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動」煙台·聚焦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福山:全鏈涌動「綠動能」

2023-08-29     大小新聞

原標題:綠「動」煙台·聚焦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福山:全鏈涌動「綠動能」

核心提示

目前,煙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自備低溫餘熱發電機組年發電量可達6175萬度,可節省電費4500萬元,同時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93萬噸,節約標煤7865噸。

煙台興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除石灰石主要原料以外,其他鐵質、鋁質、矽質等輔助材料100%全部使用固體廢物為原材料。

煙台魯寶鋼管有限責任公司廠房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自發自用電量1200萬度,幾乎相當於公司管加工、精整、接箍6條冷區產線一年的用電量。

福山首個儲能電站—100MW/200MWh集中式(共享)儲能電站已於6月30日併網完成。

集中式光伏開發建設已經進入多點發力、全面布局的良性發展格局。華電福山一期50MW項目、華能福山臧家莊一期、二期共150MW農光互補光伏項目、特變電工150MW農光互補和桂冠電力福山回里150MW農光互補項目5個集中式光伏能源項目全面開工、順利推進。

高標準打造8.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目前已開工建設總投資50億元的創明圓柱鋰電池、30億元的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及汽車研發試驗檢測認證基地、16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5億元的低重稀土磁材等一批高端前沿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

2022年,福山開通臧家莊片區公交線路7條,解決了臧家莊片區73個行政村的公交出行問題。目前福山區新增公交車全部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公交車。

工業製造,挺起綠色發展之脊;綠色工廠,躍動全鏈減碳綠色之光。

福山之美,蘊於產業擴綠增長、全鏈減碳、智能轉型的理念上。

走進新時代,福山區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工業經濟、企業發展、產業轉型、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用勤奮和汗水、實幹和擔當,在綠水青山間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綠色生產

堅守「綠色底線」,探索工業企業全鏈減碳,讓高質量發展底色更純

「兩高」節能降耗,設備提質增效,福山將「一降一增」作為主攻方向。

破題,高能耗、高排放行業實現能耗強度逐年下降,這是傳統產業的一道必答題。

在煙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燒成車間熟料生產線,第四代篦冷機正在運行。

「以前,熟料冷卻系統熱回收效率低。我們通過篦冷機升級改造,極大提升了熱回收效率,降低排放煙氣的溫度,不僅保護環境還能提升發電功率。目前公司自備低溫餘熱發電機組年發電量可達6175萬度,可節省電費4500萬元,同時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93萬噸,節約標煤7865噸。」山水水泥生產現場負責人說。

對全工藝流程再造,打造工業能耗智慧「大腦」。

「不管是輸送設備空運轉,還是壓縮空氣使用超量,只要出現耗能異常,能源管理系統都會實現精準計量,及時報警提示。」在冀東水泥(煙台)有限責任公司能源管理中心的電器室,工程師張峻一邊緊盯著電腦上的數字,一邊介紹,技術人員結合異常報警、在線對標等手段,可規範操作行為,降低產品能源成本。

山東坤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智能工廠

提品質、增效益,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在煙台興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料場卸貨區,一車來自工廠的金屬冶煉廢渣進入預處理系統,這些固體廢物經前期破碎、均化、混合、研磨等工序後,進行1500度燒制,成為水泥熟料。

「我們廠除石灰石主要原料以外,其他鐵質、鋁質、矽質等輔助材料100%全部使用固體廢物為原材料。」興昊山水生產副總辛德貴介紹,公司正在逐步實施建築垃圾固廢處置,實現混凝土塊、磚塊等建築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廢棄紡織物和木材廠的廢渣替代燃料以及污染土表層土剝置換等類型的固廢處置,實現綠色開採、綠色轉換、綠色利用。

水泥、石灰、煤電三個行業是碳排放大戶。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存量耗煤企業碳減排已成必然趨勢。

福山區通過政策引導,將高能耗、高排放行業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切入點,樹標杆、做診斷,打出政策組合拳。在碳達峰目標約束下,「一企一策」節煤改造方案正順利推進。

