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馬華人,楊紫瓊獲得奧斯卡影后,對華人和亞裔意味著什麼?

2023-03-13     閒人電影

原標題:作為大馬華人,楊紫瓊獲得奧斯卡影后,對華人和亞裔意味著什麼?

奧斯卡落下了帷幕,獎項各有所歸。

這是今年世界電影的一大盛事,而奧斯卡之所以影響如此之大,還是與美國自身的經濟強大,以及好萊塢本身在全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有關。

若沒有美國本土每年都有許多好片子產出,單單依靠外國的電影,好萊塢已不會成為如今世界電影人的盛世,可能當年辦幾屆就消失不見了。

只是近些年的奧斯卡都是小年。

其實不只是奧斯卡,連歐洲三大也有這個現象,歸根結底是人們沒錢了,電影沒有新東西了。

從《公民凱恩》到現在,八十多年過去了,電影早就發展到了瓶頸,所有的故事類型都拍拍完了,電影技法也都難以推陳出新了。

現在在嘗試的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技法還沒有什麼起色,至今都沒有出現一部可以接近《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的作品。

所以我們在近些年,尤其是近十年,不論國內外,看到的電影基本都是翻拍和續集。

因為電影沒活了,沒有新東西了,而頒獎典禮又依靠錢與電影,這兩樣都沒有了,奧斯卡的影響力就自然而然下降了。

再加所謂正確的影響,電影不看本身了,只看屬性了,長此以往,想要獲得奧斯卡,只需照抄公式就行,那奧斯卡也最終會成為正確自嗨的產物。

今年的奧斯卡就是典型的政治正確的例子,《瞬息全宇宙》11提7中。

楊紫瓊成為了奧斯卡有史以來首位華裔影后,因為她是大馬華人,所以與我們而言,關係不大,只是作為黃種人來說,我們可以跟著興奮一下。

可轉過頭來想,這也是奧斯卡向政治正確屈服的表現。

本來近些年因為經濟下行,以及電影發展到了瓶頸,導致奧斯卡不再有往日的輝煌,如今再加一條政治正確,讓奧斯卡獲獎影片有了公式。

在提名和頒獎前,以某個群體的代表發聲,向奧斯卡施壓,這樣就可以十拿九穩了,倘若這種操作成了氣候,電影還是電影嗎?

奧斯卡式微,其實國產電影也沒有那麼好。

某虛無主義電影以各種暗箱操作拿下40多億票房,可想而知,在今年又會橫掃金雞獎。

與奧斯卡對比,我們自己的電影獎項也有不少問題需要改進,希望有一天,國產電影的工業化發展起來,電影獎項也能夠有奧斯卡的分量。

另外,楊紫瓊獲獎後,因為不是中國人遭到了不少人的陰陽怪氣。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網上的戾氣這麼大,不論什麼事都是非黑即白,楊紫瓊確實不是中國人,但她獲獎也應該是整個黃種人的驕傲,怎麼就扯到我們跪舔奧斯卡的地步了。

承認奧斯卡是目前世界電影界最具分量的獎項有那麼難嗎?什麼時候我們連正常討論的網絡環境都沒有了?

還有一些所謂的大V一直在帶節奏,讓我們拒絕奧斯卡,以後讓外國電影來我們這裡領獎,讓他們痛哭流涕。

想法是好的,可現階段我們確實跟奧斯卡有差距,這是事實。

我們要做的是認清現實,彌補這種差距,而不是妄自尊大,讓大家互相對立 ,網絡變得烏煙瘴氣,能給你們發錢嗎?

這並不是反思,而是我們好像已經丟了包容,容不下不同的建議與意見,如果這成了氣候,也許國產電影再次百花齊放可能只是一場美好的夢。

我們得看到楊紫瓊獲獎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亞洲首位華裔奧斯卡影后,海外華裔第一人,創造黃種人在奧斯卡的紀錄,這些大家都已經說過,就不再贅述了。

著重談談楊紫瓊獲得奧斯卡影后,對於亞裔在好萊塢地位的改善,尤其是海外華人形象的改變的重大意義。

以前,華人在西方的形象都是帶有歧視意味的。

如拍出《安全至下》,與卓別林跟巴斯特·基頓齊名的喜劇大師就曾在1929年拍出過《不怕死》,片中對華人極盡妖魔化。

這一現象在幾十年間一直沒有什麼改變,在好萊塢電影中,華人通常飾演的是醜陋和反派角色,在電影中低眉順眼,始終矮人一等。

直到李小龍的出現,透過電影和功夫,讓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斷層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同時,也讓「功夫」一詞火遍全球的同時扭轉了西方對華人的刻板印象,華人在電影中的形象有所改變。

後來的成龍也在不遺餘力地在海外宣傳華人的正面形象。

他的電影中,華人不能是反派,也不能被污名化,經過他和李小龍的努力,華人形象也有極大地改善。

可近十年,隨著成龍的老去,海外再很難有一個如此影響力的華人巨星。

而楊紫瓊成為奧斯卡影后將會改變這一局面,讓好萊塢看到亞裔和華人也可以詮釋多樣性的角色,進而提升他們在好萊塢的地位。

對於亞裔這個族群在好萊塢的境況改善有推進作用,因為他們可以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了,也可以為此發聲,更有助於改變西方又復燃的偏見。

從這一層面看,即使楊紫瓊是大馬華人,但我們也應該為她慶賀,因為她的華人面孔,代表的是所有黃種人的形象,她的正面,就是我們的正面。

但楊紫瓊這種成功很難複製,因為她的打拚之路一般人堅持不下來。

起先她跟當年所有的香港女演員的定位一樣,就是個花瓶,如跟洪金寶拍的《貓頭鷹與小飛象》等片。

但楊紫瓊自己很有主見,並不想一味的與她們一樣,所以選擇做打女,與成龍一起拍《警察故事3》,從而一舉成名。

但這份苦不是一般女演員可以受得了的。

因為與成龍排片,意味著沒有特權,必須在片場被摔摔打打,此前張曼玉、林青霞都受不了,選擇了退出。

只有楊紫瓊堅持了下來,才有了之後的《臥虎藏龍》,去年的《瞬息全宇宙》,以及現在的奧斯卡影后。

反觀內娛,擦破皮都得大哭喊疼去醫院,又何來第二個楊紫瓊呢,不是我們羨慕楊紫瓊,是因為我們出不了楊紫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b3c57539f19979c0befab5a16e8a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