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斤兒子患病了,我要背他上學……」無數人讀完淚崩了

2022-04-04     凱叔講故事

原標題:「140斤兒子患病了,我要背他上學……」無數人讀完淚崩了

作者 | 桑梓

河南鶴壁,一棟破舊的樓房內。

每天清晨,媽媽都會背著140斤的兒子下樓,然後用電三輪車把他送到學校。

到中午再把他接回來,下午上課把他送過去,晚上放學又接回來。

圖源@大米video

就這樣,一天四趟。

堅持了7年,整整2500多個日日夜夜。

剛開始背著孩子還有點吃力,她就在每個樓梯口都放一張桌子,以便休息。

後來,她越來越熟練,力氣越來越大,只需要3分鐘就能把孩子背下樓。

原來,這是一個患有罕見病的孩子。

從5歲開始,就被檢查出假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雖然才15歲,體重就高達140斤,嚴重影響日常走路。

但即便這樣,媽媽也堅持讓他返校上課:

「孩子不放棄,我有什麼理由放棄呢?」

很樸素的一句話,聽來讓人動容。

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罕見病患者,而每年新出生的罕見病嬰兒大約超過20萬。

也就是說,每100個新生嬰兒里,就有1個患有罕見病。

看到這個數字,我久久不能平靜。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寶貴、最柔軟的存在。

萬一某天生病了,父母就像是被拉進絕望的深淵,凌遲處死。

孩子生病,最自責的永遠是父母

看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北京,南禮士路公園。

一到晚上,就擠滿了外地中年人,他們大多數都是帶著孩子來治病的。

為了省錢,捨不得住旅館,只能擠公園。

50歲的張福忠,是千軍萬馬中的一員。

前幾年,10歲的小女兒突發高燒。

從村、鎮、縣、再到北京,他們一路輾轉後,才知道女兒得的是一個罕見病,需要骨髓移植,各種治療費用要60萬。

他不知道錢從哪兒來,只能治一步看一步。

為此,他對自己苛責到了極點。

每天住在公園內,捨不得花錢洗澡。

然後買十塊錢兩斤的大餅,喝著醫院接的免費熱水,就是一天的伙食。

唯一一次吃包子,還是因為給女兒骨髓配型檢測,需要抽血。

為了配型成功,他那天下了血本,吃了9個包子。

這一幕,讓我想到了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中的場景。

兒子患上腦癌後,一家人的生活節奏發生了巨大改變。

圖源: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

平日裡樂觀大方的媽媽,卻為了幾塊錢的停車費和人不停掰扯。

工作上體面拔尖的爸爸,為了多攢幾個錢,下班後去做滴滴兼職,背心破了洞都不捨得換。

你看。

孩子生病,最痛苦的是父母,最自責的也是父母。

別看有的父母,在外頭談笑風生,光鮮亮麗。

只要孩子一病,立馬被拉進煉獄,痛不欲生。

他們甚至都不敢對自己哪怕就好那麼一點點,否則都覺得對不起孩子。

激發一個人的無窮潛力,給他一個孩子就夠了

電影《中國飛俠》中,講了這樣一個戳心的故事:

男人是外賣員,女人是保姆。

他們6歲的女兒患有部分性肺靜脈異位引流,合併房間隔缺損,每天咳嗽得很厲害,嚴重的時候還喘不上氣。

如果不動手術,恐有生命危險。

而手術費用,需要整整20萬。

圖源:電影《中國飛俠》

可他們手裡僅有5萬塊存款。

看著昂貴的帳單,女人一陣沉默之後提議說:

「要不我去佛山給人按腳吧。」

對於老婆要做的這份工作,男人自然打心底里不樂意。

但在孩子20萬手術費面前,男人說不出半個「不」字。

而他,也開始了白天送外賣,晚上做代駕的生活。

每當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想想女兒的手術費。

那一刻,他變得更有衝勁了。

每天七點起床,七點四十把女兒送到學校,下午四點要去接她。

為了把接送女兒的時間搶回來,他必須比所有人都快,每天至少送完60單,每單不能超過10分鐘。

熟悉轄區的每一個顧客,每一棟樓,知道在哪裡上廁所不用排隊,連每個紅綠燈多少秒都記得一清二楚。

所有的時間,他都精確到了秒。

晚8點,他終於送完了最後一單外賣,可緊接著還要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換個衣服啃個麵包,再兼職做代駕……

後來,這位為女兒治病的父親,因為送外賣的速度和成績過於優秀,被大家稱作「中國飛俠」。

而現實生活中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就像那個上過熱搜的父親,他為救孩子親手製藥,某種程度上說,他也是一位跟死神搶孩子的「中國飛俠」。

圖源:微博@不負我時光

我相信,他們在給孩子治病過程中,也一定絕望過,痛哭過。

但千百次的崩潰,敵不過孩子的一張笑臉。

每一次沮喪過後,他們又會重新打起精神:

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心中的信念。

說什麼,都不能放棄!

擁有一個健康孩子,已經是為人父母的最大幸運

說起來,父母的最大幸運是什麼呢?

不是財富,不是地位,而是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

前段時間,朋友和我分享了她去醫院的故事,至今回想起來都心有餘悸。

那天,她帶著女兒去拿體檢報告單。

定睛一看,上面4個字異常顯眼:

惡性腫瘤。

她兩腿一軟,差點癱倒在地。

找到醫生詢問,還沒開口,眼淚就已經下來了。

直到一旁的女兒提醒她「媽媽,這上面不是我的名字」,朋友才晃過神來。

原來因為一時情急,朋友拿錯了報告單。

那一刻,朋友才發現,擁有一個健康平安的孩子已經是莫大的幸福。

她感慨地和我說:

「這個事兒陰差陽錯的,也算是給我敲了個警鐘,過去總要求孩子不停地往前奔,但是停下來看看,健康就已經很幸運了。」

是啊。

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現在父母的育兒焦慮真的過於嚴重了。

整天盯著孩子成才成名,仿佛這樣才是一個家庭的最大歡喜。

但你去北醫三院門口走一圈,你去兒童醫院看一眼。

那裡的父母,他們的最大心愿,就是讓孩子做一個健健康康的人,平平安安地活。

他們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家孩子終有一天能自己走出醫院,然後跑到遊樂場,跑去操場,酣暢淋漓地玩!

寫到這兒,不由得長吁一口氣——

在這個內卷時代,成績,排名,獎狀固然重要。

但只要一遇到「健康」二字,一切都會化作虛無。

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重要,就像沒有什麼比父母的愛更純粹一樣。

我們何其幸運,能有一個健康孩子。

真好。

—— End ——

作者:桑梓,用心寫字,用愛成文。專注婚姻、育兒類文章,讓您在婚姻、育兒路上少走彎路。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473f0ccd1dbe9d989fe2878fd8286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