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論道綠色能源,9項目集中落地,丁字灣高揚「綠」帆

2023-08-31     大小新聞

原標題:大咖論道綠色能源,9項目集中落地,丁字灣高揚「綠」帆

「核風光氫儲」全面起勢,「星箭彈船器」逐夢蒼穹——丁字灣畔,海陽在綠色低碳賽道上跑出了令人矚目的「加速度」。

昨天,2023海陽綠色能源發展專題會議在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重磅推介了丁字灣「雙碳」智谷,國內專家學者、業界翹楚共謀清潔能源合作發展大計,9個項目集中簽約,推動海陽向著更綠色、更低碳、更高質量發展挺進。

會場內外,濃濃的綠意撲面而來……

01

聚世界目光

丁字灣「雙碳」智谷站上風口

2022年7月20日,海陽市丁字灣智能製造產業園內,一聲開工號響,拉開了海陽丁字灣「雙碳」智谷開工建設的序幕,掀開了海陽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錨定打造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範區目標,聚力打造『膠東經濟圈融合發展先行區』『國家零碳產業示範區』和『中日韓新能源合作先導區』,舉全市之力推進丁字灣『雙碳』智谷建設。」在昨天上午舉辦的2023海陽綠色能源發展專題會議上,海陽市委書記劉海彬重磅推介了丁字灣「雙碳」智谷:

主題對話。

——政策引領優勢。隨著國家「雙碳」戰略、航天強國、海洋強國、山東省膠東一體化發展、煙台市「一谷一區一島」等戰略不斷深入實施,又逢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煙台全力衝刺萬億之城的發展目標,眾多歷史機遇交匯疊加,為海陽提供了彎道超車的重大契機。目前,丁字灣「雙碳」智谷已寫入《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列為山東省「十四五」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支撐性引領性項目。

——核心區位優勢。丁字灣「雙碳」智谷位於膠東半島南端,處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區域、煙青威中心節點,百公里範圍匯聚青島、煙台、威海三大國際海港、空港,擁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海陽港,青榮城際、藍煙鐵路、榮濰高速、威青高速、汶萊高速縱橫交錯。萊榮高鐵將於今年通車,青島至海陽市域鐵路已列入國家發展規劃,屆時將實現膠東半島1小時、京津冀3小時交通圈。此外,海陽港東港區、國道228等重大工程高效推進,正加速融入山東半島城市群。

——豐厚資源優勢。丁字灣「雙碳」智谷坐擁450平方公里規劃地域、1829平方公里海域、216.4公里海岸線,海岸線長度居山東省第二位。綠色能源取之不盡,截至今年上半年,核風光等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達513萬千瓦,占山東省6.12%,占煙台市43.4%;2022年發電245億千瓦時,約占全省清潔能源發電量的20%,實現年產值133億元、稅收12.3億元。「雙碳」智谷全部建成後,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將達3000萬千瓦,年可發電1700億度、核能工業蒸汽1080萬噸。

——搶占先發優勢。丁字灣「雙碳」智谷目前已集聚一大批央企、國企,已落戶國電投、中核、航天科技、中電建等10家央企,各類子公司、分公司20餘家,產業活躍度高、訂單需求旺盛,市場開發潛力巨大。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新能源產業集群成功入選2022年省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23年省特色產業集群。

全省縣域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第一,發出全省第一度核電、全省第一度海上風電、實現全國第一次核能「零碳」供暖……

「四個第一」踐行雙碳,核、風、光、氫要素富集。短短一年,丁字灣「雙碳」智谷憑藉獨特的資源稟賦,勇擔國際綠色低碳開放合作先行區時代使命,創樹全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標杆。

海陽將充分利用核電、風電、光伏等綠電資源,積極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聚力打造配套完善、鏈條完整、技術領先、服務一流的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城市,奮力開創丁字灣「雙碳」智谷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站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風口,一個嶄新的海陽令人期待。

