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回顧】百忍成金低買高賣:光伏低估,成長能否繼續?

2023-09-04     雪球

原標題:【文字回顧】百忍成金低買高賣:光伏低估,成長能否繼續?

作者:雪球路演

來源:雪球

>>>點此進入直播回放<<<

#好市發聲,浪底淘金# 雪球基金直播節來啦!基金學習大禮包派送中:年度好書免費郵到家+雪球獨家策略報告限量送,點擊直播間彈窗/直播回顧下方卡片,添加小雪入群後,基金學習大禮包立馬拿到手!

網頁連結{#好市發聲,浪底淘金# 百位大咖齊聚2023雪球基金直播節}

【直播主題】光伏低估,成長能否繼續?

【直播嘉賓】@百忍成金低買高賣 雪球人氣用戶

【直播看點】

光伏的股價已經反映過剩預期,一旦超預期呢?

以隆基為代表的光伏企業業績能否持續增長?

拯救股市,激活經濟的一點個人想法。

以下為完整直播文字回顧:

嘉賓:好久不見。最近光伏下跌得比較厲害,我最近也忙一些其他的事情,所以來雪球也少了。但是對光伏的看法我始終沒有改變過,依然非常看好。正好趕上雪球的直播節,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我最近不知道是感冒還是陽了,沒有任何的症狀,除了咳嗽,所以嗓子有點不太舒服,不影響我們繼續直播。我覺得有可能是陽了,但是完全沒有發燒之類的感覺,我也沒有測,所以慢慢地它就變成了一個普通的感冒了,所以疫情基本上可以算是過去了,大家該繼續生活,慢慢的都會好轉的。

我們聊一聊股票的第一性原理。光伏最近跌了很多,我也做了一些反思,但是我個人認為大的方向是沒有什麼問題。我們聊聊股票的第一性原理。股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趨勢,趨勢非常重要。隆基從75元跌到了25元,跌去了三分之二,趨勢是非常的恐怖的。上一波是從5塊錢漲到了75元,是一波15倍的漲幅。下降是跌去了三分之二,是一個下降的趨勢。

這個下降趨勢我沒有躲開,我也沒有想到它能跌到這麼多,確實是一個失誤。但是大的方向依然沒有錯。在這之前,我想過它會下跌,但是在我的認知里,趨勢不是第一性的,價格才是第一性的,低買高賣就是指的價格。

什麼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就是關注價值,價值本身也是價格。價格又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股價。一個是價值。股價是過去的,現在我們買入的價格。價值是指未來我要賣出的價格。一定要理解價值是這個東西值多少錢。一個人花一萬塊錢買了一個鑽戒,他到當鋪去當,人家回收是200塊錢,那它的價值就是200元。他買的價格是1萬元,這就是價格和價值。

這東西你有可能會買得非常貴,也可能會買得非常便宜,但是用二元所謂陰陽的理論來看這個價格,我們去逛夜市撿了個漏,一個古董賣200塊,但是經過專家鑑定它確實是一個真的古董,所以它的價值是1萬塊,那我們在未來可以以1萬塊的價格把它賣掉。所以價格價值本身都是統一的。

對於做投資來說,很多人是生吞格雷厄姆,活剝巴菲特,就是把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這一些理論拿過來,但是真正的理解,實戰和讀書完全是兩回事。第一性原理就是價格是第一性的,我們要把它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趨勢也非常重要,有很多趨勢高手,但是它不是第一性的。經常我們看到一個上升的趨勢,我們一旦買入它就下降了。有時候我們會做下降趨勢,然後它會上漲。

趨勢這個東西我做過,凡是股民實戰的沒有不在乎趨勢的。但是它不是第一性的,它是第二性的。第一性就是找到哪一個最重要,價格是最重要的。價值本身也是價格,趨勢是第二性的,它非常重要。但是它和價格相比。所以我們對於一隻股票來說,很容易判斷它實際。

