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這3種人,請一定要深交

2023-10-08     富書

原標題:遇到這3種人,請一定要深交

作者:慢持(富書作者)

曾國藩曾言:「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選擇什麼樣的朋友,意味著選擇什麼樣的命運,會過什麼樣的人生。

結交上等緣,方能享受福中福。

選擇合適的人相伴交往,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

生活中,遇到這三種人,請好好珍惜,值得深交一輩子。

做事靠譜的人

李嘉誠曾說:「聰明的人只能聊聊天,真正交友要找靠譜的人。」

世上從不缺能說會道之人,缺的是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做事的人。

那些頭頭是道、滿嘴跑火車的人,看似很聰明,卻往往並不一定如言語般真心待你。

作家李世強在《靠譜》一書中寫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吃飯,席間聊到自己之前一直去的裁縫店關門了,讓朋友推薦一下知道的店。

一個朋友說:「裁剪個褲腿還用去裁縫店?我幫你改,很簡單的事。」

他連連拒絕,朋友依舊堅持,並說兩三天就可以弄好,他便將褲子拿給了朋友。

結果,一周後,褲子沒有送來。兩周後,依舊杳無音信。

最後,整整過了兩個月,他才拿到褲子。

而這時,已經從夏天變成了秋天,原本夏天的褲子這時也不能穿了。

在故事的最後他說道:「一個人,既然答應做一件事,尤其是自己大包大攬的情況下,就應該盡力辦好。否則,何苦承諾於人又失信於人。」

一個光是嘴上「靠譜」,做事一塌糊塗之人,不是真正的靠譜。

真正的靠譜背後,是一個人的責任和擔當,是一種難得的品德和修養。

成甲在「得到」說書的主編是筱穎,她一個人要負責主題策劃、音頻錄製和剪輯、內容開發和審核、作者挖掘和維護......

這在成甲看來,很多工作都是無法完成的。

可筱穎不僅完成了,還出色地完成了。

她負責的《成甲說書》和《精英日課》兩個專題都成為了同類型榜首節目。

為了這一份責任和擔當,她對成甲說:「必須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為了兼顧在國內的成甲和在國外的萬維鋼,她常常凌晨三四點還在工作。

這樣靠譜的工作態度,不僅成就了節目,也成就了自己。

現在,她已經是邏輯思維副總裁。

作家池莉說:「靠譜,說起來簡單,落下去複雜。」

一個人是否靠譜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要看他實實在在怎麼做。

與不靠譜的人交往,是對時間和生命的極大浪費。與靠譜的人相處,才會踏實而心安。

餘生,請過濾掉那些不靠譜的人,把時間花在真正靠譜的摯友身上。

願意吃虧的人

曾國藩「八交九不交」的交友原則中,排在第四位的便是「肯吃虧者」 。

生活中,當涉及自身利益時,大部分人都不想做吃虧之人。

願意吃虧的人,往往不計較眼前得失,視野長遠、豁達開朗。

俞敏洪剛進大學時,他一人承擔起了宿舍掃地、打水的工作。

從不抱怨、喊苦,一做就是整整四年。

當新東方急需人支援時,王強和徐小平紛紛放下國外事業,選擇回國和俞敏洪一起發展。

選擇回來的原因,是因為俞敏洪願意「吃虧」給他們打四年水,吃虧精神讓他們值得信賴。

正因為俞敏洪甘當一個吃虧之人,才讓他需要幫助時,朋友也義不容辭。

能吃虧,是一種做人的境界;會吃虧,是一種處事的智慧;願意吃虧,是一種大的格局。

李嘉誠有一個著名的「六分哲學」。

他告誡兒子:和別人合作,如果拿七八分是合情合理,那你拿六分就可以了。

這也被稱為「吃虧哲學」。

李嘉誠在創業初期,有客戶下了一張大訂單,但不久對方就因公司危機突然取消訂單。

產品已在做,按照合同李嘉誠可以向對方索要一筆大額賠償。但他沒有讓這位客戶賠,而是自己承擔了下來。

不久,李嘉誠卻收到了多張訂單。

原來,上次取消訂單後李嘉誠的做法讓客戶覺得李嘉誠是一個可交之人,便介紹許多業務給他。

一張違約訂單,因為李嘉誠的「吃虧承擔」卻為他打開了更大局面。

弘一法師李叔同說過:「肯吃虧不是痴人。」

願意吃虧的從來不是傻子,他們只是能推己及人、將心比心,願意讓出眼下的利益換取長久的心安和諧,維護彼此的最大利益。

看過一句話:一個人在錢的態度上,可以看出最真實的人品。

愛占便宜是人性,願意吃虧是人品。

只有真正聰慧豁達的人,才願意讓利共贏。

如果你遇到「願意吃虧」的智慧之人,一定深交,共同向前。

懂得感恩的人

《易經》有云:受人之恩,銘記於心。

接受了別人的恩惠,要銘記心裡。只有常懷感恩之心,才能有來有往,相互支持。

如果遇到不懂感恩之人,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及早遠離,避免傷害自己。

網友小麗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一個朋友曾找她借錢,借錢時不僅說著自己的苦,也說著感激的話。

她想著知根知底,朋友也承諾半年就還,於是就借了。

可是,半年過去了,朋友卻沒有還錢的意向。

當她急需用錢問朋友時,朋友卻一改當初的嘴臉,面惡地說著難聽的話。

最後,幾番折騰,經過三次才要回了當初借的錢。

至此,她便拉黑了朋友,從此不再往來。

現實生活就是這樣,感恩之心不是人人都有,甚至有的人以怨報德,傷害恩人。

和不懂感恩的相處,等於將自身陷於危險之中。和懂得感恩的人相交,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畫家徐悲鴻就是一個懂得感恩之人。

年輕時的徐悲鴻過得並不如意,一度想輕生了卻餘生。

因為得到黃震之的幫助,接濟他並助他復旦進修,才得以有之後的輝煌人生。

黃震之的幫助,徐悲鴻一直心存感恩。當徐悲鴻成名後,他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當年的恩情。

黃震之破產後,徐悲鴻傾其所有地幫助他,還一直陪伴黃震之,給他畫肖像。

給黃震之60歲壽禮題詞道:「饑溺天下若由己,先生豈不慈。衡量人心若持鑒,先生豈不智。少年裘馬老頹唐,施恩莫憶愁早忘。贏得身安心康泰,矍鑠精神日益強。」

字字句句發自肺腑, 不忘恩情。

兩人一生交好,徐悲鴻還曾以「黃扶」為筆名,不僅成就兩人一生,還成就一段感人佳話。

正因為徐悲鴻懂得感恩,才讓他一生中總有「貴人」相助。

但與其說是貴人,不如說彼此深交,彼此理解,彼此成就。

宮崎駿曾說:「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相守無論誰都不會一帆風順,只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才能擁有一生的愛和幸福。

懂得感恩的人,是一個積極溫暖,上進陽光的人。

和懂得感恩的人交往,必定溫暖幸福。

如果遇到這樣的人,請將他請進自己的生命里。

資治通鑑有言:「擇善而交。」

有數據研究:人這一生,會遇到8263563人,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朋友。

擇友要趨同,人心不同,不能同路。

對於三觀不合和之人,不必相交;遇到值得並肩的人,深交同行。

願你把生命花在值得的人身上。

作者簡介:慢持,富書作者,90後職場寶媽,用文字激勵自己成長,慢而有持,未來可期,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f3c9b7da1bf50ee11605162961e03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