惜燕在他面前自盡的那一刻,龐太師不再是萬人之上的太師,而是痛心入骨的老人。

包拯的一聲「老人家」,無需再多筆墨便詮釋了龐太師脆弱的一面,也旨在告訴觀眾,包拯雖鐵面無私,但也懂人情世故。

這就是電視劇懂得做減法的妙處。

很多國產劇在描述類似的橋段時,用的大多是「節哀順變」之詞,再加一些情節來突出龐太師和包拯的這種兩面性。

往往起不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反而畫蛇添足,如《狂飆》中加的一段徐忠回家,被老婆責備只管工作,不顧身體的片段,就顯得尷尬至極。

還有《少包》中所有演員的演技。

不論主角、配角,還是龍套,導演都給貼臉大特寫,雖不及《聖女貞德蒙難記》那麼神乎其神,但也學到了幾分精髓。

這種鏡頭方式極考驗演員的表演能力,索性《少包》扛住了,如劉怡君演出了龐飛燕的刁蠻、任性、聰明、可愛、善良,嘴碎但不煩人,毒舌卻討人喜歡。

再者就是《少包》中的技法。

現在的國產劇幾乎看不到什麼技法,基本都是無限的正反打,以及較為傳統的平拍、仰拍和俯拍,並沒有什麼鏡頭語言可言,只起到了記錄的作用。

在古偶仙俠劇里,這種情況更甚,但在《少包》中可以看到各種運鏡,如魚眼廣角、傾斜構圖、死亡打光,長鏡頭,升格和抽幀,用的那叫一個花。

正是這些優點,讓大家可以容忍《少包》的抄襲。

倘若國產劇都能像《少包》一樣,在改編、技法、演技等部分完成的相當出色,又何愁春天不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d915c8bcdaec1766d9cc6fe0de904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