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大鵬導演的最新電影《熱烈》在全國上映了。這是一部以街舞追夢為主題的青春電影,而鑒於主角之一是素有頂流地位的王一博,故在很久前網上對這部電影的討論就已經相當火熱了。
一邊是愛豆粉絲的傾情推薦,另一邊則是路人網友對流量不友好的批評,畢竟從年初的《無名》開始,「臉癱」一詞就已經有點槽點出圈的意思了...
那《熱烈》是爛?還是佳呢?
首先從票房的漲勢來說那是相當不錯的,上映五天就已經超過4億了。其次它在豆瓣的評分也一度有超10萬人打出了7.6的不俗成績。
不過更讓我意外的是,截至目前為止影評圈中不僅沒有出現多少吐槽聲,相反還打出了「意外驚喜」、「燃炸」、「一定要去看」、「這次黑不動」等等標籤來誇讚這部電影。這是一個很好的苗頭,也代表它未來的票房還有很大的發酵空間。
我在上周就已經看完《熱烈》了,而我的觀後體驗同樣是「驚喜」。它整個故事非常流暢和舒服,且在觀影過程中也完全不存在「流量礙戲」的問題。
同時更更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真能讓觀眾一燃到底。
《熱烈》究竟講了什麼?
《熱烈》的故事是不複雜的,講述了以陳爍為代表的一眾年輕人對街舞夢的完夢經歷。對陳爍來說,他很久之前就已經鍾情街舞,一直默默自學高難度的招式,同時也曾在3年前去丁雷創辦的驚嘆號街舞俱樂部應聘舞手,但奈何面試的特長位置(頭轉)已經有合適人選而遭到了淘汰。
在隨後3年中陳爍不曾去到任何一家俱樂部,他不是擺爛和放棄,而是父親突患重病欠下了大筆債務,陳爍被迫和家人一同努力賺錢還債,直至3年後的現在仍欠著大幾萬的債務。
當然,在此過程中陳爍沒有懈怠過街舞,不僅在空餘時間努力練習,就連兼職也會挑選與街舞有關的來做,同時他也一直關注驚嘆號的發展,並以隊里的王牌舞者凱文為偶像。
凱文擁有超強的街舞能力這不假,但他的脾氣也是真暴躁,同時鑒於他還是一個富二代兼驚嘆號唯一包養人,所以他對丁雷和一眾隊友都是傲慢至極的,也經常缺席團體訓練,甚至會因為隊友的一個配合上的小失誤而要求開除,並強調自己會在國外找一批街舞冠軍來替代。
在隨後時間中為了讓原團隊得以保留,丁雷找到了曾在3年前留下深刻印象且位置與凱文相似的陳爍,想讓他作為凱文的替身來鍛鍊團隊配合度。
這是一件「見不得光」的工作,但陳爍那叫一個興奮至極,也拼盡全力去努力,目的只是為了教練隨口說過的一句「表現足夠好,那就有留下來的可能」。
但現實終究是殘酷的,在隨後時間中驚嘆號先後遭遇過被富二代拋棄,一度因資金困境走向倒閉。同時在後來解決了資金問題並一同努力迎戰全國決賽的時候,富二代又用亞運會的參賽資格和巨額的資金投資來讓教練解僱陳爍。
雖然在榮譽誘惑面前丁雷是一度開除了陳爍,但就在臨近全國賽的時候,在驚嘆號全體老隊員的同意下脫離了富二代的控制,並再度找回陳爍衝擊決賽。
在最後的最後,丁雷率領的驚嘆號成功擊敗了富二代召集一眾世界冠軍組建的新街舞團,一舉拿下了全國冠軍。
從故事脈絡來說,《熱烈》就只屬於中規中矩的青春追夢題材,它雖然選擇了街舞這項運動(或者說愛好和職業),但它對這項運動的刻畫是不夠深入,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爆裂鼓手》《壽司之神》《徒手攀岩》等等高度的,即沒有對某項運動有著刻骨銘心乃至付諸於全部生命的刻畫,以至於能讓觀眾肅然起敬的。
《熱烈》做不到這一點,在它的故事中街舞並不是站在舞台中心的主角,「追夢」這個行為本身才是。也正因此街舞的訓練過程會被有意帶過,只留下一系列的外部影響來將追夢艱難化,如陳爍家的負債、富二代對驚嘆號的拋棄和引誘等等,看的就是主人公在追夢過程中的遭遇以及他的反應。
這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故事模型,它可以被用到《雄獅少年》的阿娟身上,也能被套到《少林足球》的星爺身上...從本質上來說街舞(或者是舞獅和足球)只是輔助講好故事的工具和背景,它的出現或許能調動起大眾對這項運動的興趣,但電影的呈現未必會是對這些運動的真實,也或者說有時候會為了調動起大眾的濃烈興趣還會加入不少的誇張演繹。
如《雄獅少年》中阿娟用大幾個月時間就拿下獅王冠軍,以及《熱烈》的最後,安排陳爍一舉戰勝以凱文為首的世界冠軍街舞隊就是很好的說明了。
