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汽車產量趕超廣州 今年能否登頂「汽車第一城」

2024-06-26     第一財經

曾經的「汽車第一城」在蟄伏多年後正在王者歸來。

繼去年汽車產量城市排名回升至全國第二位之後,今年以來,重慶累計汽車產量一直領先廣州。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廣州汽車產量94.73萬輛,重慶汽車產量99.71萬輛,重慶力壓廣州位居全國第一。

重慶今年一路領先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重慶汽車產量僅次於廣東省(180.66萬輛),其後是安徽(94.91萬輛)、山東(73.40萬輛)、上海(69.76萬輛)、江蘇(62.01萬輛)、浙江(61.61萬輛)、陝西(61.55萬輛)、湖北(61.26萬輛)和吉林(60.11萬輛)。

從這一汽車產量前十省份的排名來看,國內主要幾大汽車城市的產量都已經落後於重慶。而根據廣州市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1~5月,廣州汽車產量為94.73萬輛,因此,1~5月,重慶超過廣州,位居汽車產量城市排名第一。

這不是重慶首次成為第一,而是蟄伏多年後的回歸。正好10年前,也就是2014年,重慶汽車產量達到262.89萬輛,同比增長22%,產量全國占比超過11%,成為全國最大汽車生產基地。2015年,重慶汽車產量突破300萬輛,2016年又達到315.62萬輛。

但是,在2016年頂峰之後,重慶汽車產量隨後卻遭遇斷崖式下滑。根據重慶市統計年鑑,2017年~2019年,重慶汽車產量分別是299.82萬、172.07萬和138.3萬輛。此後,重慶汽車經過調整又逐漸恢復,2020年~2023年產量分別是158萬、199.8萬、209.18萬和232萬輛。

火石創造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馮雷向第一財經表示,這幾年重慶汽車產量躍升與重慶汽車產業從上至下的「積極謀變、積極求變」關係頗深。

馮雷表示,從產品上來看,重慶車企積極尋求增量市場,品牌形象煥然一新。近年陸續登場的阿維塔、深藍、問界等品牌主打科技、年輕、豪華,逐步取代了合資車的市場需求,品牌調性逐漸深入人心,強大的產品矩陣拉動了新的增長。

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易小光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也表示,這幾年,重慶汽車工業大力推進產品結構調整,過去汽車產業產品結構偏重於中低端車型,現在向中高端車型轉型。

馮雷還表示,重慶汽車工業積極投入新技術研發,搭乘新能源快車道。重慶在智能網聯方面先行先試,在增程、換電、氫燃料電池等方面技術積累都比較深厚,今年前5個月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提升16.7個百分點,產量增加18.55萬輛。

在這一過程中,大企業的進入為重慶汽車工業創造新的生態。

馮雷表示,塞力斯與華為的合作,通過華為技術、品牌、流量和渠道的加持,成就了問界系列車型現象級大賣;力帆汽車經過改組重建,隨著2022年吉利入主後涅槃重生,主打換電新能源賽道,給重慶汽車產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能否取代廣州登頂第一

廣州2023年汽車產量達到317.92萬輛,增長1.4%,位居全國第一。在此前幾年,廣州汽車產量保持在300萬輛左右的水平,增降幅都不太大。從今年1~5月數據來看,廣州汽車產量為94.73萬輛,同比下降19.9%,而重慶同比增長16.1%。

馮雷表示,縱覽廣州汽車工業發展,其成功主要來自合資品牌,廣州是豐田、本田、日產在中國最大的生產基地。但是,現在日系汽車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正在全面下降,因此,廣州的汽車工業將面臨市場的急劇變化。

因此,馮雷認為,傳統燃油汽車強大的生產慣性可能拖累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另外廣州雖有埃安、小鵬等新能源車企,但在市場策略、品牌調性方面與其他熱門車企均有差距,體現在新車型選擇較少、推新節奏較慢,在智駕方面也略顯普通。

而重慶代表性車企引領新能源轉型持續發力,成為重慶汽車產量保持領先的助推器。以長安汽車為例,近兩年發力轉型新能源,長安、UNI、歐尚、深藍、啟源、阿維塔等新能源品牌矩陣日趨成熟,熱銷單品持續湧現。

與此同時,重慶汽車產業基礎的優勢也逐漸顯現。馮雷表示,重慶有整車生產企業20餘家,規模以上零部件配套企業1200多家,具備西部地區最為完善的汽車產業鏈。產能方面,擁有接近500萬乘用車產能,高於武漢(234萬)、廣州(335萬)等汽車強市。在存量競爭時代,規劃產能的保障成為衝擊「汽車第一城」的入場券。

不過,雖然重慶今年的增長勢頭正勁,但是,廣州仍然保持強大的規模,在產量上與重慶相差並不大,也有能力繼續捍衛第一的位置;不僅如此,背後的追兵也給重慶製造壓力,今年重慶能否重新登頂汽車第一城尚未可知。

馮雷表示,今年重慶登頂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但也面臨上海、深圳甚至西安、合肥的壓力。尤其是合肥的增長勢頭很猛,比亞迪、大眾、江淮等幾個新工廠達產後實力不可小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8fd0dbc42bf16ed6e0b053a5614a6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