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
驚蟄時期,大部分植物都開始抽綠,此時人體的陽氣由冬天蟄伏於腎水之中封藏的狀態變為肝木之陽氣升發的狀態。
故而,春季容易肝風、肝火妄動,易引起心腦血管病及高血壓病。因此,驚蟄養生當以護肝健脾為主。
飲食:少酸多甜,清內熱
春天肝氣旺容易傷脾,此時,少吃酸味可以防止肝氣過旺,甘味食物可以滋補脾胃。但,此「甘」非彼「甘」,它不等於甜味食物,而是具有潤燥特點的一部分食材。在此,首推的是山藥和大棗,用來熬粥再好不過了。
另外,現代人由於運動少吃得多,腸胃有大量油脂包圍,故應飲食清淡,多食膳食纖維以清解里熱,如:梨,荸薺,芹菜,薺菜,萵筍,黃瓜等。
起居:晚睡早起,抑春困
驚蟄前後陰寒之氣漸降,陽氣升發,人體血管舒張,流入大腦的血供較冬季減少,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減弱,致使春困擾人。很多人認為多睡可以解乏,但結果往往是越睡越困。這是因為,過多的睡眠不能順應春季特性,反而會抑制陽氣升發,加重春困。
春天可以適當晚睡早起、多伸懶腰,這樣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肢體關節、筋肉得到活動,減輕困意。同時,也能激發了肝臟機能,使肝臟得到「鍛鍊」,從而達到對肝臟的保健效果。
保暖:要適度
驚蟄時節仍是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偏大,民間常用「春捂秋凍」的方法防病。但多數年輕人認為自身火力壯,可抵擋外邪入侵,早早換了單衣;老人、小兒則多「春捂」捂過頭,反因大汗淋漓而感冒。其實春捂最該適度,最好的辦法是:外出攜帶薄外套,根據溫差變動,隨時增減衣物。
尤其是這4處,要著重保護:
當然,春捂也是有時間性的,當氣溫持續穩定在15℃左右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減少衣服,結束春捂。
補水:枸杞菊花,明雙眸
肝火旺盛很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目赤火熱的不適症狀。菊花枸杞茶是一款清肝明目效果很好的茶飲。一般來說,眼睛乾澀,泡一杯白菊枸杞茶,連續喝三天,基本就能緩解眼部不適了。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過,又會使肝木失於滋養,反倒傷肝,因此飲用菊花茶也要適量。此外,驚蟄期間亦患風熱感冒,大家一定要注意補水,津液不足的時候記得喝碗烏梅白糖湯。
烏梅白糖湯
症狀:舌質紅,舌苔薄甚至沒有舌苔,發燒,咽喉腫痛,口乾舌燥,小便量少,顏色黃,甚至發紅。其中小便量少很重要。
方法:去藥店,買烏梅,每天用五個大烏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個),白糖兩調羹,熬水,把烏梅熬爛。製作成烏梅湯。
用法:放溫,服用烏梅湯,當做飲料來喝。
服用後,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後體溫下降,則為對症。
吃梨:病痛遠離
梨性寒、味甘,入肺、胃經,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口乾舌燥喝姜梨飲:
驚蟄時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現為咳嗽咳痰口乾舌燥、咽痛音啞。
取鴨梨1個,生薑3片,一同榨汁服用。
鴨梨潤燥解毒、清肺利咽;生薑化痰宣肺、固護脾胃,兩者配合增強了化痰功效,卻沒有寒涼傷胃的弊端,適宜兒童及老年人服用。
便秘者可選酥梨飲:
取酥梨1枚,去核切片備用;生山楂5個,去核備用。先將大米50克煮粥,再放入梨片和山楂,再煮5分鐘即可出鍋,飯後溫熱服食。
酥梨比起鴨梨養陰功效更強,更適合初春時節高血壓、眩暈、便秘者使用。
它與山楂中都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保護心臟、減輕疲勞、增強心肌活力、降低血壓;果膠含量也很高,有助於消化、通利二便。
驚蟄美食推薦
1,脾氣暴烈吃青菜
容易口乾、眼睛紅、愛著急、睡眠不好,屬於肝有熱的人,適合用芹菜、春筍、韭菜等綠葉蔬菜來清肝。
2,性格沉悶吃枸杞
素體瘦小,或有肝病、血壓高,或者是到了肝腎陰虛、衰退階段的老年人等。每日用10g枸杞代茶飲,有益腎養肝的功效。
3,心情不暢吃些花
中年的女性,家庭擔子重,若心情不好就容易出現肝氣鬱滯的狀況。最好常用玫瑰花等花類煮粥、沏茶,能夠疏肝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