但寬泛歸寬泛,大鵬導演還是給《熱烈》注入了澎湃的燃力,能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熱烈激情。
這個「燃」一方面是街舞這項運動的固有屬性帶來的。
在我看來用街舞來詮釋燃是有點犯規的,因為這項運動本身就帶有強烈的炫酷、反叛、乃至挑釁的意味,它在舞蹈界乃至整個運動界的地位,在我看來是與搖滾樂在音樂界的地位非常相似的,而它們每一次的現場演出也都能將觀眾的情緒調動到極致,能讓每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年人瞬間血脈沸騰。
《熱烈》有大量的街舞比賽鏡頭,從開場時驚嘆號對全國大賽的衝擊,到劇中陳爍加入後的一系列商演,以及劇末時的全國決賽比拼...大鵬導演那是毫不吝嗇時長,予以了街舞大段大段的呈現,同時也安排了一系列極具挑釁意味的單挑表演,不將觀眾情緒調動到最高點就不罷休。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部單純去看街舞表演都能值回票價的電影就是了。
當然,《熱烈》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巧的,而這些「巧」能再進一步強化燃力外,也還成功消除了路人觀眾對於流量明星的不適感。
如果我們仔細回顧一下陳爍經歷的話,那應該能發現一些問題的。
從故事經歷來說是完整的,涵蓋了目標確立、困境的出現與抵抗、以及目標的衝刺與勝利等等環節。
但如果從「人物成長」的角度來論述的話,陳爍的成長是不那麼充分的---他有街舞能力上的飛躍提升,但他的情感(對街舞和朋友家人的態度)幾乎是沒有改變的。
在劇初的時候,陳爍就已經將街舞視作為人生夢想,而他的家人也是全力支持他的追夢,甚至在屢經拋棄危機後,他的街舞夢也從未動搖過,以及他對身邊人的態度也是一如既往的良善與溫柔。
這種「一成不變」說好聽點是初心保持,但說得嚴厲一點那就是所謂的「人物弧光缺失」,在最最最重要的情感維度上,作為男主的陳爍居然是沒有多大改變的。
當然,這同時代表著陳爍是不需要太多的表情和神態變化就是了。
說到這裡其實「流量演技問題」也就被解決了。你們不是說「臉癱演技」嗎?那導演就直接安排一個不用多少情感變化的角色給流量咯,且將該角色設定成內斂、耿直、以及話不多且愛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正能量青年不就可以咯?
但問題來了,一部主人公弧光缺失的電影憑什麼被強烈推薦呢?
答案是:陳爍缺失的部分,能在相當程度上被另一位主角的「完滿」所掩飾。
《熱烈》是一部雙男主設定的電影,除了以陳爍為代表的年輕舞者線外,還有著另一條以丁雷(黃渤飾演)為代表的教練線,這兩條劇情線是同等重要並交錯推進劇情的,然後在陳爍身上缺失的弧光也通通被丁雷補齊了---這裡「補齊」的意思是讓焦點落到丁雷身上,從而忽略陳爍的缺失。
說到這裡,一個貫穿《熱烈》始末的矛盾衝突也該出場了:「夢想熱愛」與「現實功利」間的衝突。
這個衝突自然也作用到了陳爍身上,只是他的反饋是比較單一且能夠選擇單一的。無論遭遇任何厄運都能一根筋扎到街舞里,並同時能得到身邊所有人的體諒與支持,如陳爍媽媽便不是影視劇中典型的「嚴母」,而是會對陳爍說出「你還可以選擇不行」的理想母親。
基於此,我們不難看到陳爍在劇中需要承受的代價是不多的。
但這對衝突在丁雷身上就可謂是劇烈非凡的存在了。
從劇初為了帶領驚嘆號取得全國冠軍時對凱文臭脾氣的忍讓,到凱文提出更換隊友要求時的撓破頭皮,再到被凱文拋棄時的砸鍋賣鐵...丁雷是無時不在為夢想的繼續和團隊的團聚承受現實的痛擊。
在劇情前半段的時候,我們不能說丁雷是不功利和不計較的,他會將凱文當作手段去奉承,將陳爍當作工具去利用...所以在後來當凱文開出更誘惑條件的時候,丁雷才會做出放棄陳爍的決定。
但注意了,丁雷的這般功利其實和凱文是截然不同的。在劇中凱文就是徹底現實與功利的代表,哪怕是街舞冠軍,對他來說也不是夢想,只是向老爸證明自己的工具。但丁雷不一樣,他是將現實代價當作工具去利用,從而讓自己和團隊能夠更接近街舞冠軍的夢想。
只是這般選擇註定會讓自己承受更多的代價就是了,而這也屬於丁雷在代價承受上對陳爍的補齊。
同時我們都知道夢想本質上是一個崇高且純粹的存在,而熱愛本身又應該是非功利性的,只是因為喜歡所以喜歡,而不是別的什麼原因。
