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許三多直到重回老部隊,才明白鋼七連為什麼先被整編?

2024-08-08     楊角風發作

隨著一聲槍響,史今的身上冒起了白煙,也預示著他的部隊生涯即將走到盡頭!

確實,這次對抗演習結束後,高城一臉愁雲,這倒不僅僅因為鋼七連在這場對抗戰中,成績慘不忍睹。更重要的是,史今的表現不佳,能留在部隊的希望破滅:

「你是我最好的兵,可你說話不算數啊你,你跟我說,你照顧好自己的前途,我一直啊,一直都相信你!」

是啊,為什麼不是史今抓了那個俘虜,讓其到手的去團部指揮夜間射擊的差事,換成了許三多。事實上,高城不僅保不住史今,他連自己的鋼七連,也已經保不住了,因為軍改已經開始,並且第一個要動刀子的連隊,就是鋼七連!

楊角風談《士兵突擊》系列文章第11期:鋼七連是全團最優秀的連隊,為什麼到最後卻先被整編?

一、

《士兵突擊》這部劇,其實從一開始史今去許三多村子招兵的時候,就已經在講軍隊改革的事情了。

他一直在對許百順講沒時間了,沒時間了,倒不是這次家訪的時間到了,他再不回去,就趕不上車了。而是指軍隊能給許三多這樣兵的成長時間,沒有了,因為他們連近年內就要實現全高中連,作為初中生的許三多很難在裡面出人頭地。

而且,史今帶著這群新兵轉火車的時候,出現了一群被淘汰的戰車,其中就有史今負責維護保養的一輛。這也說明,不僅士兵的文化素質在提升,連裝備也在更新換代。

還有草原五班所在的駐訓場,為什麼最輝煌的時候,曾有一個排的士兵駐守,現如今只剩一個班,還整天無所事事,除了打撲克就是起外號的?

就是因為,現在的駐訓場已經全自動化了,不用人工操作,所有的管道和線路都埋在地下。像許三多在這裡當了大半年的兵,估計就進過一次閥門室,還是跟在老馬後面進去的。就算進去,也只是抄抄數據,其他的活都不用干!

這一點,在許三多剛到草原五班時,就提出過這個問題,既然是看守駐訓場,那看什麼呢?

李夢就告訴他了:

「地下,深挖,五米,知道啦?實話跟你說吧,我來一年半了,我也沒見著,全部自動化,不用咱們管!」

所以,在這種軍隊變革的大趨勢下,702團也難以倖免,被上了「烤架」。

二、

對抗演習結束之後,一共發生了兩件對許三多影響較大的事,一件是成才的離開,另一件則是自己的離開。

成才的離開,是從鋼七連到紅三連,說是離開,但都在團部,不過是從一個宿舍樓搬到另外一個宿舍樓而已。許三多的離開,則是取代史今,作為優秀士兵的代表,去師部參加夜間射擊示範和夜間射擊表演賽。

但這兩件事,都讓許三多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一方面,他在替成才難過。雖然他也不理解成才的跳槽行為,但是他又在試圖找個理由,安慰自己。

是啊,成才在演習的時候就跟自己說了,希望既能轉士官,又能當狙擊手。現在好像因為自己好心辦壞事,活捉了淘汰掉成才的袁朗,讓成才選擇了士官,而不是狙擊手。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演習結束後,跟自己講他沒希望了,狙擊槍就要交到別人手上的事。

同樣,在許三多看來,自己活捉了袁朗,不僅成才受到了影響,連自己的班長史今也被連累了,把原本屬於他的名額,被自己占了。

雖然史今安慰了許三多一頓,還講了一個同桌換座位的故事,但從他內心來講,也是悲涼的。

就像當初他「中彈」後喃喃自語的那樣,這樣的結果早就在預料之中,這一點指導員也說了:

「依我看啊,臨陣換人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命令到了。」

三、

是啊,指導員分析的不錯,史今作為一個老兵,這個結局已經預料到了,所以才會在雨中,給許三多送行。

因為他明白,他跟許三多這一別,或許就是一輩子了。只是他沒有算對,許三多為了能提前一天回連隊,站在師部大馬路上碰運氣,剛好就碰到了要回702團的團長。也正是因為坐了團長的順風車,他才碰到了正要離開的史今,從而大哭一場。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團長在車上跟許三多有一段對話,當時團長問許三多:

「假如,有一天鋼七連不存在了,你會怎麼辦?」

見許三多如此認真,團長也不好破壞他急切回去的心,只是提了一句,每次新裝備上,他是既期盼又害怕,就像新坦克換裝一樣,舊坦克需要四個人,新坦克只需要三個,這就意味著,有一個人要走。

團長為什麼會去師部啊?

