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21歲聞名全國,出征奧運前卻被罵賣國,到底為什麼?

2023-12-28     富書

原標題: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21歲聞名全國,出征奧運前卻被罵賣國,到底為什麼?

作者:棟哥(富書作者)

1932年7月8日,上海輪船港口碼頭,人潮湧動。

他們都是來為一個人送行的,這個人要代表中國,去美國洛杉磯參加第10屆奧運會。

在和送行的人們做了短暫的告別後,他心潮澎湃地登上了開往美國的輪船。

隨著汽笛聲響起,在萬千國人的期待中,開啟了奧運會之旅。這個人就是第一位走進奧運賽場的中國人——劉長春

他曾遭到國人的誤解,被當作賣國賊,遭到謾罵;他曾躲過日本人的扣留,帶著愛國的赤心,來到了上海。

劉長春為什麼要去參加奧運會?他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

一切還要從他小時候說起。

從小練就超強短跑能力

1909年,劉長春出生在遼寧省大連市河口村。

他的父親有一手做鞋的好手藝,只是小村離城市有些遠,生意一般,一家人靠父親微薄的收入和幾畝地的收成來維持生活。

劉長春小時候因為家裡生活貧困,甚至沒有穿過一雙像樣的鞋子,經常光著腳在山上放牛。

9 歲那年,他的母親因病去世;10歲那年他才開始上小學,有了一雙自己的鞋子。因為經常光腳的緣故,他對自己的鞋子十分愛惜。

為了讓鞋子能夠穿得久一些,他通常做法都是一出門就把鞋子脫掉放進書包里,仔細地檢查一下鞋子不會掉出來後,再光著腳跑向學校。

當時的學校距離劉長春家大約10公里,為了能夠按時到校,他常常在路上跑得飛快,像個小牛犢子,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

正是經常跑步上學鍛鍊的原因,劉長春消瘦的身體變得十分強壯,跑步的速度也遠超同齡人。

1922年,在一次中日學生對抗賽的運動會上,看著日本學生飛揚跋扈的樣子,劉成春心中默默地下定決心:「這次我一定要打敗你們。」

儘管沒有受過正規訓練,但劉長春一開始就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掄胳膊邁開大步,他飛快地第一個衝過了終點,在100米的比賽中跑出11.8秒的好成績。

在隨後的400米比賽中,劉長春還以59秒的成績刷新了大連市中小學生跑步紀錄。

看著日本學生垂頭喪氣的樣子,他的心裡樂開了花。

因為跑步速度飛快,用當地村民的話來說,劉長春簡直跑得比兔子還快;因此,他被送了一個外號「兔子腿」。

從小學到中學,劉長春不斷刷新著大連市的跑步運動紀錄,展現出驚人的運動天賦。

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因家庭困難交不起學費,他初中還沒畢業就不得不退學了。

劉長春在16歲時就結婚了,為了養活全家老小,他在一家日本人開的工廠上班,每天起早貪黑地幹活。

儘管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仍然堅持跑步訓練,只要有空就到運動場跑幾圈。

1927年初冬的一天,正當劉長春滿頭大汗繞著運動場跑步時,恰巧被前來大連參加比賽的東北大學足球隊隊長李顯章看到,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李顯章得知此人就是大連當地有名的「兔子腿」時,走過去試著問他:「現在東北大學成立了體育專業,正在招攬人才,你願意去嗎?」

劉長春心裡一亮,開心地說:「當然願意了,不過人家一不定要我呀。」

李顯章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脯說:「包在我身上,等我消息。」

李顯章回到東北大學後,把劉長春的情況給當時分管足球隊的張學銘,也就是張學良的弟弟,進行了詳細地介紹。

張學銘聽到後也很感興趣:「有這樣的體育人才,可以破格錄用,我可以推薦給哥哥。」

命運就是這麼神奇,有時候有人推一把,人生軌跡就發生了改變。

接下來,劉長春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進入大學深造,跑步能力突飛猛進

1928年8月,張學良兼任當時東北大學校長。

東北大學是當時中國一流的綜合性大學,被譽為「東方小哈佛」。由於兼任校長的張學良將軍十分熱愛體育運動,因此這所大學很早就成立了體育專修科。

在張學銘的推薦下,劉長春被東北大學破格錄取進入體育系學習,專攻田徑。

他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每天早早地就來了場地進行訓練,一跑就是幾十公里。十幾雙被磨壞的鞋子,見證了他默默地付出和堅定的決心。

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跑步成績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有一次,在哈爾濱舉辦的「東北大學與俄僑田徑對抗賽」中,劉長春輕鬆斬獲了100米和200米比賽的冠軍。

