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Switch,作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掌上遊戲機,前幾天才剛傳來全球銷量超過1億台的成績。
《健身環》、《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都是在這台遊戲機上遊玩的。
而Switch的卡帶比起之前的任天堂掌機,明顯要小一些,為了不讓小孩子們誤吞,製作商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而這個工作,成為了在Switch發售後長盛不衰的一個梗:
不要舔卡帶,很苦!
事情是這樣的。
為了不讓孩子誤食Switch卡帶,任天堂在卡帶的外殼材質上加入了一種叫「Denatonium Benzoate」苦味劑。
中文翻譯是苯甲地那銨,也被稱作「苦精」。
這種苦味劑有多苦呢,簡單來說,這是目前已知最苦的物質。
即便苯甲地那銨在溶液中的濃度只有0.003%,也令人難以承受。
然而這玩意雖然苦,但卻無毒,所以任天堂才能把它放心加在卡帶之上。
有一位不小心舔到Switch卡帶的寶寶表示:
「(Switch卡帶)嘗上去就像喝殺蟲劑一樣,是我嘗過的最難吃的味道了,而且那個味道久久留在你的嘴巴中,我再也不想這麼乾了。」
然而在卡帶加料,非但沒有讓玩家們敬畏。
大概是想體驗一下什麼是「世界最苦」,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了「舔卡」的熱潮。
首先嘗試的,是一群遊戲媒體和主播。
國外遊戲媒體IGN的美女編輯,差不多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她只用舌頭輕舔了一下荒野之息的卡帶後,就戴上了痛苦面具:
隨後她用略帶顫抖的聲音表示:
「哦,味道太噁心了,這真是難以形容的感受,舌頭像著火一樣難受,Switch卡帶超難吃,太特麼酸爽了。」
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國外的遊戲媒體Kotaku。
他們的編輯則玩得更大,把幾款遊戲機的卡帶都找來舔一遍。
比如紅白機(FC)的卡帶,他無動於衷:
GBA卡帶,他面不改色:
輪到Switch卡帶,他直接破防,跟吃了炸彈似的:
與前面兩位誇張的演繹相比,這位叫Jeff Gerstmann 就要淡定許多。
不過他還是嘆了口氣皺著眉搖了搖頭:「Switch 的卡帶並不好吃。」
所以你說老頭環賣得好是有道理的:
大夥心裡都清楚這東西會受苦,但就是禁不住旺盛的好奇心啊。
除了國外的媒體和主播,國內也有不少人加入了舔卡的行列。
比如雷峰網的一位叫史編輯的兄弟,只用紙巾擦了擦卡帶,就放到了嘴裡。
然後當場崩潰。
事後他發表感言:「味道確實怪怪的,卡帶的苦能承受,比生活甜多了。」
B站Up主「抽風Crazy」也舔了一口,剛說了句「我覺得也沒什麼…」就立刻痛苦大喊起來:
更有甚者還甚至引誘小孩子舔卡帶。
小侄女:「???」
那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
「我回家舔了一下我的switch卡帶,為什麼沒有味道呢?」
這個問題就要引起警惕了兄弟們,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Switch卡帶是二手的,已經被人…
總的來說,任天堂給卡帶加料的舉措,無疑是成功的,這幾年我好像都沒有聽到有孩子誤食Switch卡帶的新聞。
這也無疑讓Switch少了許多被家長封殺的機會。
據果殼網的介紹,苯甲地那銨,除了能加在Switch卡帶上,還能加到其他有毒有害物質中。
從而能避免因誤食引起的中毒現象。
比如工業酒精、油漆、有機溶劑、潔廁靈、兒童玩具里,都可以添加苯甲地那銨來增強安全性。
如果你有啃指甲的壞習慣,也有添加了苯甲地那銨的指甲油給你用。
另一方面,利用最苦的物質來「折磨」味覺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很難被人察覺到。
因此人類往天然氣中加入了乙硫醇。
乙硫醇是一種無色液體,具有強烈、持久且具刺激性的蒜臭味。
空氣中僅含五百億分之一的乙硫醇時,我們就可以聞到臭味。
當人們聞到奇怪的味道時,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從而避開危險。
誠然,苯甲地那銨能防止人類誤食卡帶,但它卻不能阻止狗狗對卡帶下嘴。
因為狗狗雖然有味覺,但對苯甲地那銨的味道並不敏感,因此嘗不出苦味,咬卡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狗狗咬Switch卡帶,可不僅僅只是會讓卡帶報廢。
假如把卡帶吞下去的話,它們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
2019年在蘇格蘭,就有一隻名叫Rocco的鬥牛犬,突然出現厭食、嘔吐等症狀。
經過X光透視,醫生髮現了問題:Rocco吞食了一張Switch卡帶。
就這樣,本來為了預防誤食的任天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而玩家們也利用帶苦的卡帶,開啟了新一輪的整活之旅:
也有小夥伴堅持認為,Switch是甜的,不存在苦的說法。
對於這種說法,我只能說:
「啊對對對,快嘗一口!」(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