綠色效能

堅持智能發展,推進實體經濟數字化場景應用,讓高質量發展底色更亮

破局,數字轉型贏未來。

數字化,為工業經濟綠色發展提供全鏈條支撐。

山東坤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責任公司,1號廠房的智能立體倉庫,生產經理李陽輕輕一按電腦顯示屏旁邊的按鈕,AGV小車選中指定毯材緩緩地降落在操作平台上,班組工作人員彭宇手持掃碼機,掃描毯材上的二維碼,產品便如同超市出貨一樣,完成出庫程序。公司副總裁王翔宇介紹,在未來,坤泰科技將實現所有系統互聯互通,真正做到機器代人。

福山區延鋒座椅生產車間 攝影:王一翰

福山區傳統製造產業比重大,設備種類多,是能效升級改造的重點和難點。開啟數字賦能,突破技術研發成果應用,勇當「減碳發展」的引領者在福山已成共識。

走進煙台魯寶鋼管有限責任公司熱軋車間,紅彤彤的鋼管一根接一根地「你追我趕」,猶如「火龍出江」在軋機間飛速穿梭。

魯寶鋼管全國首創鋼管生產在線熱處理技術,成功開發SPT軋管工藝,實現PQF熱軋機組重大技術突破。「簡單地說,就是鋼管軋制後在熱態時直接進行在線熱處理,取消二次加熱工序,大幅減少能源消耗。2022年在線熱處理量14萬噸,減碳1.19萬噸。」公司設備能環部副部長王超介紹,近三年來,魯寶鋼管從管理、技術、工藝等多維度著手,推進實施了一系列綠色製造改革。

「我們對熱處理供水系統進行匹配性改造,實現了『以消耗定產出』的供水模式,節電率較改造前提升了60%;實時監控循環水溫度曲線,按需調整水系統降溫設備運行時間;廠房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自發自用電量1200萬度,幾乎相當於公司管加工、精整、接箍6條冷區產線一年的用電量。」王超介紹,2022年僅節能一項,就為公司實現降本1800餘萬元。

抓創新、強驅動,綠色工廠上規模、延鏈條、成集群。福山區高度重視綠色工廠的培育工作,建立綠色工廠梯次培育體系,打造一批節能、低碳、綠色、循環發展的重要載體,培育龍頭骨幹「鏈主」企業、專精特新「鏈核」企業,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積蓄綠色發展新動能。

福山區獲批2022年首批山東數字經濟「晨星工廠」試點縣和2022年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成效明顯縣;興昊山水水泥、辰宇汽車、博世華域、正海合泰、凱恩新材料等5家企業成功獲批2023年度煙台市綠色工廠……

從綠色工廠到凈零目標,智能製造為製造業未來發展賦能。

綠色能源

堅持生態優先,不斷提升新能源產業布局,讓高質量發展底色更足

當前,福山區正主動融入全市碳中和示範城市建設,快速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立足區域實際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進雙碳項目招商落地,探索推動雙碳縱深實施的實現路徑,助力全市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省級綠色工廠——博世華域生產車間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影

借「光」生「金」,福山區加快以光伏為重點的清潔能源項目建設,提高能源領域智能低碳發展能力,按下新能源產業發展「快進鍵」。

——政府公共建築屋頂、農村居民屋頂光伏項目全面開花,部分已經驗收併網運行,預計年內將完成117MW的建設任務。

——福山首個儲能電站——100MW/200MWh集中式(共享)儲能電站已於6月30日併網完成。儲能電站建成,可增強電網削峰填谷的能力,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為電網迎峰度夏提供可靠電力支持,對煙台地區電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集中式光伏開發建設已經進入多點發力、全面布局的良性發展格局。華電福山一期50MW項目、華能福山臧家莊一期、二期共150MW農光互補光伏項目、特變電工150MW農光互補和桂冠電力福山回里150MW農光互補項目5個集中式光伏能源項目全面開工、順利推進。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眾多福山企業搶占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新能源產業新賽道,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支持。