茅台在2013年賣到過100元以下的價格,50元錢,後來賣到2000元以上。在100元以下你就可以判斷茅台是便宜的,在2000元以上你可以判定它是高的,這個價格是很好判斷的。但是趨勢不一定。我記得2013年茅台除權價跌到100元之後,一直跌到了50元,腰斬了。別忘了它是從230元跌到100元,除權沒有那麼高了,具體的價格我記不清了。再繼續跌到50元,然後漲到了兩三千,這是趨勢。

如果我們擅長運用趨勢,那我們儘量買的低。但是你100元以下買茅台不能算是失敗,實際上你應該堅持,你認為它是有價值的。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低買高賣是容易的,做趨勢是比較難的。因為趨勢它不是第一性的,它受很多元素的影響。所以做趨勢有賺錢的,但是難度比較大。

我認為投資和兵法一樣,要避實擊虛,永遠是用十個人打一個人,而不是一個人去打十個人。你永遠用十個人打一個人,最終的結果會實現一個人打十個人,就是以少勝多是一個結果,不是規律,十個人打一個人是規律,我們要尊重規律。

第一性原理也是規律,它是第一性的,是重要的。既然有第一性那就有第二性,實際上我應該加強對趨勢的研究,但是我反思過,我認為人不應該過度的自我反思,你既然是正確的,就應該堅持。

光伏整體上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所有人都說它會過剩,但是過剩是一種邏輯,邏輯是一種推理,它未必是真的。傳著傳著大家就都以為它是真的了,你就在底部交出了你的籌碼,然後你會發現被莊家或者主力,假設有這麼一個市場先生,你的對手盤把你低位的籌碼搶走了,那你就無法低買高賣了,至少不要在底部交出你的籌碼。

這個下降的趨勢是一種幻覺,它讓我們感覺承受了風險。我們先聊一聊光伏的供應關係。我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光伏就是供給,這是需求,需求會很大,它要代替的是所有的煤炭,它本身還會增長。假如我們沒有光伏,還是煤炭、天然氣、石油這些來供能,到2060年全球的發電量以及對能源的需求至少會翻一倍以上,遠遠不止一倍。

因為我們供電量的需求以及煤炭的需求,實際上和GDP增長差不多。我們用不了30年就會翻一番,實際上用不了那麼久。並且現在新能源汽車在量少的時候不那麼重要,但是它的量多了,全球都用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對電的需求也會大幅增長。全球的能源都在電氣化,所有的都在轉變成電,而電在清潔化,所以它的需求是隨著時間在大幅增長的。

對光伏的需求,至少有十倍以上的增長,這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即使是李振國一直說產能會過剩,但是對光伏的需求,他認為未來再增10倍以上,不是很久,就是2030年左右,光伏每年的裝機就會增長10倍,這個是沒什麼問題的。

我們的供給原來是很小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一定會匹配到需求。所以他看到了增長了一大圈,現在確實也在增長,這個增長是非線性的,去年增長最快的是矽料。跟蹤光伏以後發現,企業家和我們普通人是一樣的。在矽料很便宜、在10萬以下的時候沒有人去擴產矽料,當矽料到了20萬以上,像新希望,還有傳統的通威都開始紛紛擴產,所以大家都在追漲殺跌。如果你能逆向操作,或者多用些邏輯,願意冒一些風險,那麼你可以享受更高的利潤。

通威就是在10萬元以下的時候大幅度擴產,因為這是我的本行,我總要投入產能的。我不能看到現在矽料的過剩,這是2019年,看到矽料過剩,價格很便宜,我就不擴產了。實際上通威就認為未來的需求會大幅增長,所以它就擴產了。所以這一波行情吃肉的是通威,只有通威是最勇敢,最早吃上肉的,其他的都是跟隨者,像大全還有一些其他的企業,它的新產能投入之後,矽料的價格現在又降下來了。

我們看這個供需關係,遠期來說至少會有10倍以上的增長,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去年是大幅擴產矽料,但是今年矽料價格又降到了10萬以下了,是六七萬噸,你看還有人在投矽料嗎?幾乎沒有了。所以它是每一年有一個環節會大幅擴產,但是明年、後年或者再之後,幾乎是不會擴張的。所以它的脈衝式的,不會持續不斷地擴張。所以這個增長是緩慢的,不是我們想的那麼快。只有去年是矽料大幅擴張,其他的矽片、電池、組件都有擴張,但是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大。

