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原著直流淚,我們只看到取經成功的孫悟空,卻沒看到那群猴子

2022-04-02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讀完原著直流淚,我們只看到取經成功的孫悟空,卻沒看到那群猴子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西遊記》其實有兩大主角的,一個是唐僧,畢竟整部小說也是因為有了唐玄奘去取經的經歷,才創作出來的。

另一個則是孫悟空,畢竟整部小說從頭至尾,都是以孫悟空的人生經歷展開情節的。

除了這兩個絕對主角以外,還有若干次主角,比如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等等。再有就是若干配角了,比如白骨精、鎮元子、觀音菩薩、太白金星等等,這些配角的形象刻畫也算比較圓滿,給全書增加了不少色彩。

除此之外,還有一群連配角都算不上的角色,也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多年來也被人津津樂道。而我們今天就將視角放在花果山,放在那一群鮮有人關注的猴子身上。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讀完原著直流淚,我們只看到了取經成功的孫悟空,卻沒看到那群猴子!

一、

如果沒有孫悟空的出世,花果山的那群猴,還是可以生活的自由自在的!

那時候的花果山是一塊福地,不光有猴子,還有很多其他的生物,大家和諧共處,一派祥和的景象:

「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

那時候的花果山,是沒有王的,大家每天的生活就是玩耍,餓了吃果子,渴了喝溪水。書中都說了,那裡的瑤草奇花常年不謝的,青松翠柏常年翠綠的,還有那仙桃水果是常年結果。

甚至在孫悟空出世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也過著這種「山中無甲子,歲寒不知年」的生活。直到某一天,有一個年長的猴子心血來潮非要尋溪水一個源頭,並且在水簾洞前說出這麼一句話:

「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也正是從那一天起,花果山的平靜被打破了,因為這裡開始出現了一個王,這個王就是花果山水簾洞的美猴王!

雖然孫悟空當上美猴王以後,也大肆封賞,分出君臣佐使,也制定了比較粗糙的花果山山規。但此時猴群的力量還很薄弱,尚達不到統一整個花果山的目的,生活倒也自在:

「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

二、

猴王不愧是猴王,俗話說「猴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他們的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但孫悟空某一天還是憂鬱了:

之所以憂鬱,是因為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現在雖然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也算自由自在,但是會老會死啊:

「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

本來,其他的猴子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今天被猴王這麼一帶,一個個的全都跟他一樣憂鬱了:

「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

就這樣,孫悟空為了能實現長生不老,不讓閻王管著,而獨自踏上了尋仙之路。他走倒不要緊,但是,花果山的猴子們,還能回到以前的生活狀態嗎?

回不去了!

如果說以前他們是一群散猴子,也沒有頭頭,自然不會惹人惦記。但是這時候的他們已經不是無憂無慮的那群野猴子了,而是有了組織,且聲名遠揚,這時候再想回到原先的生活狀態,基本不可能了。

孫悟空在的時候,日子還算美滿,但是孫悟空不在了,除了讓他們擔心猴王的安全以外,也出現了外來侵略者。

孫悟空外出學藝的那段時間,這群猴子沒少受罪:

「大王,你好寬心!怎麼一去許久?把我們俱閃在這裡,望你誠如饑渴!近來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強要占我們水簾洞府,是我等捨死忘生,與他爭鬥。」

三、

俗話說「匹猴無罪,懷璧其罪」,以前沒占水簾洞,大家相安無事,現在你們一群猴子何德何能,怎麼可以占據這麼一塊風水寶地呢?

