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強大的人,都會整理自己的內存

2023-10-10     富書

原標題:真正強大的人,都會整理自己的內存

作者:Kimi(富書專欄作者)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說道:斷舍離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通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

原來,那些真正懂得斷舍離本質的人,與其說是在整理物品,不如說是在整理自己的內存,從而實現自我完善,成為真正強大的人。

而整理內存,並非越多越好,也並非越少越好。有時需要做加法,有時需要做減法,有時需要清空過去,才能迎接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恰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我們不能像螞蟻,只知道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從自己肚中抽絲;而應該像蜜蜂,既採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來。」

從三個方面去整理自己:提升自己的認知內存、歸零自己的心態內存、增加自己的能力內存,我們才會越來越強大。

提升自己的認知內存

周嶺在《認知覺醒》中說道:人與人之間根本上的差異,就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選擇決定命運。

所以,成長的本質,實際上就是不斷提升認知內存的過程。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主角丁元英就是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內存,從而成了整個故事中,僅一眼便能看透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神一般的人物。

他原本不過是一個從大山里出來的窮孩子,卻因為讀書改變了命運,走出了國門,增長了眼界與見識,成了柏林大學的經濟學碩士。

憑著自身的高學歷、高認知,他通過操控一家私募資金,僅一年時間,就從中國股市裡賺到了2億人民幣。

再後來,他為了給女主一份救世主的禮物,答應幫助王廟村脫貧。

但哪怕他能夠通過殺富濟貧的方式,帶領一群農民提高了收入,帶著底層的小商販從中賺到了一些利益,見了一些世面。

他卻唯獨無法教會他們看清市場資本運作的規律,無法教會他們洞悉人性、商業的本質,即無法提升他們的認知。

最終無可避免地導致了悲劇的誕生。劇中的人物,無一不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

那麼如何提升自己的認知呢?我們分三步走:

第一步:學習交流。學習就是看書、上課、培訓等,屬於輸入。而交流,則是輸出,和維度更高的大咖交流,會使我們獲得新知,站在更高角度看世界。

第二步:實踐。從書上學來的知識,從老師和大咖那聽到的觀點,都不屬於我們的認知。只有將它們融入實踐當中,才會成為我們的真知。

第三步:反思。即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經驗,發現問題,進而找到修正和改進的方法等,這是一個真正獨立思考的過程,是屬於自己獨到的認知。

也正如劇中女主芮小丹所說的: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真正屬於我的。

提升自身的認知的過程,即是一個終身學習、修身養性、完善自我的過程。

通過提升自身認知內存,我們才能看清世界的本質,摸透事物發展的規律,去到更高的生命維度,成為世人的榜樣,從而幫到更多的人。

歸零自己的心態內存

這些年,我們可謂是見證了俞敏洪創立的新東方的起起落落。那麼,到底是什麼支撐著他在人生和事業不斷地遭受重創之後,再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的呢?

他在《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中說到,變革,不僅是結構問題,更是心態問題。

後來他在與張朝陽的一次直播對話中,張朝陽說,我認為走出低谷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俞敏洪卻一臉淡然地笑著說,我倒不覺得很難,因為我習慣了低谷,習慣了自己一無所有。

整理好自己的心態內存,才能在低谷時,有臨危不懼的勇氣,有等待機會的耐力,才有克服困難的毅力。從而才能在絕處逢生。

在美國的一個紀錄片《百萬富翁谷底求翻身》中,一個55歲的富豪,拿著100美元,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創業,而且他必須在90天內,把100美元,變成100萬美元。

哪怕他脫離了原本富裕的生活,開始風餐露宿,翻垃圾桶,撿廢品,為了一頓飯做義工,睡在溫度接近零下的破卡車裡……

在經歷許多的困難之後,他不僅沒有放棄,而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將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拆解成每一天可行的小目標,最終一步一步,達成了百萬目標。

而這,就是強者第一心態——歸零心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杯心態。

空杯心態,是對過往成就與榮耀,失敗與挫折的不迷戀、不執著,是捨得放下曾經所有,是對未知的謙卑與接納,是敢於突破從前的自己,再次創造輝煌。

空杯心態,會讓強者永遠有重新再來的勇氣。在不斷重來的過程中,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在谷底被人拉一把時,會對這個世界愈發謙卑與感恩。

增加自己的能力內存

毋庸置疑,強者,都是有能力的人。

不同強者能力各異,但他們之間必定也有著某些共通的、且最為重要的一些底層能力。

比如在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安迪之所以能實現自我拯救且最終成功越獄,重獲自由,便是因為他身上有著強者應有的六種能力。

第一,坦然接受當下的能力。安迪被誤判為槍殺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被捕入獄後,有人聲稱知道事情的真相,但監獄長卻不願為安迪翻案。安迪很快接受了這個現實,開始策劃越獄。

第二,保持理智思考的能力。安迪在面對妻子出軌、含冤入獄等一連串無妄之災時,沒有喪失理智,平靜的面孔之下,始終在思考著,如何才能活下去,並安全逃脫。

第三,堅定自身信念的能力。哪怕遭受了不公平,遇到了不少麻煩,安迪憑著「終有一天一定會離開這裡」的堅定信念,過著他的日子,做著他該做的事。

第四,適應環境的應變能力。安迪時刻不在留意著監獄中的一切,哪些人該遠離,哪些人可結交,哪些東西可利用。因此抓住了一次偶然的機會,運用自身銀行家的知識和能力,解決了監獄長想要獲得遺產卻不願交稅的需求。也在此埋下了一顆讓惡人身敗名裂,讓自己有足夠金錢度過餘生的種子。

第五,終身學習的能力。安迪了在獄中最大的精神寄託莫過於讀書。為了申請建立圖書館的撥款,他每周寄出一封申請信,直到第六年,上級才同意撥款200美元。

第六,堅持長期主義的能力。6年才等來的迴音,安迪只輕輕地說了一句,6年而已。他還需更大的耐心,僅憑一把只夠裝進火柴盒的錘子,幾十年如一日地鑿出一條通向外界的暗道,最終獲得自由。

安迪的自由,不是由某一個單一的能力獲得的,而是綜合了他所有的能力,才使他成功地離開了肖申克。

我們也一樣,想要在事業上獲得成功,想要財富上獲得自由,想要夢想如願以償,便要開始有意識地慢慢增加對自身有用的能力。

如此,才能在人生的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正如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個故事中,在少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天命之後,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他的征程。

他在書中、牧羊的途中、尋寶的路上、在沙漠裡,不斷地提升著自己的對世界的認知;

他在異國他鄉被騙,失去所有之後,以歸零的心態去接受現實,很快又獲得了一桶金;

尋寶的過程中,他不斷增加自己的能力內存,收穫了牧羊的技能、做生意的技能、談判的技能、與心對話的技能、看透事物本質的技能。

若想獲得人生的寶藏,我們必須像牧羊少年那樣,不斷地整理好自己認知、心態和能力這三方面的內存,才能在尋找天命的路上,不畏艱難,所向披靡。

作者簡介:Kimi,富書作者,第4本書即將出版,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d5648825361bb8a8ee9a1c3c51c6f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