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和空間感 是信用重構的兩大支柱

2024-06-17     第一財經

如何重構重振市場信用,不僅是個技術問題,也是個信念問題。

央行發布的5月金融數據有幾大看點:一是5月新增社融20692億元,同比多增5132億元,略超市場預期,這主要得益於政府債券融資進度提速,當月新增12253億元,同比多增6682億元,對沖了5月新增貸款偏弱局面,即5月新增貸款9500億元,同比少增4100億元。其中,居民貸款新增757億元,同比少增2915億元,居民中長期貸款從4月的負增長轉為新增514億元,同比少增1170億元,這警示「5·17」樓市新政尚未取得明顯效果,還需假以時日。

二是M2、M1同比再次下探。M2同比增長7.0%,較上月下行0.2個百分點,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存款負增長8000億元,同比多減6607億元。企業活期存款下降,導致M1同比下降4.2%,M1持續走弱和M2-M1剪刀差走闊,警示企業正常經營壓力存在增大風險,企業自身信用緊縮依然突出,急需打破這種緊縮螺旋。

必須指出,金融總量等同比指標,確實對金融資源支持成效的衡量不夠準確和嚴謹,對其淡化處理有一定必要。這是因為總量等宏觀感知與個體的微觀感受,並不具有替代性。不過,M1負增長和M2-M1剪刀差走闊等宏觀上的統計,具體到個體感受,則更需要重視。

如5月票據融資收窄4809億元至3572億元,5月末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餘額同比下降13%,警示實體經濟作為整體的新增經營活動現金流呈邊際遞減態勢,這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當前實體經濟能保持穩中有進,金融系統提供的籌資活動現金流效用顯著,若沒有金融系統支持,很多企業可能面臨生存考驗。

當前給經濟以定海神針的是政府財政對市場信用的重構和重整,這體現了政府的責任和擔當。需要正視的問題是,目前中國經濟體量已達百萬億級別,很難單純基於建設型財政政策的單一信用輸出進行支撐,而是需要加快推進有限財政資源的優化布局和結構調整,以提高財政資金的市場信用槓桿撬動比率。

事實上,面對創新主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建設型積極財政政策的適用空間相比過去可能有所收斂。這是因為政府和國企,基於前景理論的分析框架,最適用於在確定性場景下進行類債券類投資安排,而目前的經濟生態是屬於可能性場景,是完全市場主體的「獵鹿範圍」。

為此,當務之急是要重構合理化的信用體系,組織協同配合戰,而非以財政政策為主的突圍戰。這就要求明晰政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經濟體系中的角色定位,各司其職、各美其美。

當前,要增強廣義積極財政政策在重構重振市場信用的積極作用,需協調好市場主體的安全感和空間感的關係。就安全感而言,政府和國企最需布局的是補短板和精兵簡政:一方面,要將重點放在構築和健全防護型保障體系上,強化公共民生投入,為市場主體提供完善的公共社保福利體系,以增強整個社會的試錯容錯能力,及經濟社會的風險可承載能力。這方面之所以將國企與各級政府歸為一類,是因為在公共社保福利補短板方面,國企需擔負起更大責任。

另一方面,當前要落實政府過緊日子,核心之一就是各級政府應推進精兵簡政改革,這既可節約不必要的行政開支,又可為給市場主體更多空間提供現實保障,因為精兵簡政,是對市場主體放權和放活的行動突破口。

就空間感而言,就是要加快推進基於市場化的各項改革,為市場主體鬆綁,讓權利在市場中獲得更多自主配置資源的自由,真正有效落實法無禁止即可為。因為市場主體在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自由度,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整個經濟社會投資邊際收益率,而邊際投資收益率是市場信用施展的指向燈,決定著市場消化吸收風險的深度、廣度和烈度。因此,市場的空間感決定市場信用槓桿化程度。

暫勞永逸,無為而治。當前中國信用的重構重振,既需構築防護型保障體系,增厚經濟社會風險可承載能力和試錯容錯能力,也要在為市場主體提供市場空間感方面,用放權和放活構築起分工清晰、協同配合的多層次市場信用生態體系,提高經濟社會體系的風險消化吸收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6e640a35b2e908f6a3a0c4048b67e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