還好,孫悟空回來的也算及時,而且,他也再不是那隻人畜無害,彬彬有禮的猴子了,而是成了一隻「身懷利器,殺心自起」的美猴王。

不僅將前來霸占洞府的混世魔王劈成了兩半,還順帶放了一把火,將人家洞府燒了個一乾二淨,一下子聲名遠揚。

這之後的花果山猴子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異常興奮,就猶如當年的德國一樣,在猴特勒的帶領下。先是去傲來國搶了人家的兵器庫,隨後又降服了周邊七十二洞妖王,下東海奪了定海神針,再到地府勾了猴族的生死簿。

這時候的花果山群猴們,幸福感是最強的,猴群的數量也達到了巔峰,共有四萬七千之多,徹底統治了花果山。並且在孫悟空的帶領下,整個花果山生靈都武裝了起來,時刻準備著戰鬥。

在隨後的日子裡,花果山群猴是天天操練,孫悟空還特意任命了四個老猴為健將,兩個赤尻馬猴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做崩、芭二將軍。

把花果山操練和防禦事宜都交給他們,自己則去雲遊世界,廣交朋友去了:

「他放下心,日逐騰雲駕霧,遨遊四海,行樂千山。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交賢友。此時又會了個七弟兄……」

四、

花果山的群猴們,在美猴王的帶領下,還在慶祝著自己的長生不老之身,卻沒想到,自己已經被孫悟空拖入了戰爭的邊緣。

俗話說,「要想猴滅亡,先讓其瘋狂」,天庭的一再縱容,讓孫悟空越走越遠,終於引起了玉皇大帝的關注。

就這樣,玉帝本著別被人家指著脊梁骨罵「不教而誅」的無道昏君為出發點,原諒了接連惹禍的孫悟空,還給他封了個小官——弼馬溫。

孫悟空並不知道天庭的水究竟有多深,甚至還親切地安慰那群給自己送行的猴子們:

「謹慎教演兒孫,待我上天去看看路,卻好帶你們上去同居住也。」

嘴上說著是以後帶大家去天庭享福,但第一句話還是不忘囑咐大家,繼續操練,隨時準備替我戰鬥。

但是群猴們有沒有等到孫悟空返回來帶大家「雞猴升天」呢?

並沒有,他這一去就是十數年之久,對於那群猴子來講,除了別人問起來時,會自豪地講,我家大王在天上當官呢,實際並無卵用,反而遭其他勢力的嫉妒。

對於群猴來講,孫悟空在花果山別惹事,也不怕別人來惹事,每天有吃有喝,還能長生不老,這簡直就是天堂,這也是群猴勸孫悟空的話:

「來得好,來得好!大王在這福地洞天之處為王,多少尊重快樂,怎麼肯去與他做馬夫?」

結果,這個念想被一個來歷不明的獨角鬼王給破了:

「大王有此神通,如何與他養馬?就做個齊天大聖,有何不可?」

五、

那麼,孫悟空當上齊天大聖之後,這群猴子們就能走上人生巔峰,享受生活了嗎?

在群猴的眼中,自己的大王是無所不能的,即使天兵天將前來降服他,也是被輕鬆擊退。別說群猴們興奮,連那些臣服在美猴王麾下的七十二洞妖王,連帶六個結拜兄弟,都以此為榮。

在眾猴和眾妖,以及眾位兄弟的大力輔助下,孫悟空最終獲得天庭恩准,當上了齊天大聖,那麼有沒有報答大家呢?

並沒有!

孫悟空當上齊天大聖之後,平時就在齊天大聖府喝酒吃菜,閒下來也去訪友:

「閒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今日東遊,明日西盪,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可是,他這一百多年的東遊西逛,都是尋訪的各路大神,甚至跟大禹一樣,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可是一次都沒回過花果山,也沒再見過自己的六位結拜兄弟,更不用提那群猴子們。

等到再次惹禍,孫悟空才又返回花果山,沒想到那群猴子們還有七十二洞妖王們,還在謹遵猴王教誨,精心操練,只是對猴王頗有怨言:

「大聖好寬心!丟下我等許久,不來相顧!」

這個許久,可不是幾天,幾月,幾年,而是持續了一百多年!

