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舉行的「專精特新·製造強國」——「培育專精特新 推進新型工業化」城市大會在武漢召開。來自湖北的專精特新企業代表、專家齊聚一堂,為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推進新型工業化支招。
上海眾辰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新華社記者桑彤 攝
翻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錄,不難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小而專。這裡的小,不僅是企業規模,也指其生產的產品往往是「大製造」中的「小配件」。
然而,有著「專精特新」特質的中小企業,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掌握一定核心技術,其生產出的這些看似「小配件」,卻多數處於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對產業鏈供應鏈固鏈、補鏈、強鏈起到強有力的助推作用,不少「小巨人」企業練就「獨門絕技」。例如:在華工法利萊切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8秒,一塊5.5英寸的手機屏可以完成一體成型切割;40秒,一件汽車B柱在火花四射中完成切割。無獨有偶,武漢蘭丁智能醫學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工智慧癌細胞診斷機器人,在短短几分鐘內,便能完成一次容量達上萬個細胞的標本篩查,並自動生成檢測報告……可以說,做優做強「專精特新」企業,不僅有助於示範引領廣大中小企業創新轉型,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和發展的主動權,而且有助於完善產業生態,解決關鍵核心技術、關鍵環節和重要產品設備的「補短板」問題,有助於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是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戰略性舉措。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切實提升我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需要注重頂層設計,從企業特性和實際需求出發,不斷完善政策支持和服務體系,推動各種要素資源向優質中小企業集聚,圍繞產業鏈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激發湧現一批能夠在關鍵領域「補短板」「填空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實踐證明: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並推動其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不僅有助於打造全球知名的冠軍產品,為中國企業拓展市場、贏得國際競爭優勢,還能夠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為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奠定堅實基礎。面向未來,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更需要不斷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期待各地不斷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扶持力度,打造更多「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為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作者:王小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7f27988d69d63cd33337e724a9b97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