02

論綠色之道

探討綠色能源發展新未來

院士專家致辭、企業家主旨演講、行業精英對話,這場專題會議聚集了業內大咖,在他們的論道中,綠色能源發展的新未來更加清晰。

「這次來到海陽,我的感觸很深,海陽在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方面,前景十分樂觀。」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的致辭情真意切,他說看到了海陽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綠色低碳產業的良好基礎,也看到了黨員幹部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葉其蓁院士則帶來了自己對雙碳目標的思考和認識。他用一組數字說明了核電之「綠」:一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11.9gCO2/kWh,低於太陽能光伏發電,與風電相當;年度發電量80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40萬噸,約等於240萬輛家用小汽車的年度碳排放之和,相當於植樹造林1.8萬公頃,同時還減排二氧化硫等其他大氣污染物。「未來十年,我國能源結構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核電在我國能源革命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將發揮重要作用。要抓住『雙碳』背景下的機遇,主動融入地方經濟,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葉其蓁說。

國家電投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盧洪早以及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孟琰彬圍繞各自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做了分享。

進入主旨演講環節,來自同方智慧能源、國電投山東電力公司、大連融科儲能的行業精英傾囊相授,分享了關於智慧能源、低碳城市、新型儲能等能源熱點領域的真知灼見,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推動產業發展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也為海陽綠色產業發展進一步蓄力賦能。

在對話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於俊崇、中核山東核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百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柴茂榮、荷蘭溫室三角洲設施農業協會中國事務代表閔偉峰以及海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張金富等,圍繞核能、氫能、智慧農業等新興領域開展主題交流,共話發展、共謀未來,為海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有力的動能引擎。

「這次專題會議,海陽收穫頗豐。專家學者為海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企業精英親臨現場實地調研,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海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張金富說,海陽乘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東風,依託獨有的資源稟賦,奮力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為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打造「海陽樣板」。

03

向深綠挺進

9個項目集中簽約落戶

越努力,越容易被看到。乘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東風,海陽依託獨有的資源稟賦,先行先試,清潔能源產業聚鏈成群、強勢崛起。

海陽市發出了山東省第一度核電、第一度海上風電。截至目前,清潔能源總裝機容量達513萬千瓦,位居山東省縣域首位;2022年發電245億千瓦時,約占山東省清潔能源發電量的20%;在全國率先實現核能供暖,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建成世界首個水熱同傳示範工程,產出淡化水的所有指標均優於國家飲用水標準……

這種優勢已經形成「磁場效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在海陽落子布局。

現場推介。

專題會議上,9個項目簽約落地,包括國家級先進能源示範區及配套產業項目、核能工業蒸汽示範項目、半島南海上風電開發合作協議、海陽270萬千瓦海上光伏一期項目、「綜合智慧能源+現代設施農業」融合發展示範項目、中車株洲所海陽新能源裝備基地項目、克萊特新能源通風冷卻設備項目、半導體及光伏用高純石英材料一期項目、中核二四核設備製造產業項目等,它們將為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注入更加清潔強勁的發展動力。

簽約結束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風電事業部副總經理王靛信心滿滿。「中車株洲所海陽新能源裝備基地項目占地57.45畝,總投資1.79億元,將建設海上風電主機廠,主要生產風機主機,計劃年產量120套。項目投產後,年用電量6萬度,預計年產值35億元。」王靛介紹說,在落戶海陽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海陽在綠色低碳道路上的良好基礎和勢頭,也感受到了海陽讓人如沐春風的營商環境。

此次簽約,國電投山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兩個項目在海陽落地。其中,國電投海陽270萬千瓦海上光伏項目正積極開展前期工作;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5號海上風電項目力爭於2023年底前開工建設。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邢福簽約後表示,在這片活力滿滿的土地上,必將實現企業與城市的共贏。

這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化濱海城市,乘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東風,已經揚帆起航!

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王宏偉 通訊員 徐盛世 宋霞 郭嘉怡 攝影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d07035caa26a8466cc84590b63f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