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真敢拍,《最後的真相》成了極少數

2023-08-26     閒人電影

原標題:大尺度、真敢拍,《最後的真相》成了極少數

在題材為先,情緒引導為主的暑期檔,觀眾的情緒被頻繁消費。

《最後的真相》成為了極少數,但這種「少」很可貴,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作為新人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值得肯定。

影片開篇甩出兩個麥格芬,金喜妹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丁義峰有沒有利用法律,人性的弱點,進行詭辯?

他們兩個人都是社會底層的芸芸眾生,如螻蟻貪生,卑微的苟活,為了有尊嚴的生存,都有迫不得已的存在。

他們是社會上被拋棄的垃圾雜碎,是心有殘缺的緲緲眾生,是渴望救贖但無能為力的無名小卒,是陰沉絕望的萬家燈火。

他們的陰暗面和殺戮性不過是螻蟻間的糾纏,人心的魑魅魍魎一覽無餘,他們是社會和自己的智齒,不是病,但疼起來要人命。

這個概念出來後,電影就輸出了兩個觀點。

觀眾究竟是同情弱者,忽略法律,還是堅信法律,相信人間正道是滄桑,若《最後的真相》以此為基礎的思辨能夠邏輯自洽,這部電影就成了。

而這個自洽的核心在於黃曉明飾演的丁義峰。

人都是有兩面性的,神性和動物性,有你想像不到的好,更有你想像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

很多時候,大多數人都保持著神性,心存善念、胸懷正義,但在貪嗔痴的三毒面前,引火上身,從而成為火,燒傷別人和自己。

丁義峰是一個矛盾之人,正義讓他看不慣法律被踐踏,舉報同行,被行業封殺。

可不甘與現實又讓他進入灰色空間,模糊法律的的界限,想要憑藉金喜妹一案翻身,把鐵案變成無罪,讓渾渾噩噩的人生能夠贏一次。

金喜妹一案從表面上看確實很難翻案,只需走個流程,等待宣判即可。

特殊服務的按摩女,醉酒的暴躁老頭兒,因多次不給錢並欲圖謀不軌,令金喜妹怒而殺之,被捕後供認不諱。

若換做其他律師,也許裝裝樣子,一條人命就這樣對待了,但丁義峰不一樣,他太需要證明自己,也需要藉此揚名。

所以丁義峰見金喜妹第一面就開始誘供,故意引導金喜妹按她的意思去說,趁機進行無罪辯護,進而在社會上引起巨大輿論。

隨著案件的抽絲剝繭,許多細節浮出水面,一個完整的金喜妹也呈現在觀眾面前。

單身女人,有一個叛逆毀容的兒子,為了他,金喜妹混跡於風塵場所,進局子成了家常便飯。

待兒子成年後,因做手術需要60萬,金喜妹委身馬雙喜,陪他度過晚年便可以得到他拆遷款的一部分。

可馬雙喜並未兌現承諾,而是將拆遷款給了女兒,替她還賭債,金喜妹被騙了感情和身子,情緒衝動。

底層、苦難、女性、悲慘,當這樣的標籤貼在金喜妹身上之後,觀眾的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同理心也會讓觀眾傾向於丁義峰對她進行無罪辯護。

劇情發展到這,觀眾已經陷入了導演設置的「陷阱」,一個關乎於法理人情的「陷阱」,感性在搖擺,理性暫時隱身,丁義峰的造假在觀眾心裡似乎變得有些合理。

然而後半段的反轉,丁義峰的逼供,利己與情感,引出了對人性良知和法律正義的審問。

這不僅僅是讓片中的丁義峰、金喜妹捫心自問,也是讓前半段內心糾結的觀眾做一個法理情的選擇。

最後每個人都擺正了位置,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結局並沒有超出預料,但觀眾有了從拿來主義變成主觀能動性的思考。

其實,丁義峰就是代替觀眾的他視角。

他是一把有點銹的刀子,雖然鈍,但鋒利不減,一點點地剖開社會、人性、法律、正義的橫截面。

探討法律的本質是什麼樣的?社會發展的根本規律又是如何的?人性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是怎麼聯繫的?

法律的意義是什麼?

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髒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

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地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麼樣,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社會的規律是怎樣的?

它就像一個黑暗森林,雖是文明社會,但弱肉強食的規則依舊存在,體系內的野性從未根除。

如金喜妹因從事的行業被人看不起,扣上許多帶有侮辱性的帽子,她的兒子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整日活在面具後面。

但社會又不止有這些,沉默的大多數是善良的,為了公正、為了良心、為了真愛奔波勞碌,社會的規律即是最後的真相,既是有沒有犯法,也是人間值得。

人性與存在的關係是如何聯繫的?

以片中的角色來看,兩個字,救贖,救贖正義、救贖法律,救贖普通人只能順從、接受的命運,救贖從業者對心底那份良知的喚醒。

金喜妹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救贖兒子,救贖真摯的感情,丁義峰以自己的前途為賭注救贖曾經不屈的正義,救贖母親對兒子幾十年不變的期待。

他們的存在毫不起眼,可他們有意義的活著卻是對人性最好的詮釋,每個人都會犯錯,關鍵在於犯錯後的行為舉止是否對得起良心。

這是《最後的真相》的思想和內容,深度不夠,但思辨可嘉。

之所以評分只有6.5,是因為敘事方式是傳統的戲劇結構,正反螺旋的設謎、解謎都不意外,類《控方證人》。

不過很難得,草蛇灰線和層層反轉都可以自圓其說,模仿的痕跡雖重,但最起碼做到了「能看」,有電影的「良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9092447df1b9d1cfc17ccb2021533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