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琴
高價種植牙的價格真的被「打下來」了。來自國家醫保局的消息,1月11日,口腔種植體系統省際採購聯盟集中帶量採購在四川開標。根據四川省藥械採購平台公布的擬中選結果,參與集采的55家企業,共有39家擬中選,擬中選產品平均中選價格低至900元,與集采前的中位採購價相比,平均下降了55%。
從擬中選結果看,價格較高的一線歐美品牌種植體系統,從原來採購價中位價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場用量較大的日韓品牌種植體系統,從原採購價中位價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
業內人士稱,目前大城市、大醫院種一顆牙可能要1.5萬元到2萬元;集采落地之後,各省份根據國家醫保局指導實施階梯差異化收費,比如北京、上海種植一顆牙可能會降至七八千元。
國家醫保局預計,到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患者有望全面享受降價後的種植牙服務。
種植牙花費高昂有患者忍痛「等一等」
「早知道2023年要降價,我應該再忍一忍啊!」家住貴陽的小陳(化名)一直對自己的選擇懊惱不已:2022年3月,她種了兩顆牙,花了將近3萬元。
「種一口牙等於買一輛寶馬」的現狀並非戲言。「我早就聽說種牙貴,但沒想到那麼貴。」小陳告訴記者,因為右上兩顆牙齒出現問題,去年2月她來到一家口腔診所,經檢查確認牙根無法修復,醫生建議她選擇種植牙手術。在醫院收費標準上,她看到種植一顆牙的費用在六七千元到一萬多元不等。思考再三後,選擇了一款韓國品牌的種植體,每顆牙需1萬元。
「醫生介紹,這款種植體在硬度、耐腐蝕性上更好,如果選擇便宜的種植牙,過段時間後種植體可能會壞掉或者脫落,到時候又要花錢和遭罪。」最終,加上植骨等其他費用合計,小陳的兩顆種植牙花了2.8萬元。
牙科疾病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而種植牙費用昂貴是困擾廣大市民的一個共性問題。面對「如何解決天價種植牙」,多數患者會選擇「等一等」,貴陽市民小崔就是其中的一員。
小崔告訴記者,2022年初時,他有一顆牙出了問題,與身邊的「病友」交流後,被告知可能需要拔掉壞牙進行種植。「當時就聽說種植牙會降價,想著等這一舉措真正落實後可以減輕負擔,但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一年。」
2022年5月,小崔牙痛難忍,不得不前往醫院就診。醫生建議消炎後拔除壞牙,3個月後再視情況做種植牙。當時,口腔醫生初步估算這部分費用約1.6萬元左右。直到2022年12月,小崔的齲齒情況進一步惡化,檢查結果顯示缺損已達髓室,醫生強烈建議立即拔除壞牙,小崔遵照建議就此拔掉這顆拖了一年的齲齒。
至於之後的種植治療,小崔表示「再等等」。一是治療進程本來就需要等待三個月;另一方面,希望在等待期間「天價種植牙」的現狀能有所改觀。「畢竟這筆錢幾乎是3個月的收入。」小崔說。
收費高的主要原因種植體耗材和醫療服務費
種植牙究竟貴在哪裡,讓眾多患者「望而卻步」?對於患者來說,本次集采究竟能帶來什麼實惠? 近日,記者專訪了貴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修複種植科副主任醫師田艾,為大家解答關於種植牙的熱點問題。
「種植牙的費用大致分為種植體的耗材、牙冠的加工製作以及種植團隊的醫療服務三個部分。其中種植體高度依賴進口造成耗材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種植醫生培養周期長、醫護團隊醫療服務時間長等原因,成為種植牙收費高過傳統修復的主要原因。」
田艾醫師介紹,據統計,目前的種植體品牌90%以上依賴於進口,以歐美和日韓為主。耗材成本一直很高,且占據了治療費用的很大一部分。
種植牙是一項嚴格的醫療技術,患者需要接受口腔外科手術。術前、術中、術後都有規範的檢查治療流程,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案都極具個體化、精細化。就算是一例簡單的種植手術,也需要醫、護、技三類專業的種植團隊人員的高度參與。而一台種植手術成功的關鍵,取決於種植醫生的規範化診療。
一次簡單的種植治療就需要6~8次複診周期,每一次的複診時間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不等,如果是手術有可能在一個小時左右。在整個治療流程中,專業的種植團隊投入的時間、投入度是非常高的。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種植牙醫療服務費為什麼這麼高。
一名成熟的種植醫生起碼要經過10年以上的專業專科培訓經歷,在積累一定的臨床技能以後,要參與大量的特殊專科培訓和實操,進行大量的關於種植專科的術前以及模擬的種植培訓,才能成長為能夠獨立處理種植手術的種植專科醫生。一名合格的種植醫生,其成長的歷程培養周期是比較長的。