現在大家都認為過剩,至少是階段性過剩。我跟蹤了這麼久,對此並不贊同。所以我對隆基李振國他們拚命宣傳產能過剩論是非常反感的。我上次寫了一篇帖子懟這個產能過剩論,我不認為它會過剩,至少到目前來說,我們沒有看到一絲過剩真正實現。大家都是一致預測未來會過剩,原來是預測今年下半年會過剩,現在有人覺得下半年不會過剩了,又預測明年。

去年的這個組件是2元/瓦,它對應的需求是這麼大。今天已經到了1.2元/瓦了。在下降的過程中大家都是等待,要看一看。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做投資的人都知道追漲殺跌,越漲我越買,越跌我就不買,整個市場都是如此。所以對於股價下降,它越降了,對於投資來說我越要等一等,等便宜點我就可以賺更多的錢。所以就等一等。他不是不裝了,只是等。

但是在2元/瓦的時候,它的需求是這麼大,在1.2元/瓦的時候,它的需求就會釋放出來。從邏輯上來說,它的需求完全可以吃掉新增的產能。所以我對產能過剩也是非常的困惑,我認為它不會真實發生,可能只是存在於大家的大腦中。

現在光伏的定價是按產能過剩率來估值的,以隆基為代表的這麼優質的光伏企業一體化,還有金澳、天合光能,它們都是10倍左右的市盈率,你幾乎找不到這樣的資產,就是10倍以上的市盈率,並且只有煤炭還有銀行,這種周期性非常強,並且沒有成長的企業才會有10倍以下的市盈率。

對光伏來說,它每年增長30%、50%,幾乎是玩一樣。即使是暫時有一年增長緩慢,你會發現過一段時間它又會高速增長。所以我認為市場是一種強勢的博弈。光伏整體漲了10倍以上,有很多人想獲利出來,有的新的資金不願意去高位接盤,所以大家都去炒AI。但是AI是美國發明的,英特爾英偉達這些企業是真的很牛,它的利潤增長非常強。

中國的資本市場是有一點問題的,我們是以美國為首的,因為美國全球最大的金融體,並且它的金融是最強的,所以美國發明了AI。中國業績也會增長一波,但是本質上我們中美之間同行業是競爭的關係,那我們能競爭得過英偉達嗎?恐怕很難。所以在英偉達的業績大幅增長,它的市場占有率在不斷提升之後,你會發現我們企業的經營,做硬體不能說不增長了,或者一定會失敗,但是我們和英偉達相比是很困難的。

所以拉長一點時間,你就會發現它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生意。但是光伏、新能源汽車,還有鋰電池這一些,我們中國是最強的,這是從競爭的關係上來說。中國在新能源這方面是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這是我們自己有的一個優勢,但是特別不珍惜。我覺得我們國家的金融有一點問題。

從短期來看,這是矽料的價格。矽料的價格代表的是近期的供需關係。由於上半年是25萬億元,甚至到了30萬元。它在矽料產能大幅釋放之後,暫時相對過剩了。實際上整個光伏行業真正唯一有可能會階段性過剩的就是矽料,其他環節我怎麼推理也不可能出現過剩。像矽片、電池片、組件基本上不會產生真正的過剩,並且它們的毛利率能保持穩定,它們的利潤基本上可以確定能保持增長。

我們再看看矽料,矽料在25萬,一直到了六月中旬,價格降到了六七萬左右,見底了,然後再緩慢地上升。實際上矽片、電池片、組件價格近期都開始上漲了,它反映的是需求開始大量釋放。下游的電廠也是有任務的,還有是有競爭的。歐洲的電價是兩塊多錢一度,它又進口了大量的組件兒。還有因為全世界的光伏組件都是中國供應的,印度、巴西、阿根廷、美國他們有些雖然對中國的態度不是很好,但是沒有辦法,他還是要買中國的光伏組件,所以它的需求是全球競爭的。所以它的產業鏈到了一定程度就開始見底。

