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就是這股清新山野味道

2022-09-28     貴州都市報

原標題:愛的就是這股清新山野味道

鱘鰉魚。

蛋雞養殖場。

建設中的台江縣鱘鰉魚三產融合產業園。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思露 汪國鋒 周清 鄧剛

好山好水好物。來自貴州的山珍,在大灣區的餐桌上備受寵愛,這是產業級的雙向奔赴,充滿想像。

貴州「好蛋」5年賣了10個億

9月26日上午10點,走進廣州市天河區錢大媽生鮮超市,一眼望去,在貴州五穀蛋的貨架上已經空了許多,只見一位客人將兩盒雞蛋放入自己購物籃後,滿意地向收銀台走去。

「貴州五穀蛋一直很受消費者的歡迎,我們從2018年就開始售賣,今年已經是第5個年頭。截至今年7月,已賣出近10億枚雞蛋,銷售額也近10億元。」錢大媽華南區蛋品採購專員陳祖威一邊說,一邊將雞蛋擺放規整。

為市民採購到品質優良的雞蛋是陳祖威的日常工作之一,而貴州五穀蛋之所以能夠迅速打入廣州市場,則源於錢大媽生鮮超市與貴州五穀蛋在合作上的一場「雙向奔赴」。

「在錢大媽生鮮超市上架的雞蛋,都是經過了重重檢測、優生優選的產品,我們有嚴格的質檢系統,選擇長期定點採購貴州五穀蛋,也是看中了它優良的品質。」陳祖威說。

為了打造貴州五穀蛋的品牌形象,錢大媽下了不少功夫。首先,在產品盒的包裝上,進行了具有貴州特色元素的設計,加強了產品的形象塑造。其次,利用自身的平台優勢,進行了直播帶貨活動和專題推文宣傳,吸引流量從而推動銷量。最後,與各大媒體聯動進行宣傳報道,積極推出地鐵燈箱、公交車、城市商圈等公益廣告,讓貴州五穀蛋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

從原產地到廣東市民的餐桌,貴州五穀蛋的成功,一方面打開了華南市場,另一方面也有效帶動了貴州五穀雞蛋產地的產業發展,形成了「產品帶動產業、產業帶動幫扶」的助農模式。

有了廣州以及大灣區的消費市場牽引,畢節赫章作為貴州五穀蛋的重要原產地,信心十足,出資10億元設立貴州金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專注於赫章縣蛋雞產業發展,修建養殖規模為70萬羽的水塘馬圈岩蛋雞養殖場、養殖規模為120萬羽的平山蛋雞養殖場、養殖規模為150萬羽的雙坪蛋雞養殖場。

一尾鱘魚從清水江游到珠江

黔東南州台江縣,雲貴高原東部苗嶺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下游的台盤鄉,秋色漸染,憑藉著「村BA」火遍全國。

村子裡,鱘鰉魚養殖區於去年11月30日開工,預計今年9月30日建成,工地上正一片忙碌。

這是碧桂園集團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建設的鱘鰉魚三產融合產業園。國強公益基金會成立子公司——貴州省千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實施。

鱘鰉魚,成了連接廣東和貴州的「產業大使」。

「一期項目鱘鰉魚養殖區共計108個養殖池,可養殖257萬斤鱘鰉魚。該基地建設完成後的容載量將刷新國內紀錄,成為全國最大的鱘鰉魚養殖基地。」碧桂園集團黔東南鄉村振興項目部負責人盛長城介紹說。

鱘鰉魚,有「水中熊貓」的美稱,肉質細膩且風味鮮美,營養價值高。魚肉中的蛋白含量高於一般水產品平均水平;鱘魚頭、脊索、魚鰭中的軟骨含量豐富,從軟骨中提取出的硫酸軟骨素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魚卵加工而成的魚子醬與鵝肝、黑松露並稱「世界三大饈」,被譽為「黑珍珠」,主要的消費市場為歐洲、美國、日本、俄羅斯等。

在台盤鄉養殖鱘鰉魚,這是碧桂園集團聯合廣東省農科院反覆考察調研後的決定。

鱘鰉魚是冷水魚,對水質要求高。台盤鄉水質好,水溫常年恆定在18℃至22℃之間,是全國少有的適合進行冷水、亞冷水性魚類養殖的地區之一,給鱘鰉魚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為了養好這尾魚,6月21日至6月25日,碧桂園集團邀請國內鱘業專家石振廣、貴州省農科院的水產博士張顯波等,就鱘鰉魚的繁育技術、鱘鰉魚加工及市場動態對當地村民展開培訓,授人以漁。

養得好,還要銷得好。對於銷售端,碧桂園集團早有考慮——打造鱘鰉魚預製菜產業園,製作鱘鰉魚預製菜。

何為預製菜?「既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阮光鋒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解答說,消費者購買後,僅需經過簡單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享用菜品。

預製菜產業伴隨著「懶人經濟」「宅經濟」的興起愈發火爆,已站在風口上。據中國預製菜產業聯盟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預製菜市場規模預計達到4100億元,未來5年內有望衝進萬億元規模。

碧桂園集團攜鱘鰉魚預製菜強勢入局,計劃推出魚子醬、「魚子醬精華+」及魚肉預製菜製品三大產品體系。

其旗下碧鄉公司「食機已道」品牌率先推出鱘鰉魚烤魚、鱘鰉魚水餃等16款預製菜品,並於7月正式上線京東、天貓等線上平台及線下高端超市進行測品。

「因其獨特的肉質口感,高蛋白、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千鱘生物科技總經理申遠介紹說。

據介紹,碧桂園集團的鱘鰉魚預製菜品將分三個方向開拓市場:一是碧桂園內部渠道,面向集團自有的全國酒店、社區業主、員工,觸達人群超3000萬;二是發展省級、市級區域代理商,將商品快速鋪進各地餐飲及商超;三是電商渠道,通過京東、天貓等傳統電商平台,並與一線電商主播、網絡達人合作直播帶貨,提高銷量的同時提升品牌曝光度。

業內人士認為,預製菜賽道產品細分趨勢不斷發展,細分品類或許更容易跑出黑馬。而台江的鱘鰉魚三產融合產業園,既依託鱘鰉魚養殖,又可發展科普展覽、產業觀光、餐飲接待等,未來令人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80d9d33fe4d272aeccd7d0fc0a397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