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前後,為何要成立平原省,又為何僅僅存在3年就被撤銷

2023-03-13     大運河時空

原標題:新中國成立前後,為何要成立平原省,又為何僅僅存在3年就被撤銷

1949年8月,新中國尚未成立,但在今天山東、河北、河南、山西4省的中間地帶就誕生了一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行政區域——平原省,它是由當時山東省的魯西、河南省的豫北、河北省的直南三部分組成,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500餘萬,耕地面積5450萬畝。不過這個省僅僅存在了3年的時間,在1952年11月就被撤銷。這個省設立的原因如何?為何僅僅運行了3年就被撤銷呢?

1950年《華北五省新地圖》中的平原省

平原省設立的原因,是為了適應大規模生產建設的需要

平原省地處晉、冀、魯、豫、蘇5省邊沿,是華北和華中解放區的紐帶,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聯結成一個戰鬥整體。1949年5月,華北完全解放,這個地區戰爭形式的鬥爭雖然已經過去,但其形勢極為複雜,有老區、半老區、恢復區、新解放區,工作發展極不平衡;經過戰爭摧殘,工農業生產遭受嚴重破壞,人民生活貧困急待恢復;在恢復區與新解放區土地改革尚未完成,敵特、會道門、土匪等反革命殘餘勢力尚未徹底肅清,社會秩序還很紊亂;黃河回歸故道之後,橫貫全省,堤防極不鞏固,且處於歷史上最易決口的地區,治黃任務重大。

正是有著這樣複雜的形勢,把這一區域劃分成為一個新的省級單位,在統一工農業生產建設、支援前線,集中力量發展文化教育,統一力量治理黃河,統一剿匪、加強社會治安,消滅各種形式區域接合部,為即將到來的大規模經濟建設作準備等方面,都有著重大作用,有助於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和發展生產。此外,這一地區在抗戰中曾經成立平原分局,有一定的行政統一單位基礎。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地圖》中的平原省

1949 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發出通令:華北已全部解放,為適應大規模生產建設的需要,本府第三次委員會擴大會議決定調整行政區劃,撤銷各行政公署。於魯西南、豫北、冀南銜接地區成立平原省。

平原省的組成

平原省省會設在新鄉市。全省共轄6個專區、58個縣和新鄉、安陽兩個市:

1、新鄉專區(專署駐焦作)共轄15個縣,內有原太行區的9個縣:新鄉、獲嘉、溫縣、輝縣、汲縣、修武、武陟、博愛、沁陽,有原冀魯豫區的4個縣: 封丘、延津、原武、陽武,有太岳區的2個縣:孟縣、濟源。以上各縣府除新鄉縣駐小冀外,其餘均駐該縣縣城。

1947年《晉冀魯豫邊區分區詳解地圖》中的太行區

2、安陽專區:(專署駐安陽城)共轄6個縣,內有原太行區的5個縣:安陽、林縣、鄴縣(安陽縣之東部)、漳南(臨漳縣漳河以南部分)、湯陰、淇縣,原冀魯豫區的一個縣:浚縣。以上各縣府除鄴縣駐崇義外,其餘均駐原縣城。

3、濮陽專區(專署駐濮陽城)共轄10個縣(均屬原冀魯豫地區):濮陽、朝城、觀城、濮縣、南樂、清豐、滑縣、長垣、內黃、范縣。以上各縣府均駐原縣城。

4、聊城專區(專署駐聊城)共轄11個縣,內有原冀魯豫區的6個縣:聊城、茌平、博平、陽穀、壽張、東阿(黃河西之東阿部分),原冀南區的5個縣:高唐、清平、堂邑、莘縣、冠縣。以上各縣府除東阿駐同城外,其餘均駐原縣城。

1947年《晉冀魯豫邊區分區詳解地圖》中的冀南區

5、荷澤專區(專署駐荷澤城)共轄7個縣(均屬原冀魯豫地區):荷澤、曹縣、東明、定陶、鄆城、梁山(東平湖西、壽張東,前名崑山)、南旺。以上各縣府除梁山駐集鎮外,其餘均駐原縣城。

6、湖西專區(專署駐單縣城)共轄7個縣(均屬原冀魯豫地區):單縣、金鄉、魚台、鉅野、城武、嘉祥(濟寧縣西部)、復程(曹縣東南部分)。以上各縣府除復程駐集鎮外,其餘均駐原縣城。

1947年《晉冀魯豫邊區分區詳解地圖》中的冀魯豫地區

7、省直轄市2個(均屬原太行地區):新鄉、安陽。

平原省3年中要實現的5大任務:

1、大力恢復與發展工農業生產,恢復與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2、在新區及一部分恢復區,徹底完成土地制度改革,消滅封建剝削制度;

3、徹底肅清特務匪徒,加強社會治安、保衛生產建設;

4、在災區開展生產自救、節約渡荒;

5、治理黃河,加強防汛,確保黃河汛期不決口。

平原省撤銷的原因

平原省建省3年來,基本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土地改革完成,支援了抗美援朝,工農業生產達到並超過戰前最高水平,黃河治理完成2938萬土方,67萬石方,完成了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準備工作。

不過隨著國家整體形勢的發展,1952年,全國即將進入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新階段。平原省處於五省結合部,缺乏經濟中心城市,而河南、山東兩省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又需要與其原屬豫北、魯西地區相結合,重新恢復大省制,有利於以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周邊省份河北、山東、河南等相比,哪怕是有部分區域組建成為了平原省,但是其面積、經濟、人口等規模顯然還是有些偏小,因此平原省被撤銷就成為一個必然選擇。

1950年《全國地圖》中的平原省

平原省撤銷後,行政區劃跟成立前有何變動

原為山東省舊轄的高唐、清平、博平、茌平、聊城,堂邑,冠縣、莘縣、朝城、陽穀、東阿、梁山、壽張、范縣、觀城、濮縣、鄄城、鄆城、南旺、嘉樣、鉅野、菏澤、定陶、城武、金鄉、魚台、單縣、復程、曹縣等29 縣全部劃歸山東省屬;

原為河南省舊轄的林縣、安陽、鄴縣、內黃、湯陰、浚縣、滑縣、淇縣、汲縣、輝縣、新鄉、延津、封邱、原陽、獲嘉、修武、武陟、博愛、溫縣、沁陽、孟縣、濟源等 22 縣,新鄉、安陽兩市及焦作工礦區,全部劃歸河南省屬;

原為河北省舊轄的南樂、清豐、濮陽、東明、長垣等五縣,為治黃之便,亦劃歸河南省屬,不再歸回河北省;

同時,在平原省被撤銷的時候屬於河北省,但原為河南省舊轄的武安、涉縣、臨漳三縣不動仍屬河北省,以利治漳。

其實,從平原省的設置及撤銷情況來看,它更像一個「試點」,是對廣大未解放地區類似平原省狀況的省級行政區域如何運行的一個探索,當全國進入全面發展建設時期,這個「試點」規模就有些偏小,跟不上形勢需要了,因此其成立和撤銷就成為必然,而不是無謂的動作。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dade2301eec96d00e74cf47f2bea4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