下游的電廠一看,基本上你已經見底了,我不能一直等下去,這個時候我已經沒有利潤可圖了。光伏對標的是火電,火電歐洲是兩塊錢一度,中國是四五毛,光伏比如三毛,那我就一定可以賺錢了,我也不能太貪心,因為我估計這個價格就差不多了,所以我就開始大規模的殺過來。

一般來說下半年企業的利潤,一般是上半年的兩倍左右,上半年賺(10)個億,下半年一家企業應該就能賺20億。所以它的一年的凈利潤大概是30億,這是我虛擬了這麼一家企業。他的市值,10倍市盈率是以100億來算的,但是實際上它的凈利潤可能能到200億。因為它的年化是20億,實際上的凈利潤能到30億,所以它的市盈率是不到10倍的。也就是說以隆基為代表的光伏企業,表面上看是十倍市盈率,實際上可能已經是七八倍左右。而且人家幾乎可以確定,還是會高速增長的。

估值是在過剩估值。增長一點也慢不下來,還是會高速增長。因為這種光伏過剩論是一種邏輯推理,邏輯本身是一個非常形式的東西,它可能只存在於我們的大腦里。一旦我們發現實際情況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預期差就會出現,整個市場的走勢就會逆轉。

假如真的過剩,那估值已經10倍了,你就沒有辦法了。好的股票總是有底的,隆基、寧德、比亞迪這些股票,在差的時候它的估值到了一定程度,我記得比亞迪曾經是一百多倍估值,寧德時代剛上市的時候也一直是50倍還是100倍以上的估值,它們是有估值底的,它的股價不可能一直降下去。如果真實的情況是增長,那麼這個形勢一定會發生逆轉。

這個邏輯存在於我們的大腦之中,它不代表真實。如果碰到真實的情況,它一定是會繳械投降的,就像冰雪遇到了陽光一樣,春天一來陽光開始發熱,冰雪就會融化。

光伏整個的產業鏈,矽料、矽片、電池組件,上游是矽料矽,下游是電站。它的毛利率一定是下降的,它的價格會大幅下降。它從25萬一噸,降到了六七萬一噸,那它的利潤還能剩多少呢?我們是不好猜的。所以對於矽料的企業,大全、通威,它的業績不好預測,但是肯定會下降的,所以它要上漲是有一定難度的。

矽片名義上產能過剩,實際上它下游的需求一直是比較強的,現在也幾乎沒有再上矽片的了,一般上電池組件,產能基本上也穩固了,電池和組件的毛利率一定會上升的。矽料的產能還在繼續上升,下半年還有大量的產能釋放出來,所以矽料繼續降價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它不會一直降下去。矽片的利率不好說,我們先給它保持一個幾乎是持平的水平,但是越往下游,電池和組件,它的毛利率一定會提升。

它去年都慘成那個樣,都是虧損的。艾旭當時控告通威為代表的矽料企業,說它們操縱市場。但是現在它的利潤已經不錯了,並且它的利潤很有可能還會繼續提升。所以電池和組件的利潤會重新分配。我們肉眼可見的,最好的是一體化。隆基、晶澳是旱澇保收的,無論如何它的利潤不會下降。

專做組件和電池的不是特別好判斷,但是大機率會上漲,要看整個企業的經營能力。能力高的自然就會提升,能力低一點的可能會做得差一點,但是也大機率會上升的,因為現在行業特別好。這就是光伏的新勢力,我喜歡稱咱們光伏雜毛,實際上我們應該叫做「光伏新勢力」。

比如雲帆珠寶原來是做珠寶的,這些企業也是好好做經營的,不是亂搞。但是我們知道有一些行業,你看房地產,無論這家企業多麼努力,這個行業不行了,你都非常難以賺錢。天時地利人和是非常重要的,大勢已去,無論怎麼樣經營,還有服裝紡織這些輕工業,好多輕工業還有重工業,都是很難做的。因為它主要是受大環境的影響,所以它們拼盡全力也不賺錢。

但是光伏是非常賺錢的,它們又進入了這個行業。恰好它們進來的這個時間,大家都認為光伏產能會過剩,所以不給它估值,好多都是30億的市值。原來它就值30億,做了光伏之後市值還是30億,有的甚至還降了。當然30億是虛值,有的40億、50億,有的還低一點。我們不管它怎麼做,原來就值30億,一旦光伏成功了,它的市值上100個億是很輕鬆的。

