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跌跌不休的港股,可以慢慢撈一撈了

2022-03-11     文文大保貝兒

原標題:2022年,跌跌不休的港股,可以慢慢撈一撈了

首發:美少女壯士小文子

一個可愛又有趣的財經自媒體人

大家好,我是美少女壯士小文子,一個認真寫有趣文章的小財經博主。

01

最近小文子在看各家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年終總結。

很多基金經理在講2022年投資方向的時候,都提到港股估值已經很低了,可以擇機撈一撈。

去年的港股有多慘?

剛剛過去的2021年,恒生指數下跌14%,恒生國企指數下跌23.3%,恒生科技指數下跌32.7%,恒生地產建築指數下跌了18.8%......

這表現,可謂是熊冠全球主要資本市場。

我看了看,2022年開年,在A股接連遭受「暴錘」的情況下,港股相關基金表現還不錯。

接下來我會開啟定投。

(本文僅為個人學習分享,非產品推薦,投資有風險,入場需謹慎)

02

港股指數基金,最主要是H股ETF、恒生ETF、香港中小、恒生科技、恒生網際網路科技等等。

恒生指數:反映港交所上市的市值最大最活躍的一批公司

香港中小企業指數:代表香港中小市值公司表現

恒生科技指數:代表香港科技類公司的表現

恒生互聯科技指數:代表香港科技網際網路公司表現

H股ETF(恒生國企)是內地金融+新經濟、恒生ETF是內地金融+新經濟+香港大票、香港中小是香港二線龍頭。

下圖,是3隻指數成立以來的走勢。

可以看到,香港中小明顯波動比另外兩隻劇烈,但收益卻是最高的。

從估值來看香港中小目前進入了低估區域,另外兩隻估值適中。

再來看看恒生科技和恒生網際網路科技:

恒生科技指數選股範圍寬泛,一鍵打包港股科技龍頭;

恒生網際網路是港股網際網路產業鏈上中下游的龍頭。

港股比較特殊的地方是,既受到海外市場的影響,又受到國內的影響。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基於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今年的網際網路反壟斷,中概股嚴監管、教培行業整頓等原因,港股和中概股算是遭遇了一記重錘。

比如過來的這一年,反壟斷政策就讓一些港股科技網際網路企業被受「打擊」。

可以看看恒生指數成分股,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海底撈,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等公司的表現。

恒生科技和恒生網際網路科技成立以來的走勢如下圖,一路下跌:

所以,很多機構都認為港股已經進入深度價值窪地了,具備配置價值。

小文子自己的計劃,是擇機開始下場撿便宜籌碼,慢慢定投了。

但是,並不推薦大家盲目入場。

一些人總說港股估值低,但港股其實常年都是低估值狀態。

在港股裡面,只有「低估值」和「更低估值」的兩個狀態。

單純的從估值判斷買入港股,其實是比較輕率的。

小文子自己是覺得,港股里的一些行業,調整幅度和時間也確實是很久了。

並不是說現在買就一定會反彈,只不過現在買再往下跌的幾率不會太大,幅度也不會再大了。

港股現在的機會大於風險,但並不是沒有風險。

一方面是美國加息的壓力,另一方面是面臨A股的虹吸效應。

所以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

謹慎來看,也可以等加息的事情塵埃落定後再做打算,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03

股票市場很有意思,基本面和情緒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共同造成了市場的波動。

所以投資者在面對市場波動的時候,需要分辨清楚哪一段時間是由基本面驅動的,哪一段時間是由情緒所推動的。

有一個衡量A股和港股誰更貴的指標,叫做「AH溢價指標」,用來衡量A股、H股投資性價比。

根據歷史經驗:

當AH溢價率處於歷史高位,市場情緒很悲觀時,投資者不願意參與港股投資的時候,此後往往是港股明顯跑贏A股,賺錢的大好時機;

當AH溢價率處於歷史低位,市場情緒很樂觀時,投資者往往比較樂觀地去參與,導致此後A股表現明顯優於H股,投資港股反而不賺錢。

由於種種原因,A股相對於H股都是溢價的,也就是高於100。

2021年12月,AH股整體溢價高達151%,距離2015年A股大牛市創下的歷史極值154%非常接近了。

也就是說,同一個公司的股票,A股的價格要比H股高51%。

如果說2015年AH股整體高溢價,是因為當時A股漲得太瘋了,而這一次在A股並沒有過熱的情況下,能再次逼近歷史高點,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港股太「熊」了,是真的慘。

但我也不知道港股現在是不是最底部,只能說應該是在底部的區域。

定投入場應該是問題不大,不過依然不推薦大家盲目入場,任何投資都需要謹慎。

不過,買得便宜總是相對而言的,真的要賺錢,還是要長期持有,等待時機,在相對貴的時候賣出,才是長期的盈利之道。

如果2021年你在中概互聯上虧的很慘,不要怕,黑暗總是會過去的,不是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9a1f8a60a045929312f95fc1c1d4f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