根據2020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學年鑑》公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註冊在案的口腔執業醫師的數量為19.5萬,占全國執業醫師總量的6.1%。也就是說:每百萬人擁有的口腔醫生僅150名,能夠提供口腔服務的這類人群其實是有限的。在註冊的這類口腔醫師當中,合格的口腔種植醫生更少。
田艾總結道,耗材成本高以及醫生的培養成本高、參與度高,造成種植體收費相對於傳統的治療來說,它的收費是比較高的。
另外,種植牙沒有納入醫保,完全是患者全額自費,對於有真正需求的人群中老年人群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所以對價格更敏感,進而會覺得種植牙太昂貴。
患者不再「望牙興嘆」種植1顆牙費用有望降低50%
對於患者來說,本次集采真正能帶來多少實惠呢? 口腔種植的費用大致分為種植體、牙冠和醫療服務三個部分。在種植牙中,耗材價格占據一定比例,其中種植體耗材價格不等,進口耗材價格可能高達上千元。
作為全國最大規模的一次口腔種植體系統集采,本次集采覆蓋全國1.8萬家醫療機構,總量287萬套種植體系統占到了全國年種植牙總量(400萬顆)的72%,官方預計每年可為患者省下40億元左右的費用。
按照四川省醫保局此前公布的對種植牙醫療服務的指導價格,一顆種植牙的費用將從原來的1萬元至3萬元,降到4000元至6000元,降幅在50%以上。
牙冠的價格也有望降低。據央視新聞報道,下一步,四川醫保局將於近期率先開展牙冠競價掛網,促使牙冠價格更加透明合理,其他省份將及時跟進聯動四川的牙冠掛網價格。
目前,各地醫保部門按既定目標同步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通過發揮公立醫療機構價格之「錨」作用,引導民營醫療機構合理定價。通過以上多項治理措施,預計種植一顆牙的整體費用(含醫療服務、種植體和牙冠)有望降低50%左右。
田艾認為,本次集采通過大範圍官方採購以量換價,擠出了種植系統耗材的水分,牙冠競網競價掛網就是讓牙冠的加工流程費用更加公開透明。各省醫保平台向社會公示,便於患者去選擇質優且價格合理的種植醫療服務,可以普惠到更多有種植需求的患者,將為更多患者減輕醫療負擔。避免患者因為種植牙收費較貴,面臨種植牙市場收費亂象、猶豫不決造成的缺牙之後「望牙興嘆」的局面。
延伸閱讀
貴州規範口腔種植醫療服務項目及價格
貴州已有相關動作。
近日,貴州省醫保局發布通知,為貫徹落實《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醫保發〔2022〕27號)要求,保障人民群眾獲得高質量、有效率、能負擔的種植牙服務,促進口腔種植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按照《口腔種植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調控操作要點(試行)》實施路徑,結合我省實際,對口腔種植醫療服務項目及價格進行整合規範。
一、規範整合口腔種植醫療服務項目
(一)新增12項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項目。新增的「種植體植入費(單顆)」等12項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附件所列試行價格為相應等級公立醫療機構最高收費標準。「種植體植入費(單顆)」「種植牙冠修復置入費(單顆)」分「AB」兩檔計價,符合「口腔種植成功率高、公開服務質量信息、承諾接受監督和檢查」的醫療機構提出申請,經市(州)醫保局受理、初驗,省醫保局審核通過的,可按「B」檔進行收費,其餘醫療機構按「A」檔進行收費。
(二)新增3項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項目。新增的「種植體植入費(全牙弓)」等3項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各公立醫療機構應綜合考慮服務成本、患者需求等因素,自主確定執行標準並按規定報所在地醫保局備案。
(三)停用部分口腔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停用「牙種植體植入術」等10項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四)規範部分現行口腔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使用範圍。限制「外科引導板」等11項醫療服務項目使用範圍,開展口腔種植時不能收費。現有其他口腔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項目內涵,若已包含在新增15項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內涵里的,在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時不得同時收費。
