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我們身邊的一群普通人,也是萬千小家中的父母、兒女、夫妻。
他們是不同崗位上的海關關員,也是堅守戰「疫」一線的「國門衛士」。
工作與生活組成了他們的「全世界」。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們暫別親人,暫別小家的「世界」,走向屬於自己的戰場,守護大家的「世界」。
在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的時候,繆彧青作為一名「新兵」參與了抗擊非典疫情的全程。如今,面對著新型冠狀病毒,經過18年衛檢崗位「不懈攀登」的他,已經能夠帶領身邊的同志共同執行好船舶登臨檢疫工作,築牢口岸防疫的第一道防線。儘管自身的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他還是希望能夠通過不懈的攀登和細緻的檢疫把春天的希望傳播出去。
當前,上海浦東機場是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重要口岸,身為虹橋機場海關值機科成員的嚴俊慧,被轉到了浦東機場繼續從事登臨檢疫工作。她住在虹橋機場附近,在來到浦東機場之後,她只能將年幼的孩子交給家人照顧,每次下班回家後,孩子基本上還在睡覺,雖然嚴俊慧不能經常陪伴孩子,雖然她要依靠長期服用止痛藥來壓制偏頭痛的毛病,但她還是勇敢地直面困難和痛苦,就像當她面對著一駕駕入境航班的時候,依然會「疫」往無前,義無反顧地衝上去。
作為海關大數據云平台的始創成員和骨幹力量,通過了解各方面需求,姚潁虹和她所在的團隊打通了數據傳輸的多個節點,解決了數據實時性的問題,為領導決策提供直觀數據信息支持,同時探索開發出抵港航班模型,能在半個小時之內分析出飛機上有哪些重點高風險人員,以便現場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做好重點高風險人員的防控工作。在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的今天,海量的數據就像是浩蕩的江潮,蘊藏驚天,而像姚潁虹一樣的這些大數據工作者就像是一群「觀潮者」,要從數據的起起伏伏、漲退變化中找尋規律。
樊祥是上海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他在食品檢測工作上始終保持著嚴謹負責、精益求精的態度,經他檢測的數據結果,十數年來從未出錯過,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默默守護著上海人民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他的工匠精神在生活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自從做了爸爸,母親從老家搬到上海和他同住之後,熱愛烹飪的他便更加專心耐心地研究廚藝,只為家人能夠樂享美食,樂享生活。
2020年,對於1990年出生的外高橋保稅區海關關員王綠綺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她兩度穿上防護服,到一線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而這一年,更是她的「三十而立」之年,她決定把父親在17年前抗擊非典的精神傳承下來,把打贏這場新的防疫攻堅戰作為自己的「而立之禮」。這樣一個對工作和生活充滿著熱愛的女孩,卻有著旁人不為所知的小秘密:她因為心臟的原因一直在用藥物進行著治療,但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情況而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或許,這就是一名國門衛士,為築起國門防線,所鑄造的強韌之心。
疫情期間,如何以安全又便捷的方式完成企業註冊工作是陳吉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陳吉是松江海關企管科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大膽創新,採用遠程視頻審核的方式來審核企業現場的情況,並成功應用於數家企業的註冊登記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給許多企業的經營發展蒙上了陰影,作為企管人,既要當好監督者,又要當好指路人,需要比平時更能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當好企業們的「大保姆」。
文 圖 | 李明威
編輯:常相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Ot9GHMBfGB4SiUwLH4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