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思政課上和學生談了談巴以衝突。

2023-11-01     灼見

原標題:我在思政課上和學生談了談巴以衝突。

Nov.

1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巴以衝突就像一面鏡子,世界主要大國,哪個國家熱愛和平,哪個國家暴力野蠻,一目了然。

作者 | 劉強

來源 | 青春遇見思政課

最近,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外交思想、經濟思想、法治思想、強軍思想、生態文明思想、文化思想。

巴以衝突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學校的新聞早課也介紹了巴以衝突,有同學問過老師為什麼打仗?你們怎麼看待當前的巴以衝突。

幾位同學說:「反人類、偷襲,人質……」

我回應說:「你們作為學生,在課堂上敢於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這體現出對課堂、對老師的信任,但我想知道,這些話是你們基於可靠的資料獨立做出的判斷,還是道聽途說而來?

學生們相互看看,笑了笑。

我繼續說:如果不了解巴以衝突的歷史經緯,如果不抓住巴以衝突的問題根源,僅僅是根據新一輪巴以衝突的一些具體事件,然後作出評判、譴責、站隊,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我問他們:「對於當前的巴以局勢,你們持什麼立場?」

兩名同學舉手說:「我們站在巴勒斯坦的立場上。」很多學生表示沒有立場或站全人類立場。

我說:「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不會不表達立場,現在我給大家簡單說說巴以衝突的歷史緣由和各國家對於巴以衝突的態度,請大家獨立作出評判吧。」

猶太民族在公元70年左右被羅馬帝國驅離,自此開始流浪,並在二戰中受到了嚴重迫害,他們開始猶太復國運動,把目光鎖定在《聖經》中記載的巴勒斯坦地區。他們在這裡不斷購買土地,利用財富和人脈,在1947年,獲得美英的支持,完全不顧阿拉伯國家的提議,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把巴勒斯坦的土地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屬於猶太人,一部分屬於巴勒斯坦。猶太人得到土地後,宣布以色列獨立。

巴勒斯坦人聯合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5國,向以色列宣戰,中東戰爭爆發。在以色列節節敗退之際,美國操縱聯合國調停,提供給以色列大量武裝,使以色列得到軍事補給,以色列在這場戰爭中吞併了巴勒斯坦三分之一的土地。

1967年,埃及、約旦、敘利亞三國與以色列再次發生衝突,這次衝突的結果是以色列迅速吞占巴勒斯坦地區和埃及的西奈半島,並按照聯合國決議,把巴勒斯坦的國土作為占領區。當地巴勒斯坦人不認可這種統治,他們結成了各種組織,藏兵於民,衍生成美國口中的「恐怖主義」的問題。美國以此為由,入侵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國。

進入90年代,在美國總統柯林頓斡旋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達成協議。這個協議充分彰顯了美國的醜惡嘴臉:把巴勒斯坦的領土劃分為三個區,第一個區,占18%,巴勒斯坦完全控制。第二個區,巴以共同控制。第三個區,以色列控制,這裡包含絕大部分農業用地和礦產資源。

這麼多年來,國際社會更多地在記憶猶太民族的故事,他們的信仰、財富、被迫害等等。可是巴勒斯坦人呢?面對大國操縱,他們在自己的故鄉淪為了難民,被他國強加施行了顛沛流離的命運。在老師看來,巴以衝突的核心問題不是宗教、種族,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巴勒斯坦人的家園被極限擠壓,何以為生的問題!

此輪巴以衝突,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組織(哈馬斯)率先向以色列發射5000枚火箭彈,以色列展開了更猛烈的軍事報復。有人片面強化一些具體操作,刻意迴避問題的根源。

據多家媒體消息:以色列軍方以炸彈空襲了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的一家醫院,造成至少700人死亡,遇難者多數是患者、婦女和兒童。但是以色列堅稱此次襲擊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乾的,傑哈德方面對以色列方面的指控予以否認。

這使得加薩走廊的民眾無法保障自己的生活。當務之急是保障平民安全,開闢救援通道,緩解人道危機。國際社會多次呼籲,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義緊急援助,中國政府也正在伸出援手。

巴西在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一項要求巴以雙方暫時停火,以便對加薩走廊進行人道主義緊急援助的決議草案,但是美國在最後時刻又一次否決了這項決議,很多安理會成員對此深感失望和沮喪,巴西代表說:「安理會再一次未能通過一份有關這些衝突的決議,再一次,沉默和不作為占了上風。」

巴以衝突就像一面鏡子,世界主要大國,哪個國家熱愛和平,哪個國家暴力野蠻,一目了然。我們可以看看世界主要國家的表態。

中東國家:聲援巴勒斯坦。

美國:聲援以色列,軍援以色列,必須消滅哈馬斯,哈馬斯的襲擊相當於10次911,派出兩個航母震懾中東。

德國:聲援以色列。

俄羅斯:支持聯合國,儘早結束衝突。

……

那麼中國是什麼立場呢?

我想給大家讀一段外長的回應,你們一定能看到負責任大國的清醒與擔當,一定會為中國的發聲點贊。

中方譴責一切傷害平民的行為,反對任何違反國際法的作法。中方認為當務之急,第一是儘快停火止戰,第二是遵守國際人道法,第三是有關各國都應保持冷靜克制,第四,聯合國應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發揮應有作用。

巴勒斯坦問題始終是中東問題的核心,這一問題的根源在於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夙願遲遲未能實現,在於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歷史不公一直未能得到糾正。

以色列有建國的權利,巴勒斯坦同樣有建國的權利。以色列人已得到生存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生存誰來關心?猶太民族已不在世界上顛沛流離,巴勒斯坦民族何時才能重返家園?這個世界存在各種不公,而對巴勒斯坦的不公已經延宕了大半個世紀,承接了幾代人的痛苦,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是「兩國方案」,就是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這樣才能實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實現阿拉伯和猶太兩大民族的和諧相處。

中方將繼續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道一邊,站在國際法一邊,站在大多數國家的共同願望一邊,站在人類良知一邊。

反觀美國,這是唯一反對在加薩走廊實施人道主義措施的國家,一味的拱火遞刀,激化矛盾,再次反鎖了巴勒斯坦地區的和平大門,不僅經不起道義和良知的考驗,也暴露出一貫狹隘而病態的利益算計。

同學們,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說:

有一些激情的表露,在我們獲悉它由以產生的事情之前,引起的不是同情,反而是厭惡和反感。發怒者的狂暴行為,很可能激怒我們去反對他本人而不是他的敵人。因為我們不知道他發怒的原因,所以也就不會體諒他的處境,也不會想像到任何類似它所激發的激情的東西。但是,我們清楚地看到他對其發怒的那些人的情況,以及後者由於對方如此激怒而可能遭受的傷害。因此,我們容易同情後者的恐懼或憤恨,並立即打算同他們一起反對使他們面臨危險的那個發怒者。

這就是我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目前了解到的情況,孰是孰非,你們可以自己去查找資料,自行判斷。

— THE END —

作者:劉強,95後高中思政課教師,電影《一堂思政課》主演之一,堅持原創上好每一節課的青春奮鬥者。微信公眾號:青春遇見思政課。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宋健同學找到了

這14個國家,應該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他走了,我人生最青春的十年也落幕了

李克強:「有權不可任性」

克強同志,河南人民感謝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2f42ae9f9816aac81aac7fdf2e3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