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華為的商業運營已經步入正軌之際,很多這兩年發生在華為身上的糟心往事被網友發了出來。就在華為精心準備P50的時候,和華為一直合作的影像CMOS廠家索尼,突然宣布斷供,這讓當時的華為一下子進入兩難的境地,一方面P50項目已經上馬,供應鏈已經開足馬力,肯定不能撤回;其次,事發突然,華為要抓緊時間尋找替代計劃,而且面臨與新供應廠商的適配、校驗、磨合等問題。
面對這種突發事件,華為立馬啟動了Plan B,找到已成為中國企業的豪威科技進行合作(原來為美國企業,但在2016年被中資企業收購之後,變成為100%中資控股企業)。結果合作出來的結果,讓華為也大感意外,居然效果比索尼的還要好。或許是看到即將丟失一個重要客戶,出於現實利益,最終索尼又再次恢復了與華為的合作。
這一出聯手反制外國公司的戲碼,與當年WiFi聯盟、藍牙聯盟取消華為會員資格一樣。
原來就在2019年的時候,總部位於美國的藍牙聯盟響應制裁華為的號召,違背聯盟創立時的公平精神,毫不猶豫地把華為踢出標準制定者的行列。結果過了沒多久,人們就在華為新發布的榮耀20機型上,見識到了超級藍牙技術。這項技術可以智能識別環境和藍牙信號強度,調整發射功率,極限狀態下,在200多米距離位置也能夠實現無障礙空間不卡頓的穩定連接。
不得不說,無論是WiFi聯盟,還是藍牙聯盟,華為一直扮演的都是中流砥柱的角色,推動行業整體的技術進步,踢出華為,如同自斷一臂,此時,這些聯盟才醒悟歸來,又紛紛厚著臉皮重新恢復了華為的會員資格。
當然,這種有違公平寫作精神的行為,無非是受到美國佬的施壓,這裡亦有他們的無可奈何和不得已。
全球產業鏈分工是個金字塔,美國佬想要一直獨占附加值最高的高科技部分,自然不允許華為成為執世界高新技術牛耳的科技企業,挑戰自己在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於是使盡渾身解數,打壓國內高科技企業。
而美國佬越是如此歇斯底里,就越證明我們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正如比爾蓋茨所說:美國的所作所為不會壓垮中國,反而更會讓中國意識到科研和國產替代的重要性。
之所以當年索尼斷供華為的事件,在如今很少有人提及,因為無論是對華為,還是對索尼來說,這件事都並不值得宣揚,華為懂得索尼的無奈,索尼也在與華為恢復合作之後,表現了極大的誠意,這一次的華為mate60 Pro就用上了索尼頂尖的1英寸CMOS主攝。
索尼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態度反差,就是因為國產技術的發展,讓華為可以實現Plan B,當索尼先發制人,提出斷供華為後,華為得以後發制人,迅速與豪威展開合作,並在極短時間內,將國產OV CMOS優化到了比索尼還好的狀態,打索尼一個措手不及。
事實證明,能夠扛過索尼的制裁壓力,華為所仰仗的就是長遠的眼光和足夠堅實的技術基礎,以及國產技術的完美替代,諸多關鍵要素,真的是缺一不可。
這種防範於未然的戰略心態,一直貫穿著華為手機的發展史,想當初,華為頂著巨大壓力,使用國產京東方螢幕,一直被網友吐槽,不捨得花錢用技術更成熟,效果更好的三星螢幕。
但是到了現在,人們才知道華為的良苦用心,一直以來,華為和三星都是智慧型手機領域針尖對麥芒的競爭對手,市場份額的爭奪一直很激烈,呈現「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態勢。
很多人都知道當年的HTC事件,據說就在HTC手機如日中天的時候,三星突然斷供HTC的AMOLED螢幕供應,雖然HTC最終找到了替代方案,但已經錯過了新機的最佳銷售時機,可以說結結實實被三星擺了一道。
正因知道商場如戰場這條鐵律,華為一直在自家高端旗艦meta系列上堅持使用京東方螢幕,完全不用擔心三星在背後掣肘,可以以全力以赴的狀態,與其展開市場競爭。
另外,華為也是京東方近些年快速崛起的關鍵,如今的京東方的面板效果和功能並不遜於三星,甚至另闢蹊徑,把螢幕賣點放到了護眼上,已經具備與三星分庭抗禮的能力。
這幾年來,華為最大的心得可能就是國外一些企業的不靠譜,終究還是要靠國內自己的科技企業來解決問題,這點不僅對華為是這樣,幾乎對所有國內科技企業也是一樣,只有堅持自主研發,才能保證自己持續發展的能力,獲得公平的商業競爭環境。