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管理好自己的念頭

2024-05-08     富書

原標題: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管理好自己的念頭

作者:香寒(富書作者)

看過國外一項研究:短短一天之內,人的腦海中就會產生上萬個念頭,而其中80%的念頭都是消極的。

雖然這些念頭一閃而過,甚至有時都感知不到,但是這些念頭的力量卻是巨大的。

多少人迷惑於外界的繁華,困頓於內心的雜念,以致做出一些懊悔的事情。

所有的挫折和不順看似偶然發生,其實都有跡象可循。

人生下半場,管理好自己的念頭,才是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

收起嫉妒心

有一首詩中寫道:「一棵樹看著一棵樹,恨不得自己變成刀斧。一根草看著一根草,甚至盼望著野火延燒。」

嫉妒,就像一杯毒酒,不但傷害了別人,到頭來也會自食惡果。

電視劇《繁花》中,有一段情節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唐嫣飾演的汪小姐是上海外貿公司的職員,同事梅萍是她的好朋友。

然而,兩個人的友情沒有持續多久就結束了。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梅萍時時處處的嫉妒心理。

出身高幹家庭的汪小姐做事幹練、公私分明,收穫了很好的人緣,也深得金花科長的喜愛。

但是,在梅萍看來,汪小姐搶走了自己的風頭,心裡很不是滋味。

有一次,汪小姐從商人好友那裡高價買了一副珍珠耳環,愛不釋手,隨口告訴了梅萍。

沒想到這件事卻給自己留下了隱患。

梅萍趁機誣告汪小姐收受賄賂,兩人的關係也徹底破裂。

每當看到他人功成名就,很多人心中難免閃過一絲嫉妒的念頭。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學會自我欣賞和肯定。

一味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較,只會造成內心的失衡。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收起嫉妒心。

與其因妒生恨,讓陰雲籠罩內心,不如真誠地送出祝福,讓喜悅縈繞眉間。

當你學會為別人喝彩,終會在未來的某一刻得到來自他人的掌聲。

戒掉反駁欲

印度古代哲學家白德巴說:「能管住自己的舌頭,是最好的美德。」

每個人都有天生的表達欲,然而凡事都想在語言上占上風,只會招致無盡的煩惱。

作家王欣分享過兩段耐人尋味的親身經歷。

早年,她在網上發布了一篇點評文章,有一個讀者留言:「就這也算點評?沒有一點邏輯。」

她看到後很生氣,感覺被冒犯,不厭其煩地跟對方擺事實、講道理。

然而從下午到凌晨,雙方始終各執一詞、相持不下。

因為這事,她鬱悶了好幾天。

心理學中有個「心理防禦機制」概念,指的是當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會採取攻擊的方法來減輕內心的不安。

生活中,有時我們一個無心的舉動被當成冒犯,隨口說出的話被人過度解讀。

每當這種時候,總是忍不住想要去反駁對方、證明自己,結果落得心力交瘁。

多年後,作家王欣說道:「到了一定年紀,才逐漸醒悟,千萬不要和別人抬槓。」

後來,她又路過一個水果攤,想買一斤棗。

旁邊有個人挖苦地說:「怎麼才買這麼點兒,吃不起啊,你這日子過得也太寒酸了吧。」

這一次,王欣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客氣地說道:「對,您說得對,我吃不起。」

人生的很多痛苦,皆來源於過度在乎他人的評價,總想極力證明自己。

經歷多了才發現,知己難求,不被理解才是人生的常態。

與其在爭長論短中消耗自己,不如遠離是是非非,才是一個人最難得的清醒。

警惕付出感

電視劇《最好的我們》里,有這樣一個情節。

余淮爸爸遠在非洲支援基建,家裡全靠媽媽一人忙裡忙外。

平日裡,她捨不得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也從不和同事應酬請客。

為了讓余淮接受最好的教育,她拿出省吃儉用攢下的錢疏通關係,才把他送進了重點中學。

因此,她對余淮的期待很高。

有一次,余淮沒考好,她認為是受同桌影響,便強硬要求更換座位,讓余淮下不來台。

余淮想辯解幾句,她就開始抱怨:「我成天為這個家付出,你看我這件衣服穿了幾年了,我這都是為了你。」

余淮心疼媽媽的付出,但是這種壓迫感,卻讓母子倆產生了深深的隔閡。

其實在我們身邊不乏有人打著為你好的名義,來控制對方。

一旦期待落空,心酸委屈就一股腦湧上心頭,忍不住出口抱怨。

殊不知,而過度地付出,只會不斷稀釋彼此的情誼。

一段關係良性運轉的前提,從來不是自我感動式的付出,而是照顧雙方的感受。

恰到好處的給予,猶如綿綿春雨,不著痕跡又妥帖周到。

如此,才能在歲月流轉中,給身邊人帶來更為綿長持久的幸福。

擺脫自卑感

看過這樣一句話,「有些人活在別人的光環下,時間長了,便習慣自己是一處陰霾。」

一旦習慣了隱藏自己,到頭來就會喪失了自己的獨特性。

《令人心動的offer》中,有一個最讓人感到惋惜的選手梅楨。

原本被看好的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卻不如人意。

當其他選手全力以赴備戰時,她卻反覆強調自己不行,總感覺事情會失控。

面對隊友的鼓勵,她愧疚地說道:「我對不起你。我認領個那麼難的,自己也捋不清楚。」

到了正式展示環節,她的表現讓人失望。

她家境優渥,留學海外,接觸的一直都是優秀的人,於是變得十分謙虛。

從小又被家人灌輸不爭第一的思想,所以很少主動展現自己。

現實生活中,也常常會發生很多這樣的情況。

職位競選時,明明有一個很好的機會擺在面前,卻在自我懷疑中拱手讓人;

參加比賽中,哪怕周圍人給予了很大的鼓勵,也會在猶豫不決中止步徘徊。

藏鋒守拙不是低調,更不是怯懦和逃避,而是積累實力的過程。

一味地退讓,只會讓人質疑自己的能力。

真正的自信,是難時能扛事,急時能鎮定,閒時能自得。

丟掉我不行的念頭,勇敢走到舞台的中央,發出你的聲音,才能擁抱屬於你的高光時刻。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當你無法識別你的潛意識,那它就是你的命運。

念頭是很難捕捉的,同時卻也是最難改變的。

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活在潛意識裡而不自知。

然而一旦轉念,便能不知不覺間撬動命運的齒輪,扭轉人生的航向。

收起嫉妒心,不遮擋他人的光,彼此才能相互映照;

戒掉反駁欲,保持適當的沉默,爭端才會消解於無形;

警惕付出感,不以愛綁架他人,才能擁有融洽的關係;

擺脫自卑感,不隨便輕看自己,生活才有新的開始。

願你過濾消極念頭,讓美意善念在人與人間傳遞、流動,從而開啟人生正向的循環。

作者簡介:香寒,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第4本書已出版,圖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d7b9db613407e22ea406d875ba710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