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正值夏天,這個季節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來一口冰鎮的西瓜啦。
然而和我們用勺子挖不同,毛子吃西瓜的方式可謂是獨樹一幟:
他們居然把西瓜連皮帶肉腌起來吃!
俄羅斯因為緯度較高,冬天又長又冷,因此他們喜歡腌制各種蔬菜水果來過冬。
腌黃瓜這些只是小case了,俄羅斯人會腌梨。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那麼能腌:
腌蘋果:
晚熟的蘋果在橡木桶中腌制,加入各種香料。製成一年四季都會讓毛子愉快的美味冷菜。
連綠番茄他們都會腌:
在毛子的廚房裡,你進去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化學實驗室。
裡面各種瓶瓶罐罐,就像泡著福馬林的標本一樣,從蔬菜到水果,從水果到菌類,你完全想像不到這個也是能腌制的。
而最最離譜的,莫過於他們的腌西瓜了。
這種腌制水果不僅在俄羅斯流行,在烏克蘭等地也備受歡迎。
一個毛子能吹掉一瓶伏特加,如果給他一瓶腌西瓜,他還能再吹10瓶。
乾澀和辛辣都會被腌西瓜的奇怪味道代替,試過的都愛不釋口。
曾經在烏克蘭留學過的周深,就被腌西瓜所震驚過。
一提起腌西瓜,他整個人的表情就是這樣的:
他介紹說,他在烏克蘭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去菜市場買菜,看到一個大水缸里,飄著一個爛掉的大西瓜。
他很迷惑,因為烏克蘭當地的西瓜很貴,一個要200多RMB,
於是他就去問老闆:「你們怎麼那麼奢侈?把西瓜都泡爛了。」
老闆解釋道,這是烏克蘭有名的一道菜balabala…
周深對此的評價是:「石樂志」。
而如果你隨便搜一下微博,你都會發現無數人對毛子腌西瓜的行為感到十分迷惑和驚訝:
那麼這種腌西瓜,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傳統腌西瓜的方法,先將西瓜切碎,讓其能塞入瓶子中。
再加入鹽、糖和醋後,澆入開水沒過西瓜,放在陰涼處存放即可。
這樣腌制的西瓜,表面泛黃,和水果罐頭差不多。
腌西瓜的秘訣不在於西瓜的甜度和熟度,相反未成熟的西瓜腌起來風味會更好。
還有一種腌制方法,會更極端一些。
先買來幾根蠟燭,再加熱,讓蠟燭融化。
將融化的蠟塗抹到西瓜上,即可長久保存:
講道理,兩種處理方法都挺陰間的。
你在一個西瓜上面撒鹽,還倒醋…甚至把蠟抹外面,這樣真的能好吃嗎?能不能吃都是個問題吧?
那麼腌西瓜到底好不好吃呢?
B站UP主郭傑瑞在俄羅斯旅遊時,就對腌西瓜進行了測評。
讓我們看看他的反應:
我甚至都不需要過多的描述你就知道他有多痛苦。
事後他總結道:
「它的口感是壞了的西瓜的口感,特別酸,沒有西瓜的味道,只有酸的味道。」
「味道很噁心。」
相比於郭傑瑞的差評,B站Up主「安卡不好好做菜」的評價就要好很多了。
她在德國的俄羅斯超市買了腌西瓜,西瓜在腌制後軟不拉幾的,味道和郭傑瑞那款一樣,都是酸的:
也許是酸得恰到好處,她吃了一口表示「不難吃」、「上頭」以及「連皮帶肉吃掉」:
總的來說,腌西瓜的口味,大概能歸結為一個字:「酸」。
腌制的手法不同,口味也不同,有的會酸中帶甜,有的則是酸到爆炸,讓人難以接受。
但有一點是沒錯的:要想通過腌西瓜來替代西瓜,肯定是不現實的。
要想消暑,建議還是老老實實買大西瓜比較好。
當然了,對西瓜進行二次加工,可不是毛子的專利。
在我們國家,對西瓜的加工也是千奇百怪。
比如廣東湛江徐聞,由於當地的海鹽質量上乘,當地人甚至還用海鹽腌起了西瓜。
徐聞腌西瓜的做法,和毛子的區別很大。
當地人先把西瓜去皮,再用細鹽塗抹西瓜全身。
在鹽的作用下,西瓜脫水變脆,酸甜可口,咸中帶鮮。
而在河南、山東等地,當地小夥伴更是用西瓜做醬,做成味道一流的「西瓜醬」。
西瓜醬的做法有很多,常規的西瓜醬,其實就是在黃豆醬的製作上,加入了西瓜。
將西瓜、黃豆、花椒、桂皮等材料加入後,抓拌均勻。
均勻後拿出去晾曬,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翻炒,就可以得到香噴噴的西瓜醬啦:
總的來說,鹽漬西瓜和西瓜醬,我都還能接受。
但毛子的腌西瓜,我想哪怕吃一口,也是需要勇氣的。
當然了,站在毛子的角度,如果用腌西瓜來做下酒菜,那我覺得確實挺合適的。
畢竟他們連吃西瓜都要注入伏特加,喝酒的時候搞點腌西瓜,是不是合理起來了?
那麼你家有什麼西瓜的巧妙做法呢?
歡迎大家評論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