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活越清醒的3個標誌

2023-10-24     富書

原標題:一個人越活越清醒的3個標誌

作者:袁寧悅(富書作者)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人?

看到有利可圖,便不管不顧,結果落入陷阱;

取得一些成績,便自視甚高,結果一敗塗地;

遭遇一點挫折,便要死要活,從此一蹶不振。

很多時候,讓人悔不當初的不是發生的事情,而是自己的選擇。

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做好選擇,才能活得清醒。

餘生,做對這3件事,過不悔人生。

眼光往長遠看

《醒世恆言》中說:「眼孔淺時無大量,心田偏處有奸謀。」

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倘若沒有長遠的眼光,也很難有長足的發展。

電視劇《天道》中的葉曉明有聰明的頭腦、出色的為人處世能力,一定的管理能力,卻因為眼界窄斷送了大好的前程。

他本是格律詩公司的創始人,在公司被對手起訴,要求索賠600萬時,他害怕投進去的錢打了水漂,主動讓出股份退出公司。

而與格律詩毫無關係的肖亞文卻在危機中看到潛在的機遇,接手公司購入股份成為格律詩新的「掌門人」。

後來,公司勝訴,葉曉明悔不當初,肖亞文實現了財富自由。

很多時候,在關鍵時刻所展現的眼光決定著人與人的差距。

看得遠的人,不會被當前的困難嚇倒,也不會被一時的得失所迷惑,而是始終盯住目標,最終獲得成功。

泰康集團董事長陳東升,早在15年前就預測到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並因此赴美考察養老業務。

作為一家現金流充足的大型保險公司,面臨著眾多賺錢機會和各種誘惑。

但他仍決定將資金投入到醫養行業,布局長期且見效慢的養老事業。

正如他在採訪中所言:「只有站到一萬米高空看這個世界,身處一百年的時空觀察這個世界,才能有遠見和堅持,才能看得更早、更遠,避免偏差。」

如今,泰康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養老社區品牌,並覆蓋35個核心城市,成為該領域的領跑者。

看得遠,才能擁有開闊的眼界,繼而比別人早一步抓住機遇。

人性的一個弱點就是短視,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顧將來的後果。

所以,我們需要刻意培養遠見卓識的習慣。

如此,才能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把握好大方向,做出明智清醒的決策。

姿態往低處放

作家李清淺曾經說過:「人是一種很容易產生優越感的動物。」

有點能力就自以為是,有點學識就自認為了不起。

殊不知,這樣的高姿態,不僅令別人反感,也給自己帶來麻煩。

前段時間,小區新來了一位物業經理,一上任就「高調」亮相。

每天早上召集所有物業人員開會,但所謂開會,只是在炫耀自己過去的成就。

不僅如此,他還挨家挨戶敲門做自我介紹,說自己能力如何強,一定能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可實際上,遇到陽台漏水等大問題,他解決不了;遇到門鎖壞了等小問題,他懶得解決。

不久,他的態度就引起公憤,還沒過試用期,就被辭退了。

一個人的姿態擺得高,並不能證明他的能力一定強,相反,只會暴露自身的不足,唯有放低姿態,專注提升做事能力,才能行穩致遠。

有一位享有盛名的教授,平時卻十分低調。

一次,教授帶著女兒去街上買水果。

因為穿著樸素,不像有錢人,所以遭到了水果小販的輕視,「水果很貴,你們買不起的。」

面對嘲笑,教授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微笑回應:「自己買得起。」

旁邊的女兒一臉不解,回家路上,女兒問父親:「您明明是大學裡人人尊敬的教授,今天卻被一個小販呼來喝去,您不生氣嗎?」

教授淡淡地回答:「不生氣,低調是我的處事原則。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都會那麼做。」

正因他低調行事,生活中少了很多麻煩,也節省了不少精力。

所以,他才能專注於科研工作,一年發表多篇重要論文,並參與了行業相關書籍的撰寫,成為所在領域的技術標杆。

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個關於人生真相的公式:把姿態放低≠會被看不起≠委屈自己≠丟面子=聰明

很多時候,人們以為向別人低頭,似乎意味著自己比別人弱。

於是,通過高姿態來刻意表現自己,突顯自己的厲害。

然而,裝腔作勢並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和欽佩。

相反,只有懂得掩藏鋒芒、不把自己當回事,才能贏得他人由衷的讚美。

就像一句話說得那樣:「勇於低頭者精明,樂於低頭者聰明,善於低頭者高明。」

以低姿態示人,以謙遜之心處世,才是真正的強大。

凡事往好處想

作家亦舒曾說:「凡事往好處想,世界本非完美。」

在不那麼如意的日子裡,悲觀消極只會讓自己的處境雪上加霜。

學會向著陽光,追隨希望生活,日子才不會太難過。

前段時間,讀到吳忠華的故事,頗受鼓舞。

他是北京體育大學的高材生,顏值高,專業成績亮眼,前途無限。

人生將要揚帆起航之際,命運卻給了他重重一擊。

大二那年,他患上了膠質腦瘤。

此後八年的時間裡,他一共接受了三次開顱手術。

這些手術不僅使他的體重激增,還伴有多項嚴重併發症:右眼幾近失明,右耳失聰,面癱,甚至正常說話、吞咽、行走都是難事。

這些不幸放在任何人身上,可能都無法承受。

吳忠華也絕望過,想過一了百了,但最終他還是選擇相信:只要懷抱希望,凡事往好處想,一切都會好起來。

他積極配合醫生,努力做康復訓練,第一次手術後三個月,便重返校園。

第二次手術後,他的身體機能大不如前,關節也多處受損。

但憑著驚人的毅力和樂觀的心態,他不僅恢復了體能,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健身教練。

近一年,他還開通了短視頻帳號,分享自己不會喝水,不會吃飯的窘態,大大方方曬丑照,給粉絲們帶去了很多歡樂。

在命運面前,誰都難以招架。但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心態,多往好的方面想,獲得前行的力量。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

雨再大也有停的一天,生活再難也有過去的時候。

只有積極樂觀者,才能開啟希望的寶盒,改變命運的走向。

凡事往好處想,就是給陷在泥濘中的自己蓄力。

當你的力量足夠強大,才能把自己拔出泥潭,輕鬆前行。

梁曉聲在《人間清醒》中說:「活得清醒,才是人生最明媚的樣子。」

眼光往長遠看,提升格局和遠見;

姿態往低處放,收穫成熟與智慧;

凡事往好處想,斬獲樂觀與幸福。

漫漫人生路,唯有清醒自知,方能走出坦途。

願你活出「人間清醒」,從容駕馭人生。

作者簡介:袁寧悅,富書作者,一邊寫作,一邊修行,活出自由自在的人生,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8a65caa70fa6ffb77f65cec32eaf6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