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的第一次!比亞迪亮相日本出行展,與日本汽車工業掰手腕

2023-10-26     科技真探社

從「東京車展」搖身一變,暌違四年的東京車展這一次改頭換面,變成了「2023日本移動出行展」。名字的改變意味著風向的變化,在展出內容上,2023日本移動出行展更加側重智能化、電動化,以及展品的未來感。

之所以會換掉名字,活動的主辦方日本汽車製造協會JAMA認為,此舉會更好的迎合車聯網、自動駕駛、電氣化等新興技術對汽車市場的顛覆。

只不過,藉由豐田首席通訊管永田俊的話講:參展的日本車企都感到了一種危機感,因為與中國、美國等地的車企相比,日本車企的競爭力正在下降。

雖然他沒有明說,向日本汽車工業傳達危機感或許才是「2023日本移動出行展」的主要目的,而在讓日本汽車工業感到「壓力山大」的眾多車企當中,應該就有比亞迪的身影。

2023日本移動出行展於10月25日開幕,中國車企比亞迪攜旗下海豹、海豚、元 PLUS(海外命名為 BYDATTO 3)、騰勢 D9、仰望 U8等熱門車型悉數亮相日本移動出行展,打造中國汽車出海新名片。

沒有藏著掖著,一出手就是傾巢而出,比亞迪旗下的拳頭產品盡數參展,作為四十七年來第一家參加日本車展的中國品牌,比亞迪在日本汽車工業的大本營東京上演了一出「攻守逆轉」的勵志戲碼。#首個參加東京車展的中國車企是比亞迪#

2022年7月,比亞迪正式進軍日本乘用車市場,迄今為止,比亞迪在日本的銷售網點已經遍及東京、大阪、橫濱等主要城市,比亞迪計劃,到了2025年會在日本增設100個銷售展廳。

中國汽車品牌能打入日本市場,這在幾十年前,是根本沒人相信的事情。

眾所周知,日本汽車當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誕生過世界第一的汽車品牌。說起來,日本汽車的強勢,離不開日本汽車工業對技術的追捧。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當歐美車企把《清潔空氣法》要求的嚴苛排放標準,看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日本車企卻把這項環保法案看做是背水一戰的機會,紛紛在內部成立排放控制技術實驗室,沒日沒夜的進行技術研發,最終幫助日本車企積累了領先其他已開發國家數年的尾氣排放控制技術。

然而時至今日,日本車企的衰落有目共睹,最直觀的就是創新能力後勁不足,當其他國家都再轉向純電新能源車型的時候,日本車企仍固守著現有市場,面對新能源大潮反而躊躇不前。

不得不承認,日本汽車工業當年那種銳意創新的拼搏精神已然不復存在,有一種悲觀論調認為:日本汽車很可能重蹈日本手機的覆轍。

由於日本車企在新能源上的發展緩慢,讓比亞迪在日本汽車市場幾乎缺少可以直接對標的競爭對手。曾任德國大眾日本銷售公司社長,現任比亞迪日本銷售公司社長的東福寺厚樹認為:比亞迪對日本車企確實是個有競爭力的對手。

毫不誇張的說,如今的全球汽車市場,是中國車企扛起了「技術創新」的大旗。

在這次日本出行展上,比亞迪拿出了當家車型仰望U8,這次日本之旅也是仰望U8的第一次海外之行,比亞迪把領先技術作為主要賣點進行展示,現場演示了「原地掉頭」功能,立時成為全場焦點。

一開始,面對比亞迪的後來居上,日本人只把它看做是簡單的後發優勢,是西方新能源品牌拙劣的模仿者,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比亞迪到底是領先者還是模仿者?」

於是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今年上半年,日本當提媒體聯手研究機構拆了一輛比亞迪海豚,當他們親眼看到了什麼叫刀片電池、什麼叫CTB等前沿技術的時候,日本媒體才真正意識到,比亞迪原來不是追趕者,而是在新能源變革中,早已超越數個身位的領先者。

從2021年5月,比亞迪提出「乘用車出海」計劃以來,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乘用車已經遍及包括日本在內的57個國家,海外累計銷量超過17萬輛,現如今,比亞迪已然成為「中國製造」的又一張創新名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aafa75ff97c7839a18afe1f86c9ff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