說到這裡你們想到了什麼?沒錯,它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異曲同工的---在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某些功利性的原因與某人發生了聯繫,但在感情建立後,你對對方的好就通常會是純粹的好,是不考慮回報的。
然後說到這裡你們又想到了什麼?沒錯,那就是劇中丁雷教練和驚嘆號隊員之間的純粹感情了,而這種純粹不僅體現在丁雷的態度上,甚至還詮釋於劇情的表達方式上。
《熱烈》有兩幕戲讓我特別深刻特別回味無窮,一幕是驚嘆號老隊員對丁雷的殷勤,他會幫教練開車停車、打掃家裡衛生、甚至會在電視上給教練預留《甄嬛傳》的最新進度,好讓教練回家後就能立即追看。
另一幕則是在凱文提出要開除舊隊員並邀請世界冠軍入隊的時候,那時候有著強烈奪冠願望且已經連續三年失利的丁雷居然不是第一時間同意,而是撓破頭皮去解決配合問題並想藉此來讓凱文收回決定。
這兩幕戲在片頭出現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是特別怪,彼此間甚至是有衝突的。因為第一幕戲似乎在塑造丁雷對隊員的壓榨形象,有種不討好教練就不能留在隊里的意思嘛。當然,在後面我們知道真相,這不是丁雷的要求,而是隊員的自發殷勤,是他覺得自己能力拖後腿的一種過意不去。
但注意了,這個真相不是直給的,而是傳遞得有點隱晦的,用了陳爍第一次被拋棄時的一句話「我也可以幫你播甄嬛傳」,以及老隊員辭職回老家時的那番感恩獨白,還有最最最重要的,丁雷在整個過程中對驚嘆號的無私付出來說明的。
至於第二幕戲也是一樣的做法,大鵬沒有在開始時就直白說出「丁雷和老隊員的感情已經不能割捨,驚嘆號是一個都不能少」的生硬煽情,而是到了凱文斷掉資金供給後,到了驚嘆號已經難以為繼的時候才用丁雷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他(陳爍)跳出感情來,那就難辦了」來說明。
這是一種「後知後覺」的表達方式,而這種方式區別於直接說明是能降低不少的生硬與煽情,以及能為作品增添不少的真誠與純粹的---因為只有行動和選擇才能代表一個人物的全部真相啊。
說到這裡,其實《熱烈》的內核已經呼之欲出了:對「純粹」的喚醒!
無論是貫穿劇情始末的「夢想熱愛」與「現實功利」間的衝突。對於該衝突來說其實不只有陳爍和丁雷在承受,包括驚嘆號全體老隊員們以及後來出現的垃圾桶贊助人也都非常清楚「跳舞不賺錢」的事實,以及其中的部分人早已有了「自己沒有街舞天賦」的自知之明。但他們依舊因為熱愛而追夢下去,哪怕不得不離開街舞團也會用另一種方式繼續支持。
同時還有克制的表達方式...我們通通都能看到導演對「純粹」二字的傳遞,以及無時不在塑造一個基於純粹理型的故事環境,而該理型也會不斷對劇中人物進行敲擊,以及給電影注入強大的燃力。
所以當故事來到後半段的時候我們是能夠看到丁雷的一次蛻變,即他徹底放下了對現實功利的依戀徹底走向了純粹,他在一眾驚嘆號隊員的支持下徹底逃離了凱文的控制,並再度邀請陳爍的回歸。
注意了,類似的重大轉變,在一般情況下是需要來一場重大變故才可能實現的,如《藥神》中讓呂受益死亡、《八角籠中》讓馬虎走向墮落和蘇木走向傷殘...主打一個對主人公價值觀的重擊。
但在《熱烈》里卻是自然而然的發展,因為在之前的劇情中導演已經構建起了一整個可信的環境了。所以當丁雷將一眾隊員簽字的卡片遞給陳爍並告訴他重新開始的決定的時候,是沒有一個觀眾會覺得突兀的---同時丁雷在這部分上的轉變也屬於對陳爍於人物弧光缺失部分的補充了。
至於燃力的注入,當一部以夢想為主題的影視作品能夠以幕幕不離最貼合其本質屬性的「純粹」的方式講述出來,那《熱烈》還可能不一燃到底嗎?
最後
如上便是我對《熱烈》的詳細解讀。這是一部在題材上中規中矩,且在開播前曾給不少路人觀眾帶來過「流量演技顧慮」的電影。
但同時又因為大鵬導演對街舞的聚焦,以及一系列精巧的劇情編排,還有無時不在對純粹的傳遞...最終也就使得《熱烈》成為了一部不尬戲,不賣慘(各方面的感情調動都能點到即止),不拖沓,整個故事非常流暢舒服,且能夠叫人一燃到底的佳作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算是一次專屬於大鵬的化腐朽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