在荏原冷熱(中國)工廠,一台高溫型離心式熱泵機組正在下線,即將運往客戶現場。

「溴化鋰吸收式熱泵可對電廠煙氣、乏汽、循環水等餘熱進行回收利用;離心式/螺杆式熱泵可從江河水、地熱水、海水、城市污水、工業循環水等中提取餘熱,製取更高品位的熱源滿足客戶用熱需求。」營業企畫部部長助理於忠森介紹,荏原冷熱研發了溴化鋰吸收式冷水(熱泵)機組、離心式冷水(熱泵、低溫)機組、螺杆式冷水(熱泵)機組、開(閉)式冷卻塔、大型離心風機以及空調末端等六大系列產品,拓展了多晶矽、煤化工、石油化工、熱電等上百個餘熱余壓利用工藝和系統解決方案,撬動了工業節能的巨大市場,創造了吸收式行業發展的「荏原時代」。

山海間,大風車已成為風力發電的主要載體,軸承是風車的「心臟」。由天浩機械製造的高精密度軸承,精度可以達到0.001毫米,相當於成人頭髮絲的1/30。天浩機械產品具有高精度、長壽命的特點,處於國內同行業領軍水平,在替代國外卡脖子產品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福山聚焦高端高質綠色低碳方向,積極謀劃大產業、培育新業態、開闢新賽道:

——新能源汽車產業,高標準打造8.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超前布局充電樁、無人駕駛等技術設施,全力招引新能源汽車整車和「大三電」項目,打造新能源汽車智慧園區。目前已開工建設總投資50億元的創明圓柱鋰電池、30億元的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及汽車研發試驗檢測認證基地、16億元的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5億元的低重稀土磁材等一批高端前沿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

——智能裝備特色產業,在福山經濟開發區傾力打造以河南路為軸線的百億級智能裝備特色產業園區,占地2000畝,總投資100億元。未來3至5年,園區將圍繞高端工程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工具機核心部件、智能電氣設備、新一代信息技術關鍵材料等技術產業,建成產值過百億元的高端智能裝備產業示範園區。

能源先行,潛力更「大」,底色更「綠」……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煥發新動能、闖出新天地。

綠色生活

堅持低碳節約,綠色生活方式漸成時尚,讓高質量發展底色更濃

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生活引領風尚。

福山不斷完善生活方式綠色化頂層設計,持續加大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力度,廣泛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推動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在各行各業生根發芽,全社會生態文明素養切實提升。

綠色出行蔚然成風。

在福山區永達街政務中心一期充電站,電動汽車車主林棟用了40分鐘為私家車充滿電。「現在充電網點多,私家車位也可以安裝充電樁,節省了不少費用開支。」林棟說。

在福山醫院站,一輛輛新能源公交車駛進駛出,沒有馬達轟鳴,沒有尾氣,市民在清新的空氣中等候車輛進站。

2022年,福山開通臧家莊片區公交線路7條,解決了臧家莊片區73個行政村的公交出行問題,福山區行政村公交車通達率達到83%。目前福山區新增公交車全部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公交車。

如今,福山區重點區域巡遊出租汽車中,新能源及清潔能源汽車占三成;去年,辦理網絡預約計程車道路運輸證的91輛車中,九成以上為清潔能源及混合動力車輛。

垃圾分類彰顯文明。

刷臉,開門,扔垃圾,在福山區銀座廣場小區,一座垃圾分類智能AI環保屋,讓垃圾分類變得有趣起來。「每次扔垃圾,小孫子都搶著刷臉開門,不清楚怎麼分類的時候,還有語音提醒。」居民孫桂芝笑著說。

「『綠』的不僅僅是環境、是設施,更是觀念和心態。」清洋街道規劃建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李萌田表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助力垃圾分類,有利於幫助居民樹立綠色生活理念,在全社會層面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不獨如此。一水多用、人走關燈、雙面用紙、舊衣回收等節約資源的好傳統成為流行,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避免過度包裝、自備購物袋等更是融入人們的點滴日常。

動能更足、生態更優、城鄉更美、福祉更高。這張綠意盎然的答卷上,銘刻著福山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堅定決心和使命擔當。

YMG全媒體記者 鄒春霞 通訊員 張希 胡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2793b6035054e9e8d110e7ed606bd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