由於眾猴招待孫悟空的酒,不合他胃口,他這才想起來,自己這麼多年,得給猴子們帶點禮物了,這才又返回了天庭,偷了點仙酒和仙果回來。

六、

但是,花果山群猴們,還是錯估了他們家大王的實力,以為這次跟上次一樣,天兵天將也奈何不了大王。

可惜,幾場戰鬥下來,大王卻被一個帶著條狗的大神帶走了,從此之後,杳無音信。

更重要的是,不僅大王被捉走了,花果山也被這個帶狗的人給毀了,漫天大火燒了很多天,不僅燒光了花果山的花草樹木,連帶著也燒死了很多猴子。

更痛苦的是,那些被燒死的猴子,因為生死簿被毀,他們都沒辦法正常轉世,要麼在地府遊蕩,要麼陷入永久的黑暗,甚至會直接魂飛湮滅,失去投胎機會。

好不容易逃過了天火而活下來的猴子們,連溫飽都成了問題,也就再也沒辦法組織起來操練。更悲催的是,他們失去了希望,也失去了億萬年來賴以生存的樂園,因為整個花果山都被毀了。

當然,一開始,活下來的那群猴子還是心存希望的,就像當年猴王去拜師學藝,就像當年猴王去天庭當弼馬溫,就像當年猴王去天庭當齊天大聖。雖然,離開的日子一次比一次長,但是最終不是都回來了嗎,這一次會不會跟之前一樣呢?

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

要知道孫悟空在天庭還被太上老君煉了七七四十九年,王莽篡漢的時候,才被壓到了五行山下,到唐太宗即位,真實時間是超過了六百年。

可惜,猴子們都等到花都謝了,再也不開了,等到唐太宗都即位很久了,自己的猴王還是沒回來。

大王,你到底去哪了,還要不要我們了?

七、

孫悟空從五行山下出來後,也沒想過馬上回花果山看看,畢竟這種事對他來講,也就是一個跟頭的工夫,但是他沒有。

甚至在第一次跟唐僧鬧彆扭之後,他也沒回花果山看看,也不擔心,自從那次天兵天將圍剿之後,自己的猴子猴孫們還活著沒有?

而是跑到了東海老龍王那裡,喝了一杯茶,隨後又返回到了唐僧身邊。

直到三打白骨精後,唐僧明確表示,再也不收他當徒弟了,甚至還寫了貶書:

「叫沙僧包袱內取出紙筆,即於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遞於行者……」

孫悟空實在沒地方去了,這才動身返回花果山,走到東海的時候,還想去裡面喝茶,但想了想,實在有點丟人,不知道怎麼跟龍王講,於是躊躇良久:

「大聖在那半空里看時,原來是東洋大海潮發的聲響。一見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雲住步,良久方去。」

直到真正回到花果山了,孫悟空才知道,自己當年給這群猴子惹了多大的禍:

「那山上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岩倒塌,林樹焦枯。」

要知道,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下,活下來的那群猴子們已經生活了六百多年,這六百多年,沒有一天不在想著大王:

「大聖爺爺!今日來家了?」

是啊,大王,你真的是大王嗎,你真的是我們朝思暮想的大王嗎,你今日怎麼想起來回家了?

八、

而孫悟空不在的這段時間,別說群猴無力抗衡天火了,連傲來國的凡人獵戶,他們都對付不了:

「自大聖擒拿上界,我們被獵人之苦,著實難捱!」

本來花果山原有四萬七千多隻猴,連火燒,帶獵戶殺的,現在只剩下了一千來只。

那麼就回到我們的題目了,原先的猴子們也是被孫悟空武裝到牙齒的,連天兵天將都不怕。比如第一次跟天兵天將作戰,七十二洞妖王都被抓走了,而猴子們一個都沒被捉。

為什麼面對一群凡人獵戶,他們卻毫無還手之力了呢?

