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腰部疾病因其發病逐漸年輕化、普遍化已經成為老百姓頭疼的大問題。
是什麼原因導致大量人群腰椎間盤突出、該如何預防、發病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今天「問上醫」給您帶來一系列詳細解答。
腰椎間盤突出,根源在於這一結構出現病變
我們的脊柱骨好比是一節一節的鉸鏈,而鉸鏈之間的緩衝結構,則是椎間盤。
它是由纖維環包裹髓核而形成,能夠適當變形,從而讓脊柱骨能夠彎曲,支撐人體相應腰背部動作。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因為腰椎間盤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
這會導致相鄰的神經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椎間盤發病率最高,約占90%~96%。
一般發生在20~50歲的重體力勞動青壯年中,且男性多於女性。家族中有過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發病率比家族中沒有疾病的人發病率高几倍。
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5大誘因,都不可忽視!
1、強大壓應力
腰椎間盤在脊柱的負荷與運動中承受強大的壓應力。
大約在20歲以後,椎間盤開始退變,並構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基本病因。
2、外傷
對臨床病例的觀察表明,外傷是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的發病,與之密切相關。
在脊柱輕度負荷和快速旋轉時,可引起纖維環的水平破裂,而壓應力主要使軟骨終板破裂。
3、職業因素
職業與腰椎間盤突出的關係十分密切。從事體力勞動者因過度負荷更易造成椎間盤退變,因在彎腰狀態下,如果提20kg的重物,椎間盤內的壓力可增加到30kPa/cm²以上。
4、遺傳因素
據統計,家族中有過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發病率比家族中沒有疾病的人發病率高几倍。
5、腰骶先天異常
腰骶段畸形可使發病率增高,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畸形和關節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生退變、損傷的因素之一。
腰痛發作痛苦難耐時,記住這6招能有效緩解疼痛的妙招
1、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睡眠時,採取側臥、屈膝姿勢會感到更加舒適;
2、注意腰間保暖,儘量不要受寒。避免著涼和貪食生冷食物,不要長時間在空調下,這樣對腰部不太好,要加強腰背部的保護;
3、白天腰部戴一個腰圍(護腰帶),有利於腰椎的恢復;
4、每天定時站立,緩慢弓背數次;
5、無論何時,當感到背部勞累時,都應躺下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
6、儘量避免搬重物,如無法避免,也不要彎腰而應屈膝,避免身體的過度扭轉和猛然用力。
做好以下7條,腰椎疾病遠離你我他
總的原則是儘可能避免或減少彎腰:
1、日常生活中拖地、掃地等勞動要小心,儘量保持身體直立,減少腰部發力;
2、撿東西時最好保持腰部以上身體直立的姿勢先蹲下,而不要直接大幅度彎腰去撿。從高處拿東西時,嚴禁身體向後仰,要保持直立;
3、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避免過度勞累,工作一段時間後稍作運動,或按摩一下腰腿部,或做一會兒體操,並保持正確姿勢,以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
4、走路時多運用腹部肌肉,站立時不要雙腿同時並齊長時間站立;
5、睡軟硬適度的硬板床,飯後不要長時間看電視;
6、避免寒冷、潮濕的居住及工作環境,在寒熱交接的季節注意避免腰椎疾病的復發;
7、一種鍛鍊腰椎的簡單方法: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抱頸,向前挺腹,向後仰頭,堅持 2~3 分鐘然後放鬆,工作間隙,重複做以上動作三五次,對頸椎、腰椎都有很好的拉伸作用。
「問上醫」-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歡迎您的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vXslnAB3uTiws8Kfk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