一旦大家發現光伏並不是真的過剩,又重回市場的C位,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賽道,光伏叫賽道,新能源汽車叫賽道,鋰電池叫賽道,風電叫賽道,以前沒有賽道這個詞,這是這兩年出現的。因為只有這種賽道,你發現它的業績有持續增長的能力,其他的都沒有。你說哪一個行業,AI嗎?它沒有持續增長的能力,白酒是很好,但是房地產現在不行了,白酒和房地產有很大的關聯性。

房地產不行,它就影響銀行、保險、白酒、消費,很多行業。現在整個經濟的問題,就是房地產這箇舊夜壺它已經漏了,它已經尿滿了。有時候國家憋急了,就把它拿出來再尿一尿,但是發現確實是不好用,所以會給房地產鬆鬆綁。但是我們要記住,它的天時已經不在了。

所以看到光伏,比如出一個什麼政策,利率調低了或者怎麼樣,這時候光伏越弱的話,它會起得很猛。但是這個時候一般不要殺進去,因為長期的利益和短期利益往往是相反的,短期漲得越快,長期的越沒有機會。而新能源近期跌得很厲害,跌了一年半載了。但是一旦它成為C位,很有可能是翻倍好幾倍的增長。

所以在最壞的時候,要抱最樂觀的想法。我調了一下光伏隆基的倉位,到了一些新的勢力上去,比如麥迪科技、雲帆珠寶,不作為推薦,我不像大家想那樣不看好光伏了,也不是不看好邏輯了,我是保持進攻的。我認為光伏已經基本上見底了,下面很有可能是大幅往上漲。

我比看光伏的大部分雪球的球友要樂觀很多,我比大家更看好光伏,我不認為會有真正的產能過剩,我不認為光伏會經營不好,我認為它們未來會有非常好的進攻性,所以我就買了一些光伏的新勢力。當然願賭服輸,要是買錯了會承擔風險。很好,它的確定性是最高的。但是有的時候人要敢於冒一點點風險,一旦賭對了,至少光伏是很難真正賠錢的。一旦過去這段時間,它漲幾倍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是我的基本觀點。

我們來看看光伏的競爭。我們不把光伏當好東西,在中國的估值非常低,也不值錢。但是歐洲、美國他們羨慕的眼紅的不得了,每年要花大量的錢來買我們的光伏板,還有能源汽車和鋰電池,這叫「新三樣」。我們出口的「新三樣」是光伏板、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

歐美國家又有錢,它的電價又比較高,歐洲是2塊錢一度,所以他們大批量地購買。現在中國是進攻的,歐美為什麼老和我們鬧矛盾?要是有個客戶在不斷地賺你的錢,你做生意做不過他。我們是雙邊貿易,你跟他做生意老是賠錢,他老是賺你的錢,那你也會對他有意見的。我們要搞清楚,中國在進攻歐美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他們競爭不過中國。所以它在失血,他們每年的貿易逆差是幾千億美元,所以它給我們的光伏使絆子,所以它一直想搞自己的光伏企業。

歐洲的電價是2元一度,要知道光伏是高耗能的,裡邊含電量是非常高的。光伏本身是發電的,但是它本身的原材料裡面有很多就是電,所以他們的成本非常高。我們的光伏組件能做到1.2元,明年能做到1.1元/瓦,歐洲可能得1.5元以上,他們的成本至少要比我們的高30%、50%以上。

我們經過大海運到他們國家去,銷售的價格比他們的成本還低。他們可以加關稅,使用各種規則使絆子,但是他們做不了光伏。光伏有一定的周期性,行情好的時候賺錢,行情一旦不好,歐美的企業直接會倒閉。它不像中國,中國是有國家做後盾,歐美國家是不管你的。企業經營不好就倒閉,這是西方信奉的自由市場,他們這麼多年來一直是這麼做的。