就是去那裡開會商量軍隊改革的事,在會場上,師長就說了:

「改革勢在必行,我們一直在改,一直在觸及筋骨,從摩托化到半機械化,從半機械化到機械化。現在呢?又從機械化進入了信息化……」

這段話也驗證了前面我們分析的那樣,這是一個大趨勢,非人力能扭轉的。也確實就像團長害怕的那樣,每次變革都會涉及到人走人留,從情感上來講,很難接受,但從宏觀上來看,又不得不做!

可是,為什麼卻要先沖702團開刀,當試點呢?

四、

袁朗第二次到702團時,曾經跟獨守營房的許三多,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知道你們改編的事,被你俘虜的時候我就知道。」

袁朗說的這句話非常有意思,當時整編的命令尚未下到702團,連團部都不知道呢,又怎麼能確定702團還會選擇從鋼七連開始?

這就要涉及到702團,為什麼要跟老A部隊,來這麼一場對抗演習了。

在對抗開始之前,團長說這是一支專業的藍軍部隊,有人還打岔,貶低對方是專業挨揍部隊。結果被團參謀給糾正,說他們主要任務就是專業找茬的,王團長也補上一句:

「據我所知,這支藍軍部隊作戰方法十分缺德,已經有四支重裝部隊栽到了他們手上。」

這裡有個關鍵點,那就是這支部隊組織這次演習,是專門針對重裝部隊來的,702裝甲步兵團也屬於重裝部隊行列。

而且,這種演習,在這之前從未有過,不然的話,全團上下竟然都不知道這支部隊的來歷。以至於連高城,見到被俘虜的袁朗時,也要問一下:

「我想知道你的來路,來路?」

老A部隊來找茬,還故意選擇山林戰,整個山坡的坡度都超過了坦克的最大仰角,用王團長的話講,根本就發揮不了裝甲部隊的優勢,這場演習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

是啊,為什麼要搞一場不對等的軍事對抗呢?

因為真實的戰爭可不管你對等不對等,這場對抗就是為了淘汰這種落後的裝甲部隊。

五、

為什麼說702團這種裝甲部隊落後,需要改編?

當然,原因有很多,畢竟宏觀上就是這樣的,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改革勢在必行。但是劇中只從一個細節,便說明了702團全面落後的現實。

當時藍軍副參謀到了702團指揮部,王團長雖然輸了比賽,但氣勢上也並不服他。這次演習,王團長知道自己的戰車不適合山地戰,打不出優勢。在高城提醒士兵沒有最大仰角後,他決定讓一營、三營和偵察七連,下戰車,短兵相接:

「一營、三營,還有偵察七連,作為先頭部隊,棄車接敵,實施路探偵察!」

隨後,團長故意暴露指揮部的位置,所以整場演習都是圍繞著指揮部在戰鬥,好在702團最終抗住了老A的進攻。所以,藍軍副參謀長才說,自己上當了。若是真正的戰爭降臨,並不是摧毀了指揮部,戰爭就會勝利,他應該去炸毀紅方的後勤補給。

說句題外話,袁朗被許三多抓住後,他曾經對高城講,當時的戰損比是1:9。等到鋼七連的精英損失殆盡,702團僅剩防守以後,王團長說戰損比已經達到了15:1。由此看來,鋼七連的戰鬥力,還是相當了得的。

但是,鋼七連是偵察連,直到演習結束也沒發現藍軍的指揮部,王團長自然納悶。結果人家副參謀長講,他們的指揮部在直升飛機上,就在上面飛來飛去。

當時,王團長是一臉不敢相信的表情,他為什麼覺得這事不可思議?

六、

王團長之所以沒有想過藍軍指揮部會在直升飛機上,原因有兩個:

一是,若指揮部在飛機上的話,怎麼指揮戰爭,通過什麼方式指揮?

二是,指揮部這麼多人,一架小小的直升飛機又怎麼裝得下?

