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丨綜合素質教育在兩會上被重點提及!

2020-05-25     來說綜合素質教育

原標題:劃重點丨綜合素質教育在兩會上被重點提及!

號外號外!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2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總理說:「 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在談到2020年教育工作時,總理這樣說——

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有序組織中小學教育教學和中高考工作;
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縣城學校建設,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
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
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

小來發現,隨著我國相關政策頻出,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再次被提上議程,社會各界愈發重視、關心教育問題。

而作為國民修養提升的必要前提和國民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可以預見,綜合素質教育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01、兩會召開,綜合素質教育受多方關注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召開在即,網易公司執行長丁磊首次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全國兩會,丁磊老師圍繞綜合素質教育的新評價標準帶來了數份提案。

在教育領域,丁磊提出《關於穩步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著力培養數字化人才的提案》,具體建議為:

加快區域試點,形成從高中向小學、從東部向全國的推廣格局;
創新教學模式,形成中國特色的少兒編程課程體系;
將少兒編程納入學業水平考試,作為綜合素質評價重要內容;

從丁磊老師的提案中,顯而易見的是:隨著我國相關政策頻出,綜合素質教育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小來英才集團山東少兒春晚參演小演員)

伴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的崛起,必將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湧出,代表中國站在世界的舞台。維護中國的權益,參與國際的交流,成為世界的公民,為全世界服務。

我們的祖國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高素質類型人才。

為此,我們的教育一定要強化社會實踐的教育,除了必要的演算、背誦、抄寫外,要讓學生參加更多的周末觀光,假日旅遊、農村勞動、工廠實踐、野外考察、軍隊訓練,觀看展覽館、採風攝影、書法繪畫、彈拉演唱、設計製作、會議懇談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更多的學習和鍛鍊,錘鍊出更優異的品德、情操、能力與才幹。

02、素質教育,刻不容緩,受用終身

心理學研究發現,4~16歲是培養孩子的黃金期,而大多數家長卻「唯分數論」,認定了「分數的高低才是決定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於是督促孩子埋頭於沒完沒了的文化課考試,卻沒有認識到孩子最終要走向社會,沒有意識到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教育,才是孩子的生存和成功之本。

(小來英才集團2020年素質教育高峰論壇)

所謂「教書育人」,育人占據了其中的一大半,《左傳》中也曾提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是指做事,「立言」是做學問。

原國務院參事、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任玉嶺先生也曾在小來英才集團素質教育高峰論壇上表示:

「素質教育最早是針對教育戰線過份重視分數、過分重視升學,出現了「為分數而教」,「為應試而教」的現象提出的。但不等於素質教育就不要分數和應試,為分數和應試而教的各種書本知識同素質教育不是對立的,它們應是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過度的分數教育,應試教育,而忽視對人的綜合素質教育,這是極不利於我們的人才培養的。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深有深度、淺有淺度、高有高度、強有強度。凡是超過彈性限度的事物就會走向反面。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在分數教育與應試教育上太過於重視了,越過了「度」的許可範圍,於是便背離了教育的大方向,忽略和淡化了對人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們現在很多青年都大學畢業了,東西南北還不能辨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足以說明我們的教育是跟不上時代要求的。」

(任玉嶺在小來英才集團素質教育高峰論壇作出講話)

一棵樹有一棵樹的使命,一棵草有一棵草的使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孩子們的未來就是中國的未來!因此,我們這代人的教育責任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下一個時代創造者,下一個時代的中國,必將是世界的中心,因此,要想讓我們的孩子承擔起這份使命,必須心智自強,文化自強,能力自強,科技自強。只有這樣他們才是未來的人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OypS3IBnkjnB-0zV2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