原來歐美有很多光伏企業都倒閉了,老是吃虧,人家就長記性,他就不敢再做了。即使國家出一些利好政策,但也是暫時的。過三五年之後呢?所以歐美幾乎做不了光伏。

以印度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東南亞,實際上東南亞是中國過去做的。印度想做,它能做一部分,但是他依然也做不了,因為需要大量的資金。印度也缺電,他們可以生產一批自用,但是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遠遠高於中國。所以整個光伏產業只有中國能產,這個幾乎是確定的。我們的產能未來每一個環節都會達到90%以上,會壟斷整個世界的生產端、供給端。所以對於歐美出一點政策,股市會瞬間做出反應,一定會大跌一把,但是早晚還會漲過來,要心中有數。

我們的經濟現在多少是有點問題的,本質並不是什麼陰謀論,好多分析都不靠譜。它的本質是房地產出現了問題。房地產在2021年的銷售額是18萬億,這是個天文數字。一年的銷售額是18萬億,每年可能有所下降。現在大家還願意買房子嗎?都不願意買了吧。出利好政策,政策一定是跟基本面的趨勢反著來的,你不好的時候我要扶持,你下降的時候我要往上扶持一下,你上升的時候我一定要打壓一下。

從2000年到2020年這個時間段,房地產一直上漲,國家出了很多的打壓政策,打壓住了嗎?沒有,房地產一直在漲。未來房地產不行了,會下降,國家會出利好政策,那會逆轉這個趨勢,會好轉嗎?不會的。基本面的趨勢非常重要,光伏基本面的趨勢非常好,股市的趨勢不好,但是基本面的趨勢遠遠大於光伏市場的趨勢。

房地產這箇舊夜壺已經滿了,大量的消耗鋼鐵、水泥,還有相關的上游,下游的家電甚至消費都受影響。以前房價漲的時候,大家都吆喝說這個會影響消費,實際上不是。房價在漲的時候,你一算我兩套房子今年漲了幾十萬,那我花點錢也是很正常的。嘴上雖然在吆喝,但是心裡是非常爽的,花點錢沒有感覺。

但是房地產一開始下降,我的資產貶值了,我對未來預期又看不清,我花錢就不要那麼浪,要省著點花。所以它對消費是有抑制作用的,房地產越不好,消費越不好。但是中國比較幸運,我們有新能源,完全成為了一個新的業務。新能源包括風光電儲,風電也很好。光伏當然是最好的,新能源汽車,還有鋰電池。除了風電出口少一點,其他三樣的出口比較多,風電主要是國內循環。

它們每個行業都還小,不能達到18萬億這麼大。但是它們四個加在一起就比較厲害了,它們上游帶動的化工,下游光伏電站的建設等等,也能拉動整個經濟。並且它能出口,房地產是內循環的,不能出口,新能源一個是內循環,還有一個是外循環。我可以在國內循環,也可以到國外去循環。我一年出口凈利潤就是1000億、2000億美元,未來會達到三四千億美元。

中國從來沒有這麼好的行業,因為所有的行業都是來料加工,我們本質出口的是廉價的勞動力。但是未來因為風光電池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國內就可以生產,它的主要原材料一個是人工,一個是沙子、碳酸鋰,還有一些是電。所有的東西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國內產的。那我這個外循環可以賺外匯,它產生的凈利潤大概是一年幾千億美元。中國以前全部的貿易順差也就是兩三千億美元,去年增長到8000億美元。這只是這兩三年的高速增長。

未來光是新能源就能撐起一大片天地。並且在內循環它有個好處,可以拉動國內的投資。光伏是有利可圖的,是賺錢的,它不是國家政策要掏錢的,損耗國家的財政收入它不可能做大。這個內循環我雖然畫得很小,但實際上它可以搞得很大,基本上能代替房地產。終究新能源會比房地產要好得多。

如果在股市裡直接購買一些新能源的股票,給它一定的直接的支持,才是活躍整個國民經濟更好的一種方法和手段,也同時能活躍股市。除了新能源,其他的像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大數據,它們已經做的比較大了,現在不怎麼增長了。像手機每年的銷售量是在下降的,蘋果下降了20%,其他的下降的更多,人手一部手機,我這個手機是蘋果12,我目前還沒打算換,蘋果15出來也不一定換,因為它很好用。