而使劉長春真正全國出名,還是在1929年5月召開的第十四屆華北運動會上,這場運動會聚集了當時全國各地的跑步健將。

經過激烈地比拼,劉長春在100米、200米、400米3個短跑項目的比賽中全部獲得了冠軍,並且還刷新了這三項比賽的全國紀錄。

他的出色表現讓全國人民為之歡呼,也讓他在全國田徑界聲名大噪。

同年,張學良舉辦了一場中日德三國的對抗賽,劉長春代表中國參賽。

在100米的短跑賽中,劉長春與其他選手展開了激烈的較量。最後以0.1秒十分微弱的差距輸給了德國選手,獲得了亞軍,當時的成績是10.7秒。

但他擊敗了日本選手,創造了東亞地區最好的成績,還打破了全國100米的紀錄;這個成績在當時能排到全世界前十,讓國人十分振奮。

張學良看到了劉長春的實力,決定對他進行重點培養。

不惜花重金聘請了當時世界5000米長跑紀錄的保持者,德國人布奇擔任他的教練。

在布奇教練的指導下,劉長春改變了原來「踏步式」的跑法,採用了當時先進而科學的「擺動式」短跑方法,這讓劉長春的短跑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

1930年,杭州舉辦第四屆全國運動會。

比賽中,儘管高手如雲,劉長春還是輕鬆地奪得了100米、200米和400米三項短跑比賽的冠軍。

那時,劉長春的運動生涯風光無兩。

然而第二年,中國發生了一件歷史上著名的大事件,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劉長春不得不做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擇。

被罵「走狗」,終成參加奧運第一人

1931年,日本人侵占了東北三省,「九一八事變」震驚中外。

劉長春也因為學校被占領,而不得不隨師生,一起遷往北平的臨時校址。

因為戰亂,德國教練也決定回國。臨行前,布奇教練拉著劉長春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劉,你記住,要想證明自己,一定要去參加奧運會。」

劉長春目光堅定地點點頭:「教練請放心,我劉長春一定要刻苦訓練,早日去奧運會為國爭光。

1932年3月,日本人想著能夠占領東北,就扶植了以溥儀為皇帝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

為了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偽滿洲國借著美國洛杉磯舉辦第十屆奧運會的時機,為自己造勢。

於是,他們看中了當時在國內有名氣和影響力的短跑名將劉長春。

1932年5 月,偽滿洲國在劉長春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自己控制的大連《泰東日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

「偽滿洲國決定派劉長春參加奧運會,並已得到國際奧委會認可。」

國人看到報紙上的消息十分憤怒,那個曾經備受國人喜愛的短跑名將,一下子被千夫所指。人們紛紛指責攻擊劉長春,怒罵他是「走狗、賣國賊」。

這讓劉長春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深深的悲痛,那段時間,他每天吃飯都變得難以下咽,也常常在夢裡國人的謾罵中驚醒,心情十分難過。

他決定要反擊偽滿洲國,於是在《大公報》發表了自己鏗鏘有力的聲明:

苟余之良心尚在、熱血尚流,則又豈可忘卻祖國,而為傀儡偽國做牛馬!

他憋著一口氣,每日從早到晚進行著刻苦的訓練,就為了早日去參加奧運會,為國爭光。

1932年6月26日,國民政府緊急聯繫奧運會官方組織,要重新為中國運動員報名,確定派劉長春、於希渭兩名運動員參加第10屆奧運會。

但是,於希渭受到日本人的嚴密監視,無法赴美參賽,劉長春因此將成為中國代表團的唯一一名運動員。

報名的問題剛解決,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卻出現了。

國民政府無力負擔出席奧運會的費用,劉長春眼看著參加奧運會的希望面臨破滅,心情由興奮的高峰又跌落到沮喪的深谷。

為了中華民族的志氣,也為了挫敗日本人的陰謀,張學良將軍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個人出資8000銀元資助劉長春參加奧運會!

