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孩子通常會受「早餐桌效應」影響,未來選擇和父母一樣的職業。
如今的孩子經常接觸手機,學校布置的任務和作業也和過去不同了。除了經典假期「手寫」作業,還會留一些「拍照作業」。
家長可能沒想到,從前帶孩子時,自己是「廚師」、「育兒師」的身份,如今還要學會當個攝影師,幫孩子完成各種需要拍照的作業。
不過,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家長幫忙,有一名幼兒園的寶寶,自己就可以拍出「大片」。
貴陽一名5歲的女孩,舉著爸爸的價值50萬元的相機,在給小動物拍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相機幾乎和她一邊高,各種操作細節很複雜。但小女孩絲毫沒有「玩」相機的態度。她表情嚴肅,仔細地調著滑軌和擺臂,還懂得變焦和對焦。
別看女孩年紀不大,卻有專業攝影師的氣質,一舉一動超「有范兒」。別的小朋友還在用手機,她已經會使用專業相機,而且操作熟練了。
女孩成功捕捉到烏龜出水的畫面,對於小孩來說,能拍出這樣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了。
不知道用專業設備拍下的照片,過後該怎樣傳給老師,許多人感嘆:「老師看著512G的作業陷入沉思」。
不過,糖媽猜測,班級里有這麼一位專業的小攝影師,老師也會非常開心的。
看到女孩用昂貴的相機後,部分人感嘆,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這麼玩。但了解女孩的家庭後,就會發現,這和錢的關係不大。
孩子的特長和興趣愛好,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現的。可能家長給孩子報班學了才藝,孩子卻不感興趣、表現平平無奇。
但像女孩這樣,不經意間對某件事感興趣,一旦接觸便愛上了,不用家長監督,孩子也能堅持下去。
對於5歲女孩愛上攝影,她的家長其實並不驚訝。女孩的爺爺是攝影愛好者,女孩的爸爸是專業攝影師。
但爸爸之前經常出差,並沒有刻意教孩子攝影,6月末孩子才開始接觸相機。發現女兒對攝影感興趣,爸爸開玩笑地說,也許是「血脈覺醒」了。
很多家庭有類似的情況,賣菜夫妻的孩子,從小就會「做生意」。書香門第的孩子,從小就對寫字、畫畫感興趣。
表面上看好像是愛好和特長會遺傳,其實是家庭氛圍,讓孩子耳濡目染學會了。即使未來不從事和家長一樣的職業,也會對此有所了解。
女孩的爸爸原本沒想讓女兒自己拍攝,但女孩看到相機時,表示自己也想嘗試。沒想到女孩會這麼喜歡攝影,而且上手很快。
家裡有寶寶的人,會有相似的感受。很多時候孩子的作業,就像是給家長留的任務一樣。
尤其是這類拍照、手工有關的作業,孩子要麼做不好,要麼根本不會做。最後全是家長在做,孩子沒有參與感也沒有成就感。
但像小女孩一樣自己拍作業,會對整個過程印象深刻。包括她當時的心情、以及構圖思路,都是自己想出來的,難怪大家都在夸,這是幼兒園作業的「天花板」。
女孩使用的相機有多貴不重要,以同樣的氛圍和方式,讓孩子用一款最普通的手機拍作業,也會達到同樣的教育意義。
否則孩子會越來越依賴家長,慢慢地對學校的作業不以為然,作業沒被評上優秀,可能還要翻過來怪父母。
從糖果上幼兒園到如今的小學,糖媽也變成了手工小達人。做手帳、捏黏土和畫畫,全都做過。
但沒做多久,我就發現小糖果竟然在我做手工時,自己跑去玩玩具。於是我果斷把任務交回到她自己手中,只在她遇到困難時做輔助。
如今小糖果在做這些作業時,思維越來越開闊,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雖然做的成品不那麼精緻完美,但她看著自己的作品,特別有成就感。
「頂級」相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的,孩子的能力也有限。真心希望學校在布置作業時,考慮到難易程度。
起碼保證大部分孩子可以獨立完成,體會到整個過程,不給家長和孩子額外壓力,這樣也更有教學意義。
糖果媽媽心裡話:
能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當然是好的,但與此同時也要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專業的攝影師爸爸很優秀,但有其他愛好和特長的家長也不差。
【今日話題】大家身邊有沒有「自學成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