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汀蘭(富書作者)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解決人際矛盾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一個高贊的回答是:「該翻臉時,就翻臉。」
生活中,我們總是礙於面子,不願與人發生衝突,凡事能忍則忍、能讓則讓。
但一味地忍讓,只會換來別人的不識好歹、變本加厲,對自己是一場悲劇。
與其如此,不如學會翻臉,尤其是面對這3種人,早翻臉,早順心。
跟勸你大度的人翻臉
網友總結過中國人的「四大原諒」:「來都來了,大過年的,多大點事兒,都不容易。」
表面看來只是好笑,細品之下儘是心酸,讓人忍不住想質問:「你以為你是誰,憑啥叫我原諒?」
要知道,不是所有傷害,都能輕鬆化解。
可總有人覺得自己是人間的「衛道士」,遇見「不平」事,就要站出來指責和抨擊他人,企圖讓對方通過自己的說教「改邪歸正」。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一位父親三番五次到公司找自己的女兒,但女兒一直躲著父親,不肯相見。
有次,父親賴在公司門口不肯走,迫於無奈女兒才出現,之後,女兒不斷對父親說:「你來幹什麼?趕緊走!」甚至找保安驅趕父親。
此時,周圍的同事紛紛譴責女孩,說她對自己的父親太惡劣,根本不配當女兒。
有的同事還「好心」地教育女孩:「做人要有良心,一家人哪有什麼隔夜仇?」
但女孩對此無動於衷,她的腦海中只浮現出滿身傷痕的媽媽。
原來小時候,父親是一個賭徒,基本不回家,回了家也是為了要錢,若媽媽不給,他就毒打母女倆,逼著媽媽掏錢。
有一次,他欠了賭債回到家,抓起女兒就要去賠給債主,媽媽又拽又打也攔不住父親,最後還是鄰居幫忙,女兒才沒被帶走。
那時,她就發誓永遠不會原諒這樣殘暴的父親。
生活中,總有些人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看到的,不願多花時間了解事情的全貌。
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展現自己「高尚品德」,貶低他人的「不道德」,以此獲得自我優越感就夠了。
甚至有人在得知事情真相後,依然認為都是「小事」,不必計較。
可他們不知道,看起來的「小傷口」,其實內里早已傷及「五臟六腑」,勸人者永遠無法與被勸者感同身受。
魯迅先生曾說過:「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隨他們怨恨去,我一個也不原諒。」
未知全貌,勸人寬容、大度,其實是一種「二次傷害」,是最大的刻薄。
對待如此刻薄之人,我們不必委屈自己,配合對方的意願,一個不在乎你傷痛的人,你又何必在乎他?
學會翻臉,遠離愛裝「聖人」、假慈悲之輩,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才能得到心靈的自由。
跟揭你傷疤的人翻臉
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不識時務的人令人討厭,誰都有不想讓人碰觸的隱私。」
現實中,有些人只想逞一時口舌之快,不顧他人感受,當眾揭人傷疤。
事後,還自認為「說的都是實話」「都是為他好」,毫無愧疚之心、悔恨之意。
曾經看到過岳雲鵬被人揭傷疤的經歷:
在一次電影節晚會上,主持人為了宣傳一部關於親情的電影,邀請台下的岳雲鵬互動。
主持人希望岳雲鵬說說他和父親的故事,岳雲鵬聽完愣了幾秒,回答說:「我沒準備。」
可主持人依舊不依不饒,沒辦法,岳雲鵬只能分享一些自己和女兒的故事。
但作為一個相聲演員的岳雲鵬,怎麼可能講不出父親的故事?
原來岳雲鵬的父親早已去世,父親去世之前,他在外地演出,為了不影響演出,他沒能抽空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這成了岳雲鵬心中永遠的痛。
這件事岳雲鵬曾經公開過,主持人不會不知道,但他還是選擇在岳雲鵬心中撒鹽,製造噱頭。
每個成年人,內心多多少少都會有不想觸碰的回憶,不願提起的傷痛。
可總有人以他人的傷痛為樂,滿不在乎地隨意揭開,那怕對方早已「血流不止」,仍不停手。
其實,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對方的痛,只是因為沒把對方放在眼裡,認為對方不值得自己尊重和在乎。
有句話說:「戳人痛處不叫開玩笑,那叫裝傻充愣的蓄意找茬。」
有人專門挑別人的傷疤彰顯自己的幽默,還愛用「開玩笑」來掩蓋自己虛偽的嘴臉。
與這種人交往,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他刺個遍體鱗傷。
對此,我們應該及時調頭,敬而遠之,不懼怕當眾翻臉,才能守護好自己。
跟碰你底線的人翻臉
試想一下:「與人交往時,你沒有底線會怎樣?」
你的善良、忍耐和寬容,都會變成別人的利器,刺穿你的心臟,讓你有苦說不出。
這世上很少有人懂得適可而止,大多數人都喜歡得寸進尺,你能忍就加倍讓你忍,你能受就全部讓你受。
沒有底線的我們,只能任人欺負、任人宰割,與其如此,不如翻臉,反擊回去。
有網友分享過一個故事:
小林是一個孕婦,有一天在公交車上,她路過一名中年女子時,不小心踩到了對方放在地上的包。
中年女子彎腰趕緊挪開包,還罵了句:「沒長眼睛啊,亂踩我的包。」
說完她抬頭一看,小林是個孕婦,更凶地罵:「懷孕了還坐地鐵,也不怕擠得慌,窮鬼!」
小林礙於自己懷孕,沒說話,只瞪了對方一眼,就走遠了一些。
可臨近到站,本以為結束了,誰知中年女子突然把矛頭指向小林肚子裡的孩子,發泄情緒道:「你肚子裡那孩子也好不了,早晚得掉。」
小林一下子火冒三丈,拎起手中的保溫瓶砸向中年女子,並怒吼著:「你敢再胡說一句試試!你說我就算了,還敢說我的孩子?」
被砸中的中年婦女嚇得不敢再吱聲,提著自己的包灰頭土臉地下車走了。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對於這位母親來說,未見面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底線,不容他人輕易觸碰。
暢銷書作家慕言歌說過:「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懂得忍讓,你讓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大家和和美美。
但歷人無數後,才發現沒有底線地一味退讓,在有的人看來,是你自願如此,不欺負你欺負誰?
這種人是,你卑微,他就欺凌;你強悍,他反而尊重。
所以,忍無可忍時就無須再忍,擺出底線,狠狠翻臉,才能捍衛本該屬於你的一切。
作家馬里奧·普佐曾說:「如果善良得不到尊重,那麼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翻臉。你若學不會翻臉,就要忍受別人的不要臉。」
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會發生很多段「緣分」,但不是每一段都值得我們珍惜。
成年人,可以笑著跟人講道理,但也要學會翻臉告訴對方什麼是規矩、是分寸。
翻臉不是無情,是對自己的保護,不讓爛人越界。
畢竟,來人間一遭,最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遠離「添堵」之人,事事順遂,幸福生活。
作者簡介汀蘭,富書作者,一枚愛閱讀愛碼字的90後,第4本書已出版,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