網際網路的終端不增長了,像騰訊、阿里、拼多多,它未來的增長就沒有那麼快了,它們都不能承擔國民經濟增長的重任。只有新能源是高速增長的,所以整個新能源,不光是光伏、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這些大家都應該關注,遲早它還會回歸C位,它們的估值都非常低,這是一種博弈。市場上現在都是鐮刀,沒有增量資金。實際上股市是具備大幅上漲的可能的,因為我們的利息非常低,M2增長非常多。

M2大幅增長,利率大幅下降,實際上股市是可以走一波行情的,是存在這種可能的。目前來看,因為美國的加息,美股還是非常厲害的,美國的十年國債是金融的一個錨,它是無風險的利潤,能增長到百分之五六,意味著我什麼都不幹,只要購買美元的十年期國債,就能獲得百分之五六的利潤。它是歷史上這麼多年公認的沒有風險的,未來也不會有風險,拉長了十年二十年之後不好說,但是三五年內,美債不會出現問題。

就算有人認為它出問題,什麼東西能代替美債呢?沒有。人民幣不行、日元不行、歐元不行、黃金也不行,實際上美元還是很厲害的。美國這個國家在金融方面,它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另一個它的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業非常強大,華爾街是全球投資的總舵。所以美國的加息周期,美元加息周期決定了資產,特別是中國還有一些新興國家。

以前美國加息周期就是薅羊毛,有很多國家會破產的。但是美國這次薅羊毛的能力在下降,它薅不動了。雖然它依然還是吸引了大量資金去美國,但是基本上就快結束了,它可能會再加一次,不大可能加兩次了,最多兩次。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開始進入降息周期。

美國有30萬億的國債,如果持續不斷地加下去,每年付的國債的利息就會把自己壓垮。所以到一定程度它一定會降息的,把通貨膨脹率降到2%以下,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這麼高,就是因為疫情。美國接受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教訓就開始發錢,一不小心發多了,導致了通貨膨脹,他就加息。加息要回收一部分資金,然後它就要進入降息周期。它就是個潮汐,一旦進入降息周期,對全球資產的影響都非常大。

中國的政策底已經顯現出來了,周末的四大利好,周一高漲低開,今天又漲了上去。基本上可以確定我們的股市一定要展開一波行情了,時間至少是一年以上,甚至一年半、兩年。所以對於光伏來說,我認為做大勢,因為判斷整個股市是牛市還是熊市是最難的,所以企業要大於行業。

選擇光伏或者新能源汽車裡邊最好的企業,股票要高於企業。因為企業是整個基本面,而股票加了一個股價。股票比行業好,如果有些行業不太好,但是你也能找到很好的企業。而這個行業是高於市場的,即使整個市場不好,光伏如果它的利潤能不斷增長,那麼它終究會逆轉,即使市場是下降的,當然上漲更好。我們做光伏終究會迎來股價的上漲。

所以做投資就是避難就易,避實就虛,十打一。所以一層層地疊加,找到最容易做的股票,如果這個股票非常低,對光伏來說已經很低了,這是毫無疑問的,光伏的估值也很低,股價跌去了三分之二,ETF都跌去了一多半,所以它的低是很明顯的。如果你發現它的業績並不像市場推理的那樣會過剩,並且就算是過剩,對於隆基還有一些企業來說,這麼多年它的利潤能一直保持增長,那它的股價終究會上漲。

市場是瞬息萬變的,一旦發現市場開始上漲、行業開始上漲、股價開始上漲,那它往往就會疊加。

今天就講這些,最終總結一句:不要交出底部的籌碼。

底部不一定,你說低也行,光伏肯定是低的。不要交出底部的籌碼,不要交出便宜的籌碼,光伏早晚會重歸C位。謝謝大家。

天時地利人和,光伏這三者都具備。其他的行業幾乎沒有這麼好的行業,並且它對我們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是有力支持的,國家往往會對這個行業有更大的支持,謝謝大家。今天就是講這些,謝謝大家,我們回頭再交流。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d8357a1c5a78bdf966f6fef0d050f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