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當同心抗疫 金融為民初心不移

2022-09-28     貴州都市報

原標題:鐵肩擔當同心抗疫 金融為民初心不移

向市民講解金融保險知識。

職場營造良好的金融知識宣傳氛圍。

新華保險貴州分公司志願者協助社區組織核酸檢測。

2022年金融知識宣傳普及月活動開啟以來,新華保險貴州分公司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創新宣傳形式,聚焦重點人群,宣傳普及金融消費者生產生活所需金融知識,不斷提升金融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建引領

打造新華特色宣教示範基地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區域,新華保險貴州分公司在營業場所設置「公眾教育宣傳區」,擺放各類宣傳折頁,面向重點人群、聚焦重點知識,開展「金融知識面對面」「金融知識圖文秀」「以案說險在身邊」「金融知識大咖講」等創新多元系列教育宣傳活動,圍繞個人信息保護、代理維權風險、金融保險知識等內容,積極推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此外,該公司推動黨建與金融知識宣教相融合,組織各機構與轄內偏遠鄉鎮及村一級的基層黨組織共建,在凱里市、都勻市、六盤水市試點建立「金融消費者公眾教育宣傳示範基地」,打造具有新華保險特色的金融公益教育活動品牌。

多措並舉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新華保險貴州分公司黨總支快速反應,積極行動,公司負責人王明友第一時間作出部署,要求各分支機構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務保障,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新華力量。

同時,新華保險貴州分公司全省30名黨員、共青團員及員工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化身志願者參與抗疫,作為秩序引導員、信息採集員及抗原試劑分發員,衝鋒在前,迎難而上,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掃樓」工作、協助登記住戶信息、為小區居民運送生活物資,成為疫情防控的「清道夫」「管理員」和「宣傳員」,用最小單元凝聚起抗疫的強大力量,用情用心用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以案說險

謹防「疫情防控」新型騙局

疫情期間,一些不法分子以「疫」之名冒充防疫人員「電話排查」或「上門服務」進行斂財,要求群眾配合防疫工作,套取身份證號及銀行卡號,不少人上當受騙,要加以注意。

騙術一:冒充志願者混入業主群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非正常手段批量購買消費者手機號,偽裝成「志願者」以社區工作人員名義進入小區業主群,聲稱代購蔬菜、食品,將收款碼發在群內要求轉帳團購。

風險提示:購買防疫、生活物資,應通過正規平台,切勿輕信個人兜售行為,仔細甄別業主群內的相關人員信息,不聽、不信、不轉帳。

騙術二:聲稱「健康碼異常」類詐騙

詐騙分子偽裝成「疫情防控中心」或「衛健委」工作人員,謊稱健康碼/檢測報告/流調異常,要求群眾前往公安機關核查,並將電話轉至「公安局」,以清查資金洗清嫌疑為由詐騙錢財。

風險提示:公安機關不會與涉案人員有金錢往來,以涉拐、經濟犯罪、非法提取社保、阻礙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清查資金都是詐騙,務必警惕。

騙術三:聲稱「快遞涉疫」類詐騙

詐騙分子以「快遞被檢出新冠陽性、無法送達」為藉口,提出給予賠付的解決辦法,然後讓消費者掃描二維碼或下載APP填寫快遞賠付信息,誘騙當事人透露身份信息、銀行帳號、簡訊驗證碼等,從而騙取錢財。

風險提示:遇到類似情況一定不要輕信,應返回原購買渠道,或撥打快遞公司官方客服電話,聯繫工作人員核實情況,切勿掃描未知二維碼或下載來源不明的軟體等,切勿隨意透露個人隱私信息。

騙術四:虛假「密接信息」類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防疫中心工作人員,以受害者是「密切接觸者」或變黃碼、紅碼為由,向受害者發送釣魚簡訊,要求受害者點擊簡訊中連結進行認證,填寫個人信息,甚至綁定電子醫保卡,從而盜取受害者個人財產。

風險提示:不明連結不要點! 如果收到相關簡訊,可以在國家衛健委推出的「同行密接人員自查」小程序里自行篩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62dba42e56c177291fbfb52c3ab04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