就這樣,劉長春終於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夢想,去參加奧運會。

張學良(左四)接見即將參加第十屆奧運會的劉長春(左二)和宋君復(左一)等

臨行前,張學良殷切地囑咐劉長春:「國難當頭,需要你這樣的有志青年為國爭光,展示我華夏之威!」

劉長春飽含熱淚地望著張學良,大聲地說道:「我一定要竭盡全力,誓死也要維護祖國的榮耀!」

這時,距離奧運會開幕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劉長春在秘密護送下抵達了上海,這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劉長春帶著國人的重託,坐船從上海出發。

當時船上沒有合適的訓練場地,劉長春就在甲板上做一些簡單的力量和衝刺訓練。

劉長春從小很少坐船,有時候船在大的波浪中晃動時,他隨著船體的晃動感覺到暈頭轉向,胃裡面也是翻江倒海。

暈船、嘔吐消耗了他巨大的體力,讓劉長春無法保持平時的持續運動,這對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大打折扣。

終於經過22天的航行,劉長春在1932年7月29日下午抵達美國洛杉磯。而其他國家的比賽選手,早在幾個星期之前就抵達美國,開始了賽前訓練。

第二天,也就是7月30日下午2點,在美國洛杉磯紀念運動場上,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行了開幕式。

在37個代表團里,中國代表團是第8個出場,總共6個人,劉長春是旗手,走在隊伍的前列。

看著歡呼的人群,想著自己實現了參加奧運會的夢想,他的心裡無比地激動:我一定要跑出好成績,為國爭光!

開幕式第二天舉行一百米預賽,很多美國當地的華僑趕到現場為劉長春加油。

儘管還沒從疲勞中恢復過來,但是劉長春滿懷信心,他想起張學良將軍對自己的囑託,想起國民的熱切期待,身體充滿了力量。

比賽開始後,劉長春像離弦的飛箭猛射出去,一起跑便沖在了最前面,到50米處時,他一直保持著領先。

但隨著比賽的進行,劉長春感覺到自己的雙腿慢慢變得僵硬,像兩塊鐵塊綁在身體上。呼吸也有些喘不過氣來,聽著全場觀眾「加油加油」的助威聲,他還是在咬牙堅持,努力地奔跑著。

畢竟有20多天沒有正常的訓練,劉長春的奔跑速度在下降。

這時候,劉長春發現身後的選手已經和自己並駕齊驅,漸漸地又都跑在自己的前方。他咬緊牙關堅持著,但是感覺到身體越來越沉,只能儘自己的所能在奔跑。

在現場觀眾的一陣嘆息聲中,劉長春最後一個衝過終點。

最終劉長春僅以11秒1的成績取得了小組第5名的成績,直接被淘汰出局。而排名小組第1的選手,成績只有10秒9。

劉長春當時心情瞬間跌落到了谷底,正如他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得那樣:「如果有一個星期的恢復訓練,我絕對可以取得更好的名次。」

隨後200米的預賽和100米情況一樣,剛開始劉長春跑在最前面,但後程由於身體嚴重的透支,被其他選手反超,最終沒有晉級。

旅途的勞累加上比賽的過度消耗,劉長春感覺到渾身酸痛,身體已經到了難以跨越的極限,如果再跑下去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在教練員的勸說下,劉長春心有不甘地放棄了400米的比賽。

就這樣,帶著國人殷切期待,帶著參加奧運比賽夢想的劉長春,最終淚灑賽場,第一次奧運之旅黯然結束了。

但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奠定了中國在世界體壇的地位,也為後來的中國運動員樹立了榜樣。

儘管劉長春在比賽中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但他的參與和堅持,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韌性和毅力。

他的故事成為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引領著後來的運動員們勇往直前,為國爭光。

奧運會結束後,在旅美華僑的幫助下,湊齊了回國的路費,劉長春帶著沮喪和遺憾踏上回家的旅途。

回到國內後,他除了在北平師範大學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副教授外,在此後10年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失業的狀態。

他為了養家餬口就四處打工,生活得十分艱難。

新中國成立後,劉長春先後在東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大連工學院等院校任教,為國家培養了許多優秀體育人才。

他上課時常說的一句話是:「現在訓練條件這麼好,大家要時刻保持積極的跳態度,刻苦地訓練,為國爭光!」

1979年,中國恢復了在國際奧委會的席位後,劉長春曾在中國奧委會、中華全國總工會等機構擔任過領導職務。

1983年3月,劉長春在一次晨跑鍛鍊時,身體突然感覺到不適,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治療。但不久後,他在病床上辭別人世,享年74歲。

轉過年來,也就是1984年,同樣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射擊選手許海峰為中國獲得了第一枚奧運金牌,實現「零的突破」。

遺憾的是,劉長春沒有看到。

「我父親雖然活著的時候,沒看到中國人在奧運會上拿金牌,但他這一生腦子裡想得都是中國的奧林匹克。」劉長春的兒子劉鴻圖回憶說。

劉長春是中國奧運史上的傳奇,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夢想,只要有堅持,就沒有什麼實現不了的。

願你我能夠記住劉長春的名字,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簡介:棟哥,富書作者,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第4本書已出版,圖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98c18be34797e2acb7ae6cab70d9f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