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多多染金髮再引熱議,黃磊夫婦對孩子的尊重是否過度?

2023-03-28   糖果媽媽

原標題:黃多多染金髮再引熱議,黃磊夫婦對孩子的尊重是否過度?

要說現在的小孩子真是早熟,幼兒園的小娃娃們都知道將來要找一個好看的人結婚,小學生開始偷媽媽的化妝品給自己化妝,初中生更是打扮得比成年人都性感。

本該是將心思放在學習上的孩子,卻追求著時尚和性格,但對此有的父母卻並不著急,就像黃磊和孫莉夫妻倆,他們對於女兒多多的愛美之心,完全秉持尊重的態度。

01

黃磊和孫莉的女兒多多經常因為打扮而登上熱搜被大家熟知,近日,有關多多在理髮店把頭髮染成金色的傳言再次衝上熱搜。

有網友爆料,稱偶遇黃多多在理髮店安靜等待造型師的設計和裁剪,可能是感覺到有人在偷拍自己,還專門扭頭往拍攝者的方向看了一眼。

而照片的最後一張,是做完之後一頭金色頭髮的樣子。就是這幾張照片,再次把黃多多推上了風口浪尖,也為黃多多一家人惹來了不少的爭議。

如此張狂有個性的髮型,讓17歲的「好學生」黃多多成為了大家質疑的焦點,不少網友認為黃多多還未成年,也不是流行藝人,弄成金色的頭髮實在有些過分。

對此,媽媽孫莉轉發了相關報道,否認網友爆料多多染頭髮的事情,並稱照片是「移花接木」,那麼金黃色頭髮的根本不是多多。

事實上,多多已經不是第一次上熱搜了,之前的一段時間,她仿佛被熱搜附體,頻繁地因為各種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熱搜。

大批網友除了羨慕多多能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打扮自己之外,也開始質疑黃磊和孫莉這對父母對女兒多多打扮為何不進行干預,甚至是否尊重過度。

02

從九歲開始,黃多多就開始嘗試「大人式」的生活,像化妝、打耳釘、戴戒指、做美甲、染各種顏色的頭髮等,都早早地接觸並付諸行動。

但在看似「叛逆」的外表下,多多卻才華橫溢,從烘焙、繪畫、到英文翻譯和鋼琴演奏,都完勝很多同齡人甚至成年人。

黃多多能做到釋放個性的同時,還能全能地成長,正是離不開父母教育自己時的核心觀念——尊重

在對孩子們的教育上,黃磊表示自己一直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培養孩子,也曾坦言:希望女兒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喜歡和開心的,因為這樣的人生才是最幸福和最簡單美好的。

說到底,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其實是一種雙方給予彼此的信任——我相信你有判斷是非的能力,而對方也會回應自己自制力的節奏。

尊重孩子的決定

這個學期開學,兒子班級組織班委競選,因為兒子語言成績不錯,因此我建議他去競選語文課代表。

但明明在數學方面有弱勢的兒子卻堅持要去競選數學課代表,並精心準備競選稿。看著孩子如此積極,老母親實在不忍心打消他的積極性。

結果兒子果然順利當選,當選之後,為了能服眾,兒子在數學方面上的學習也積極主動起來,成績也穩步上升。

王爾德說:使孩子品性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們愉快。

可見,孩子的事情有時候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學著來做決定,孩子的路,就讓他們自己學著去走。

尊重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但並不意味著可以獨斷專行。

在成長的過程中,雖然孩子是依託父母降生,但並非是父母的「歸屬品」,尤其是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階段,父母要懂得適當退出子女的生活,讓孩子真實走在人生的路上,才能感知到什麼是對自己最好的。

03

「你可以不乖,但是不能學壞」。這是十多年前,王菲在竇靖童出生時唱的歌詞,十來年後,這個女兒確實做到了「不乖」,但也真的沒有學壞。

這句話同樣也是黃磊的教育理念,雖然溫和但有原則。

很多爸媽擔心:小孩子心智發育不完全,面對誘惑毫無抵抗力,怎麼能事事讓他們自己做決定,這樣豈不會把孩子寵壞?

我們這裡所說的尊重,是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讓孩子能享受一個自由和平等的教育環境,而絕非是放縱、溺愛。

在我看來,二者之間很好區別:

真正的尊重孩子成長,是家長在背後默默守護,必要時才伸手。就如同放風箏一樣,既能讓風箏飛的又高又遠,但又要保證線拽得太狠而讓風箏摔下來。

「打耳洞」、「染頭髮」並不代表就是壞孩子,好孩子也並非就一定要乖。

教育專家武志紅在《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你》一書中說到:最好的天性都是做自己,即要按照自己的意志來生活。

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不強迫干涉和規劃孩子的未來,其實孩子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

今日話題:你認可黃磊夫婦對女兒的教育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