藍軍副參謀長告訴王團長,他們可以將命令傳遞到每一名士兵,故而可以準確打擊對方的每一處截點。更關鍵的是,他的指揮部很小,加上一個數據終端也才九個人。

聽完這句話的時候,王團長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環顧了一圈自己的指揮部,意識到了這個重大的問題。

在劇中,展現出來的702團指揮部,大約幾十個人,但是在書中詳細講了,整個團指揮部竟然聚集了一百人之眾。就算指揮部這麼多人,命令也只能下達到連一級,再後面的命令全都靠吼了。

比如鋼七連伏擊老A那裡,開著大車燈衝鋒,結果被反伏擊。如果他們的通訊能暢通的話,702團是裝甲步兵團,有三個坦克營,一個炮兵營,一個步兵營,以及偵察連,完全可以呼叫支援的。

對方一跑,不用追,直接讓那邊的人埋伏,或者大炮轟了。所以,鋼七連很被動,沒法分兵埋伏或追擊,一上都是一窩蜂上,一退又是一窩蜂退,兵力在那擺著,沒法。

見王團長似懂非懂的樣子,藍軍副參謀最後總結了一句話:

「老夥計,這才是這次演習的真正目的!」

七、

正是由於軍隊高層意識到了機械化部隊的問題,為了能順利推進整編,不至於存在那麼多反對的聲音,才組織了這次演習。

像海灣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百萬鐵甲大軍又如何,這本就是不對稱戰爭,你開著坦克連敵軍的面都碰不到,就沒了。

飛機也一樣,每次換代那都是碾壓式的存在,當年在軍迷朋友中,存在一個設想,叫「八換一」策略,啥意思呢?

就是拿8架殲8去打F22,之所以會提出這麼一個方案,其實就是在絕望中,不放棄那麼一點希望罷了。事實上,就算80架,800架殲8,正常情況下,估計也打不下一架F22。但是,我們打死也不能嚇死,雖然是無奈之舉,但也沒想過屈膝,沒想過投降。

在電視劇《十送紅軍》裡面,王迅教訓佟大為,1914年火炮稱霸戰場,1916年坦克出現,1917年英國步炮兵協同,1918年德國步槍、衝鋒鎗、火焰噴射器:

「你告訴我,打槍有用嗎,打槍有什麼用?」

是啊,就算你是神槍手,練到百發百中,可讓你去打坦克,能行嗎?

還有真正把清軍脊樑打斷的八里橋一戰,當時大清最精銳的蒙古鐵騎對戰英法聯軍,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損失殆盡,而英法聯軍僅一死十九傷。

同理,老A的信息化部隊,對702團就擁有了不對稱優勢,這種情況下,傳統機械化部隊不可能勝利。

《金陵十三釵》疊人戰術拼坦克

八、

所以,整場演習結束後,老A暴露的問題是戰術性的,下回改進就可以了。而702團暴露的問題卻是裝備和理念的全面落後,要改就要傷筋動骨,還必須得改。

正是因為我們近代,有那麼多拿命去彌補裝備的不足,引發大量傷亡的悲痛歷史。所以,我們現在才會去改革,通過裝備的升級換代,讓我們的子弟兵,再不用都拿命,拿血肉去拼。

這也就解釋了,袁朗再見許三多時,為什麼會說他們改編的事,早在對抗演習的時候就知道了。或許正因為知道了這事,袁朗才會在演習結束向許三多伸出橄欖枝,估計也怕這個嘴中提到光干錯事,沒幹過對事的他,會被鋼七連退伍吧。

那麼,就回到咱們的題目了,702團團長在接到師部要拿他當試點後,回了一句:

「責無旁貸!」

隨後,702團團長,又決定沖鋼七連開刀,先把這個連隊給整編了。

那麼,為什麼會是鋼七連?

其實在這次對抗演習的戰果中,就能發現,鋼七連確實是702團的尖刀連,也是王牌。鋼七連打老A是9:1的戰損比,全團的戰損比是15:1,但這個成績,依然慘不忍睹。

作為一個全團掐尖的連隊,每次新兵到了,都要先選。其目的竟然不是為了備戰,而是為了把其他十五個連隊比下去,他要當連長老大,這還是高城親口說的:

「咱們辛苦仨月圖啥啊,不就圖知根知底弄班尖子,斃的他們滿地找牙麼?」

是啊,你是把其他連隊斃的滿地找牙了,可是面對外敵,也就是老A來襲,咋辦?

九、

全團的精銳都在你高城手中,按理說單兵作戰素質僅次於老A,畢竟裡面還有好幾個准老A成員呢,可是成績呢?