實際上,當年對抗天兵天將的時候,第一戰,這群猴子根本就沒出戰,而是躲起來了,是七十二洞妖王拚死在前面抵抗:

「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將與那群猴,深藏在水簾洞底。」

等到後面二郎神的眉山軍隊開過來,這群猴子就徹底露餡了,剛一拉開架勢,就散了:

「那些猴,拋戈棄甲,撇劍丟槍;跑得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歸洞的歸洞。」

也就是說,這群猴子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弱了,別說對付天兵天將了,就連二郎神的那些天庭編外軍隊,都不是對手。

況且,這群猴子還是在操練了好多年之後,才到這種程度。等到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後,花果山已經被燒成這樣,猴子們也失去了糧食來源和武器,雖然有長生不老技能,不會被餓死,但也根本不是獵戶的對手。

九、

但不管怎麼說,猴王回來了,群猴們再次燃起了人生的希望!

不僅那些獵戶被孫悟空一掃而空,連帶著把燒焦的花果山也給救過來了,隨後再次武裝了群猴們,仿佛一切都回到了過去:

「便去四海龍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後種松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

只是,真正火燒花果山的二郎神,孫悟空卻沒有找他報仇,甚至在後來的取經路上遇到他,還親切地湊上去,喊一聲哥。

可是,好日子沒過多久,花果山又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這個不速之客還長著一個豬頭。也不知道怎麼著,倆人三說兩說,大王這就脫掉了美猴王的裝束,要走:

「慌得那群猴攔住道:『大聖爺爺,你往那裡去?帶挈我們耍子幾年也好。』」

這群猴子是真的慌了,因為他們不清楚,這一次大王離開,是要多久,會不會比六百年還要久?

所以,他們後面還加了一句,大王要是非要走,那麼把我們也帶上吧,哪怕就幾年也好,我們實在不想過沒有大王的日子了。

但是這群猴子還是太傻了,孫悟空一句等到取經結束,我就回來陪你們,就輕鬆騙過了猴子們,跟豬八戒走了。

當然,後來在真假美猴王的時候,大王還回來過一次,群猴們仍然是好酒好菜供著。大王肯定能打敗這個假大王,然後取得真經,帶我們一起玩耍,「共樂天真」。

可是,他們根本就沒想過,曾經的孫悟空是混社會的,你們就是他的小弟,可是取經成功後的他,已經成了官員,是斗戰勝佛,帶編制的,他還會回來跟你們一起混社會?

他恐怕躲都來不及了吧?

十、

而沒有猴王的日子,群猴們能過得好嗎?

當然過不好了,要知道,東海近在眼前,虧著東海龍王還曾經跟孫悟空交朋友。明明見到花果山在遭難,他怎麼就沒想過提前過來施施雨,非要三打白骨精後的孫悟空登門借嗎?

所以,對於群猴來講,孫悟空的承諾,就是一紙空文,他們是永遠等不到孫悟空回來了。就像孫悟空根本就不可能帶著這群猴子們上天庭,共樂天真!

這一點,他連二郎神都比不上,不管怎麼說,二郎神是哪去都帶著自己的那群兄弟,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在捉拿住孫悟空時,面對眾神誇讚,二郎神不忘提一句,這是大家的功勞,我何功之有?

在領賞的時候,他也不忘囑咐一下自己的手下:

「待我請了賞,討了功,回來同樂。」

事實上,人家是真的回來同樂了,在以後的取經路上,他還出現過一次,那一次也是跟著六兄弟去打獵,一同玩耍。

而孫悟空呢?

六兄弟都去哪了,還有那群猴子呢,他們雖然在沒有外界干預的前提下,能長生不老,但他們可是再也等不來猴王了。

就像,他們曾經無法抵抗獵戶,因為失去了主心骨,失去了希望,也就失去了求生的慾望,四健將也只能躲在水簾洞,苟延殘喘。而這群獵戶之所以會來,還不是因為當年孫悟空去偷了人家傲來國的兵器庫,這就是因果。

正所謂,人紅是非說,花果山註定是回不到以前的花果山了,孫悟空也不再是以前的孫悟空了。這一點,反而不如《悟空傳》裡面講得洒脫:

「那些不死魂魄化作了黑鳥……大王,你這次回來是帶領我們反攻天庭的嗎?」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501898b52812ddf2639fc13c8ed2e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