二、全流程調控單顆常規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
按照「診察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路徑,對單顆常規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全流程調控,包括種植全過程的診察、生化檢驗、影像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掃描設計建模、醫學3D模型列印(口腔)、醫學3D導板列印(口腔)、麻醉、藥品等費用,不包括種植體系統、牙冠等醫用耗材及拔牙、牙周潔治、根管治療、植骨、軟組織移植、即刻種植和即刻修復加收、顱頜面部種植體植入加收、臨時冠修復植入等服務費用。省級公立醫療機構調控目標為不超過4000元、市級公立醫療機構調控目標為不超過3800元、縣級公立醫療機構調控目標為不超過3600元。經審核,符合「口腔種植成功率高、公開服務質量信息、承諾接受監督和檢查」的醫療機構調控目標可上浮10%。
三、加強民營醫療機構口腔種植價格監管和引導
(一)民營醫療機構口腔種植牙等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定價應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和質價相符的原則,對比本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制定符合市場競爭規律和群眾預期的合理價格,主動以顯著方式按規定進行價格公示,並保障公示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完整性。
(二)民營醫療機構應嚴格規範自身價格和競爭行為,不得利用虛假或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或通過商業混淆、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誘導欺詐患者。
(三)對於區域內種植牙集采報量率高、中選產品使用率高、主動承諾接受價格全流程調控、口腔種植費用經濟優勢突出、評價排名靠前的民營醫療機構,由市(州)醫保局在官網上公示價格和費用情況,為患者就醫提供指引,對價格高、採用「介紹費」「好處費」買賣客源引流的予以公開曝光。
四、實施口腔種植收費綜合治理(一)做好監測評估。各市(州)要設置市級監測點,動態監控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和種植體等耗材的實際採購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妥善應對執行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各醫療機構要及時掌握調整價格後醫療服務質量狀況,加強對醫療質量指標及醫療服務項目運行情況的監測。
(二)建立口腔種植價格異常警示制度。各市(州)醫保局要建立口腔種植的價格異常警示制度,將價格投訴
舉報較多、拒絕或消極參與種植牙集采、虛構事實貶損參與集中採購的單位和中選產品、不配合調控工作維護虛高價格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列入價格異常警示名單,並每季度在當地醫保局官網通報。年內多次進入警示名單的醫療機構,由省醫保局集中通報。對於列入價格異常警示名單的醫療機構,綜合運用監測預警、函詢約談、提醒告誡、成本調查、信息披露、公開曝光等監管手段,促進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進入警示名單的公立醫療機構,審慎對待其提出的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等申報事項,必要時採取約束措施。
(三)加強督導檢查。各市(州)醫保局要切實擔負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責任,健全常態化日常監管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和督導檢查,及時跟蹤政策落地實施情況,對醫療機構重複收費、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行查處。省醫保局將在2023年下半年開展全省專項治理「回頭看」工作,並適時組織督導和交叉檢查。
(四)積極宣傳引導。各市(州)醫保局要在官網開設口腔種植專項治理專欄,通過宣傳政策文件、公告項目價格、公示中選結果、通報典型案例等形式,進一步宣傳指導好專項治理落地落實。各醫療機構要嚴格按規定執行明碼標價和醫療費用明細清單制度,通過電子顯示屏等多種方式向患者公示醫療服務價格,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本通知自2023年3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