而且鋼七連這種掐尖的行為,並不利於團結,也影響到了全團的戰鬥力。

當初許三多從草原五班調到鋼七連的時候,三連指導員何洪濤就說了,鋼七連啊:

「七零二的一把尖刀,對敵人是尖刀,對訓練是剃刀,對自己是剔骨刀!」

這可不是感慨許三多去了一個比較嚴格的連隊,而是感慨,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好兵,好傢夥,又被鋼七連用剔骨刀給挖走了。

更重要的是,由於鋼七連的掐尖行為,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比如新兵一共來了300名,他掐尖把前50名掐走了,這也導致類似白鐵軍這種戰地救助第二名的好兵,在鋼七連只能墊底當「絕情坑主」,時間一到,只能拍屁股走人,畢竟轉士官的名額有限。

可白鐵軍要是去了其他連隊,是絕對可以轉士官的,這就導致人才在白白流失。畢竟白鐵軍再墊底,在新兵連也是佼佼者,他的到期走人,不是鋼七連的損失,而是702團的損失。

正因如此,王團長才決定從鋼七連改編,這樣一來,還可以把一些到期就得拍屁股走人的兵,提前利用改編的理由,分散到其他連隊,他們也就能保留下來。

這一點,在許三多擊斃毒販重返702團,看到紅三連的新兵入伍儀式的時候,何洪濤就講過。說鋼七連的刺刀職能,現在已經分散到各坦步連,加強了單兵作戰能力和班排連的作戰能力。

十、

末了,何洪濤還感慨了一句,算是對上面我們提到問題的回答:

「本來就應該如此嘛,一個連隊的出眾,不代表全團的戰鬥力。」

也就是說,從提升全團戰鬥力的角度考慮,王團長也會沖鋼七連下手。只有把這個吸全團血的尖刀連解散掉,才能讓其他連隊真正擁有了新兵骨幹,才能開枝散葉,提升全團的戰鬥力。

因為最早設計鋼七連的時候,也是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比如你有個幾千人的隊伍。估計也會挑出一二百人,組成特別小分隊,負責執行特殊的任務。往往在大部隊跟敵人膠著的時候,出其不意,猶如尖刀出刃,突襲、夜襲、深入敵後、穿插迂迴……

但是,現在這支連隊已經落後了,沒有意義了,就算都是尖子又如何,能打的過現在的信息化部隊嗎?

倒不如開枝散葉,利用這些尖子生,帶動其他連隊進步,並在後來的信息化改造中,貢獻更傑出的力量。

不過,畢竟鋼七連的連長高城是將門之後,老爹是軍長,平時王團長也不敢把高城怎麼樣,只能縱容他掐尖的行為。這次好不容易遇到了改革的機會,還是軍部下的命令,也讓他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解散老七連。

對啊,王團長既然知道高城的老爹是軍長,怎麼也敢沖人家的虎子下手呢?

這估計也是傳統吧,畢竟當年鄧公百萬大裁軍的時候,也是先沖自己曾帶領的「挺進大別山」的部隊下手。軍部提出改革的要求,高軍長示意從自己親兒子的連隊開始,也是說得過去的。

當然,鋼七連的改編,並不是取消番號,而是因為不適應當前的形式了,需要改變。

大家看到鋼七連到最後了,還招了一個學員兵,也就是馬小帥,為啥?

估計就有讓他傳承這種精神的意思在,也有讓馬小帥作為火種,以後重整旗鼓,建立新的電子偵察連的打算。只不過馬小帥表現太過優異,被高城相中,把他帶到師部組建的偵察營去了。

而許三多留在鋼七連的最後一天,臨被袁朗接走前,迎來了一群新兵,這群兵都是學員兵,帶紅色肩章的,這就是新的電子偵察連。

等到許三多因為擊斃了毒販,想不通,再回到702團時,他看到的一切都變了。不僅其他連隊個個繼承了鋼七連的意志,每個連隊拉出來已經不比巔峰時期的鋼七連差了。更重要的是,曾經的鋼七連,現在也已經煥然一新,戰鬥力極強,效率已經是老七連的幾倍了。

包括被迫「下崗」的鋼七連連長高城,去了師偵營後,不是也開始倒騰無人機,倒騰精確打擊啥的,臉上才落了疤。

綜上所述,鋼七連被整編,是好事,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就像劇中說的那樣:

「百萬大軍,數年心血,人走人留,拋家舍業……」

下期預告:

鋼七連整編,王團長為什麼獨留許三多,受了半年多的營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bd190a661e0046d659b43d884adfd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