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要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新時代需要高技能人才,高質量發展呼喚大國工匠,要在創新育才機制、搭建實訓平台、深化改革措施上下足功夫,讓技藝精湛、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創新育才機制,蓄足技能人才「春水」。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各行各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創新育才機制,才能更好、更多地培養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探索技工教育「集團化」機制,建立技師學院+高級技校+普通技校+大型骨幹企業「四位一體」的技工教育集團,全面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持續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探索人才培養「精準化」機制,實施高技能人才數據賦能工程,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建立高技能人才資源庫、需求庫,促進人才鏈、產業鏈、教育鏈有效銜接,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匹配度。探索校企合作「多樣化」機制,大力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支持技工院校與企業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聯合培養模式,讓院校源源不斷為社會注入技能人才「春水」。
搭建實訓平台,提升技能人才「本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無論是突破「卡脖子」技術,還是建設製造強國,都需要經過實踐「摸爬滾打」的「高頂尖」人才。要全力打造職業技能競賽平台,建立世賽、國賽、省賽、市賽相銜接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多舉辦高規格、多賽項的技能競賽,讓技能人才在比賽選拔中「打磨」自身。要搭建校企聯合培訓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擴大「金藍領」、青年技師素質提升培訓規模,創新「線上學」與線下「師帶徒」「班組學習」等方式,面向企業生產一線,與企業聯合開展各類技師、高級技師和新入職員工培訓,磨礪技能人才「硬本領」。
深化改革措施,激發技能人才「活力」。木不鑽不透,人不激不發。長期以來,「藍領」的職業認可度和成就榮譽感相對偏低,導致技能人才幹事創業積極性不高。要深化技能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堅持「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的改革思路,全面推開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改革,實施社會化評價擴容行動,遴選「產業代表性、評價專業性、行業權威性」的社會評價機構參與評價。要深化技能人才發展機制改革,完善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突出高技能人才職業能力和工作業績,進一步暢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貫通發展通道。要深化技能人才激勵機制改革,出台系列政策,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獎勵激勵力度,完善職業技能提升配套政策,加強企業職業技能等級待遇落實政策引導,將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成功轉化為待遇、榮譽,激發技能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作者:王源傑 山東省諸城市委組織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ea16f31d198e3dfba233aca9c6648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